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孩子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如《弟子規》《三字經》等,有什麼好處和不好?
弟子規叫做傳統文化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中國的課本,也許是學生手中最枯燥、最陳腐、最古怪的東西了。書的作者恐怕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書的內容因單調而顯得死氣沉沉,既缺幽默又少機智,它們最大的『功勞』似乎就在於從來不會在孩子們那活潑愛笑的臉上增加一點兒輕鬆。西方人一般是從『貓』、『狗』之類的詞開始他們的學習的,這種方法,在這個國土上的學者和聖人們看來,確實是太幼稚了,因而是不可取的……事實上,中國人總是為成年人著想,兩千年來沒有哪位作家為孩子們寫過什麼,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的藝術家為了帶給孩子們歡樂而拿起畫筆,去描繪孩子們的生活,也沒有一位學者提議編寫一套易學、有趣的教科書。
麥高溫《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裡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魯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圖》
以前的人對於兒童多不能正當理解,不是將他當作縮小的成人,拿『聖經賢傳』盡量的灌下去,便將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說小孩懂得甚麼,一筆抹殺,不去理他。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
中國向來以為兒童只應該念那經書的,以外並不給預備一點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掙扎,止那精神上的飢餓;機會好一點的,偶然從文字堆中——正如在穢土堆中檢煤核的一樣——掘出一點什麼來,聊以充腹,實在是很可憐的。
周作人《兒童的書》
好處:作為一個中國小孩,還是要學點中國傳統文化,何況語文高考傳統文化分值將來可能加大。
壞處:用弟子規之類開闢的閱讀路徑,把美好的童年消耗在這種糟粕讀物上,如果以後走不出來,就會影響三觀一輩子。結論:小孩要少讀點中國古書。——其實以現在孩子的廣闊閱讀視野,通常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多麼熱愛中國古書,他們喜歡的是漫威英雄、查理九世、哈利伯特、貓武士等。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魯迅《華蓋集·青年必讀書》閱讀路徑:1. 首先用好書去搭建一個穩固的靠譜的三觀架構:柳林風聲、夏洛特的網、羅爾德達爾、愛德華的奇妙之旅等繪本和小說。2.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可選,輔助認字,好背。
3. 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唐詩不錯,朗朗上口,背點,能提升今後表達、認知和審美。至於詩經,生疏字比較多,也不少男歡女愛的,還是看唐詩吧。4. 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讀讀背背,為以後看古書打下點基礎。5. 古文觀止:讀讀背背,熟讀之後,以後再看啥古書,基本都能看懂了。以上對小孩足夠了。其它幾本書的說明:1. 弟子規:此書有毒,看看倒也無妨,但現在精神糧食這麼豐富,實在沒必要讓孩子去品嘗這毒書。2. 增廣賢文:書是挺實在的,但給一個孩子,從小就灌輸那麼多世故,真的好嗎?人還是要至少有過純真。3. 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看看青少年版的,看幾個經典段子,比如大鬧天宮、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紅樓夢不用看了,小孩看不懂,懂了也沒幫助。為什麼不讀原著呢?像水滸傳金瓶梅都是非常好的書,但小孩理解不了或走偏,即使父母古典文學造詣深厚能講透,也是過早地向小孩揭開社會殘酷的一面,毀童年了。4. 二十五史:沒必要浪費時間。如果想看,可以看看上下五千年之類。5. 四書五經道德經等:沒必要浪費時間。仁義道德、修齊治平,了解一下足矣,這些遠離現代社會的說教,小孩難以消化,只能死背硬記,僵化大腦,教育效果可能遠不如前述的外國繪本讀物。一個人的童年大好時光不值得消耗這麼多給中國古書。
利益相關:學前誤入史記論語四大名著資治通鑒如饑似渴,然後在傳統文化作品裡斷斷續續消磨三十年,走出來,又進去,又走出來了。當年實在是不知也沒有別的書可看,可惡(≧?≦)作為一個從小混雜在古籍和小說以及史書中的人,我強烈的表達,這兩本書不好玩。
強烈建議配譯文本的例如《中庸》,《資治通鑒》
同時再加上些詩歌呀,莎士比亞的悲喜劇集也可以西方文明史也不要少!古龍、金庸其實很容易讓小孩子從小提高Level科幻小說其實是一扇門什麼漢語古書,其實很可能都沒有一本《成語字典》來的有效。有很多經典的連環畫繪本的。美國的黑暗英雄系列漫畫,其實買幾本不錯的。
為什麼你忘了多啦A夢呢?實際上機場書店賣的很多什麼自然史之類的書,反而很適合孩子。反正你可以讓孩子躁起來,沒壞處的。畢竟他要適應的是二十年以後的社會,不是你現在這個社會。我之所以這麼推薦,是因為沒有體會過其他文化而一味追求傳統文化,你的孩子是不會明白它的意義的,只怕最後變成了一種思鄉情結而已。取決於孩子要學的東西,是否比孩子如果不學這東西,騰出來的時間精力用於學習的其他東西要好
《弟子規》是當代某些營銷組織炒熱的東西,甚至為了宣傳而曲解領導人的意思《弟子規》的熱潮與機智的標點符號 - 知乎專欄
收智商稅的
像這個《弟子規》的封面就有問題:
弟子規是清康熙後期某秀才寫的,年代也算不上久遠,而且這封面上的成年人是明朝衣冠
我突然發現這封面上不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么,但服飾和傢具與東漢末年對不上號
用明朝的服飾和傢具演繹一個漢朝的故事,然後書又是清朝的書……
三百千其實主要是用來識字的,當然講了一些道理。我個人覺得不如背一些古文名篇,就是散文一類,然後看點史書。可是題主啊,如果你自己平時不看這些書就不要叫孩子看了。到時候他問你,你都不懂,不是誤人子弟么?
