微軟、谷歌每年數額龐大的遊說資金到底是如何分配的?

每年這兩個公司都會花大錢對議員進行遊說,去年Google和微軟分別砸了520萬美元和690萬美元在這上面[1],前者更是在今年僱傭了12家遊說公司[2]。

一方面我比較好奇這麼多錢是如何分配的,是完全交付給遊說公司,還是他們公司內部就有「遊說官」一類的職業?另一方面,遊說金是否會造成賄賂的問題?

第一次提問,感謝回答 :D

---參考資料---

[1]: http://it.sohu.com/20110421/n280363943.shtml

[2]: 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1-07-02/1059816.shtml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

中國民眾對於「遊說」產業普遍不太了解。我在這裡試著從一些觀點來介紹美國遊說,相信解釋完這些,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1]

1. 遊說(lobby)不是壞事

不同的利益集團有著不同的政策偏好,因此也有不同的政策訴求。為了讓自己的政治目的實現,他們就要想辦法讓政府(國會)通過有利於自己的法案。

比如說在大麻合法化這個問題上,煙草公司可能就很反對,不一定因為他們關愛民眾身體,而是因為如果大麻合法了,那麼煙草銷量會大減,損害了他們的利潤;教師工會也許會支持,不是因為他們思想開放,而是因為大麻合法了,政府稅收會增加,這些公立學校教師的薪水有望上漲。

可見,一項政策牽涉到的人多得超乎你想想,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人都可能和它有利益關係。大家都是凡人,既然你不能考慮得面面俱到,那麼政府官員也不能,於是讓各種團體個人都出來講一講,辯一辯,結果應該比官員自己拍腦袋拍胸脯拍桌子決定要穩妥得多。

為了讓自己的訴求更有說服力,這些利益集團會花錢請有本事的人幫自己到國會講,這些人就是「遊說者」,遊說者開的公司,就是「遊說公司」。

所以,從長遠來看,「遊說公司」乾的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2. 遊說者往往是牛人

從某種角度來講,遊說者乾的是「公關」的活。大公司當然有自己的公關部門,但大公司過於龐大臃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於是,在主要面向政府的遊說者往往會聚集在「智庫」(Think Tank),大公司請這些專業的遊說機構幫自己遊說,一方面更專業,另一方面這些機構也顯得比較獨立。

能當遊說者的往往是牛人,很多人都是「旋轉門」出身:指有政府工作經歷的隨後進入商界,利用之前在政府部門的人脈關係獲得市場利潤,也就是所謂「變現」政府人脈關係。這些人影響力強,自然是遊說的好人選。

還有很多遊說者是學者出身。他們知識淵博,分析問題來有理有據,相當有說服力。他們影響國會的方式是通過聽證會作證詞(testimony)。如果有興趣,可以網上搜一些這些人的國會證詞,可以說是講得深入淺出,卻不乏洞見,算得上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科普版」。被國會請去作證詞是很榮幸的事,因為這說明你和你的研究所在政策制定上頗有發言權。

3. 遊說業是有序的

雖然美國從來都有反對遊說業的呼聲,認為浪費社會資源,但請千萬不要把那些遊說公司和「駐京辦」划上等號。

美國的每個遊說人員都是被登記註冊的。所有公民都可以搜到他們的背景資料,如果是前政府部門的人,連他與國會議員的私人關係都能查到。有研究發現 [2],一旦某個議員下台後,和他有私交的遊說人員工資就會大幅下跌。可見遊說者想一手遮天非常困難。

在美國建國初期 [3],遊說業的確存在非常嚴重的行賄問題,很多政府官員本身就是商業巨頭掌門人。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被嚴格的制度所限制住了。如果把如今美國的遊說業想像成到處行賄受賄的泥潭,就太誇張了。

相關參考:

[1] 李華芳《K街觀察》: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categories-151472-482.shtml

[2] Revolving Door Lobbyists http://www.scribd.com/doc/42095673/Revolving-Door-Lobbyists-Vidal-Draca-Fons-Rosen

[3] Democratic Dividends: Stockholding, Wealth and Politics in New York, 1791-1826

http://www.nber.org/papers/w17147.pdf


我覺得可能要搞清楚幾個問題,然後再來分析這些錢要怎麼花,花在哪兒吧。

1 這些公司有哪些訴求,要遊說哪些政策?實現不同的訴求是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的。得弄清楚這個,才知道這些錢要怎麼花,花在哪兒。

2 lobbyist只是實現目標的一個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律所、行業協會、媒體、公眾,都可以作為實現遊說目標的工具。選擇哪種工具,自然就要花相應的錢。

3 公司裡面一般肯定都會有相應的部門,一般來說是政府關係部門來負責遊說的,但是一般人不會多。所以制定好相應的遊說目標後,就開始選擇工具。

4 有不少錢會花在比如請人寫報告啊,開研討會啊,辦活動啊啥的,這些看起來不像是遊說活動的事情上面。

5 公平的遊說是建立在一個理想模式上:即每個有利益訴求的人/團體都有可能表達自己並影響政策走向的可能性,最終在妥協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並形成最終的政策。但是現實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由於資源分配的不平均,不是每個人/團體都能參與或者影響政策制定過程。那些擁有資源多的人/團體就必然更容易影響政策制定。這其中的利益交換無法避免,大概只能通過改善過程的透明度來增加利益交換的難度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撤點並校」這一政策?
外行學習「公共政策」需要看哪些書?

TAG:公共關係 | 政治經濟學 | 遊說 | 公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