看見兒子,老李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看他那倒霉德行,你看他那倒霉德行!
兒子上衣所有的扣子一個不拉,全扣得整整齊齊,一直扣到下巴底下,看著喘氣都替他累得慌。他慢慢悠悠邁著四方步,身子筆直端正,走起路來就跟屁股後面藏了根通條似的。 老李沉著臉,看著兒子像鴨子一樣踱到自己跟前。
兒子在床前做了一個深揖,聲音低沉深切地說:父親,您昨晚睡的香嗎?
老李睡得一點都不香。
自從兒子背熟了《弟子規》以後,這幾天他睡得都不香。
老李最為一個國學愛好者,把兒子送去參加了一個國學班。兒子在那裡的第一個作業就是熟背《弟子規》。兒子本來很排斥,不肯背誦,說這些東西沒意思都是騙人的。
但是忽然有一天,兒子喜歡上了背弟子規,不但背,還做筆記,在書上反覆打紅線。他一邊打紅線,還一邊沉思。偶爾還捧著書,用一種古怪的眼光看著老李,那個眼神有點像老貓打量耗子。
然後一夜之間,兒子就變成了這幅德行!
老李問他為啥這樣子,兒子解釋說:「《弟子規》里說了,冠必正,紐必結。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我要身體力行。」
老李說:「睡得不香。」
兒子關切地問:「父親,您為什麼睡得不香?」
老李說:「因為你半夜三點半推醒我,說你起夜要上廁所。」
兒子柔聲說:「這在書上是有教導的。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老李盯著兒子的眼睛,說:「你真是這麼想的?」兒子誠懇地回答:「我真是這麼想的。」
老李不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他想起來一件事:「昨天在路口,你為啥忽然下車?」
兒子說:「因為我看見了張伯伯。」
老李問:「看見張禿子,你為啥就要下車?」
兒子吃驚地說:「怎麼能不下車呢?《弟子規》里說了: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我整整替張伯伯數了一百零一步,這我才上的車。」
老李嘆了口氣:「張禿子腦溢血,走路有點偏癱,他那一百多步用了差不多十分鐘,你知道吧?」
兒子說:「知道啊。」
老李氣得叫了起來:「我在紅綠燈那兒停了十分鐘!你知道後面那些車怎麼罵我的嗎?他們鳴著喇叭說我是傻逼你知道吧?」
兒子搖頭說:「那都是些沒讀過《弟子規》,不懂國學的粗人。父親不必和這些小人計較。」
今天是周末。
剛吃完早飯,老李就開始緊張了。他知道每天的功課開始了。
果然,兒子站起來,深深做了一個揖,臉上表情顯得非常和悅,聲音也極其低柔:「父親,昨天您和同事在電話里說經理的壞話,我都聽見了。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弟子規》里是說過的,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請父親您千萬不要再這麼做了。」
老李的臉沉下來了。背後不說人壞話,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兒子接著說:「還有,昨天爺爺問您要五萬塊錢買理療儀,您卻不同意。」
老李吆喝起來:「我能同意嗎?我能同意嗎?!那都是騙子賣的東西!什麼用都沒有!我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怎麼能白白送給騙子?」
兒子接著說:「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弟子規》里是說過的: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您這樣做是不對的額。請父親您給爺爺那五萬塊錢吧。」
老李說:「你給我閉嘴。」
兒子說:「既然您不高興,我就不多勸諫了。」他又深深做了一個揖,退到一旁。
老李不搭理他,看了會兒電視,是他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看了一會兒,老李心情高興點了。
兒子在旁邊察言觀色,馬上湊過來問:「父親,您心情好點了嗎?」
老李點點頭:「嗯。」
兒子說:「《弟子規》里說了,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既然您現在心情悅了,我就要再勸諫您,千萬不要在背後說經理的壞話…….」說著,他居然嗚咽起來。
老李心情馬上就惡劣了。
兒子又說:「還有您和王阿姨…….」
老李跳了起來:「你信不信我揍你?你信不信我揍你?!」
兒子把一本《弟子規》捧在胸前,大義凜然地看著老李。
老李舉起手,終於沒有落下來。
他忽然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啊,是不是因為我跟你媽離婚,你恨我啊?恨我你就說啊…….」
下午老李就病倒了,發燒。
醫生給開的頭孢。兒子把老李攙到床上,倒了一杯水,然後拿起頭孢,對父親介紹說:「這是頭孢氨苄片,一種抗生素,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成人一次兩片,小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每公斤 2600毫克。但是《弟子規》里說了,親有疾,葯先嘗。我先替您嘗一粒。」
老李撲上去從兒子嘴邊搶下頭孢:「滾滾滾!滾!」
晚上,老李做了夢。夢見自己自己醒了以後,兒子坐在床邊,說:「父親,昨天您和同事在電話里說經理的壞話,我都聽見了。兒子認為,這極為不妥……」等他徹底醒過來,才發現不是夢。
兒子真的坐在床邊,手裡拿著一本書,在黑暗中目光炯炯地看著自己。
老李說:「你幹什麼?」兒子輕聲說:「《弟子規》里說了,晝夜侍,不離床。」老李呻吟說:「你可真TM煩人啊。」兒子微笑著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老李說:「你這樣非把我孝順走了不可…..」
兒子說:「如果真的發生那一天,您也可以放心《弟子規》里也說過:喪三年,常悲咽。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我一定會守三年之喪。」
老李嘆氣說:「你怎麼守啊?」
「當然是休學三年!三年不用上學……」兒子的臉在黑暗中似乎也在發光。
不光兒子的臉在閃光,他手中的書似乎在黑暗中也在發光,封面上《弟子規》三個大字也更加鮮艷了……
這玩意算是傳統文化?
讀一下論語、世說新語和古文觀止算啟蒙讀物吧。
我是不建議小孩學習《弟子規》這類東西的。首先,傳統文化這個概念太寬泛,但是如果學的是你提到的是「弟子規」,我覺得還不如去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來的好。因為第一點,這個弟子規它算不上國學正統,它是清代才出現的東西。第二點,它裡面有很多的觀點,不能說他錯,但是和我們的現在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並不統一。小孩的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確立的時候,盲目學習這種內容,可能會影響價值觀的養成。你比如說,裡面提到,如果父母事情做錯了,你就要指出來他們的錯誤。「諫不入,悅復諫」就是說如果他們不聽,你就要等到父母心情愉悅的時候再次規勸。說到這裡感覺還不錯是么,往下的就有點不好理解了。說「號泣隨,撻無怨」,那父母又哭又鬧的話,你也要隨著他們一起(瘋?)。(這裡的「隨」有人翻譯成順從,就是說他們如果哭鬧,你就順從他們,其實不應該這麼理解,因為順從會寫成「號泣從」),如果父母因此生氣而打你,你不要怨恨。
至於三字經,這個可以認為是正統國學,它是宋朝的啟蒙讀物,最重要的是,三字經裡面的絕大篇幅,提到的是基礎知識的介紹,而非弟子規裡面的一種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士農工商,「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學者,農民,工人和商人,都是國家的棟樑。還有: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這說的是輩分的叫法。這些都是小孩子可以了解的東西。
再舉一個例子,《三字經》和《弟子規》裡面都有勸人積極努力的表述。在《三字經》里是說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小孩可以理解,勤奮好學會有進步,嘻戲貪玩沒有助益,我們要以此為戒,學習的時候應當努力,儘力。但是《弟子規》說的是什麼呢?「晨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它只是說要晚睡早起,但是為什麼要晚睡早起,晚睡早起的這段時間我們要幹什麼,它都沒有說。而要讓孩子知道,晚睡早起從來就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種結果而已:是因為你要做某件事而晚睡早起,而不是你因為要晚睡早起所以才去找點事做。相比之下,兩者高下立判對吧?讀《論語》,帶譯文的,小孩看懂沒問題,真的。
我覺得很好。我小時候讀過《弟子規》,覺得是一本很好的書,淺顯易懂,教你如何正確的待人接物,謙和有禮。
珍惜孩子的童真,遠離國學和傳統文化。
借用王小波的一段話:
我在美國留學時,認得一位青年,叫做戴維。我看他人還不錯,就給他講解中華文化的真諦,什麼忠孝、仁義之類。他聽了居然不感動,還說:「我們也愛國。我們也尊敬老年人。這有什麼?我們都知道!」我聽了不由得動了邪火,真想撲上去咬他。之所以沒有咬,是因為想起了傻大姐,自覺得該和她有點區別,所以悻悻然地走開,心裡想道:媽的!你知道這些,還不是從我們這裡知道的。
禮義廉恥,洋人所知沒有我們精深,但也沒有兒奸母、子食父、滿地拉屎。東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邊都有,之所以沒有投入全身心來講究,主要是因為人家還有些別的事情。
盡信書不如不信書。孩子很容易被影響的,所以要注意講解呀,要回有些道理講不清,就不要讓他們亂學了
欣聞國家號令在青少年兒童中弘揚傳統文化,大喜!
忽聞本已臭不可聞的地主貴族階級訓誡子弟讀物《弟子規》也在被弘揚之列,大悲!前幾天,一家省級黨報頭版,刊出一幅新聞圖片,畫面上老師孩子都古飾古裝,「說明詞」說這是某市的小學生在中學禮儀公益講堂上學習《弟子規》。圖片看了再看,忽然就更難抑悲從中來。我想請教推行弟子規進講堂的最高官人,你將讓老師們如何解讀如下「精句」?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不關己,莫閑管……待婢僕,身貴端……非聖書,屏勿視,敝聰明,壞心志……聖與賢,可馴致……我不知道,苦於奔波、居無定所、業而常變的農民工及其子弟,將如何理解「出必告,面必反,居有常、業無變」;
我不知道,與痴呆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兒童,當聽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會是怎樣一種心情;我不知道,迫於生計四處求做家庭保姆的媽媽們的子弟,會如何面對闊少爺的「待奴婢,身貴端」;我不知道,面對鬼首安倍晉三,老師們又該怎樣教導我們的子弟 「怨欲忘,報怨短」;我不知道,我們的子弟如果「非聖書,屏無視」了以後,會否變得幼時呆若木雞,長成愚不可及……你可能也會學舌,汲精華,去糟粕……可事實上,這個弟子規,通篇本就不是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精華,甚至就連培養民族創新精神的一般讀物水平都達不到,而整個就是一坨糟粕,那你是不是還要堅持汲個沒完沒了?你是得了汲糟病了還是咋地?照我看,你是本來就心存不良吧!看看美帝是如何以美國精神啟導兒童的吧——
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創造,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我寧要充滿挑戰的人生,不要萬無一失的活著。…………我絕不在任何權威面前發抖,也絕不為任何恐嚇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昂首自立,孤傲,而無所畏懼。我要自由的思考和行動。這是美國中小學生都耳熟能詳的美國資本家宣言片段。你把這個代表美國資本精神的宣言拿來和我們的封建弟子規相比較,人家要培養虎狼之徒,你卻要培養羔羊子弟,你是什麼意思啊?
前幾天看電視,在某革命老區,要找能唱三首紅歌的老鄉,我發現,竟有那麼多年輕人唱不準《東方紅》,不會唱《義勇軍進行曲》,不能完整唱出一首紅歌,甚至有一位端莊大方的紅嫂紀念館年輕講解員,在被問及會否唱3首紅歌的時候,也一臉茫然——當此現實,你讓我們的子弟穿上古裝,哼哼呀呀吟誦弟子規,要我們的子弟對尊長,勿見能;不關己,莫閑管;待婢僕,身貴端;非聖書,屏勿視——你這是要把我們的孩子馴服成什麼樣的剩閑啊?
當弟子規遭遇《國際歌》,你將向你的貴族子弟如何解釋如下歌詞?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請問,我們的國歌還要不要唱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當面對敵人的炮火,你期望的,是不是我們的子弟應該「勿顯能」,而是鞠躬作揖禮讓尊長首先往前沖?
如果把我們的國際歌和我們的國歌歌詞與弟子規放在一起講授,你讓我們的老師如何做「聖人訓」?再說了,以你高高在上比如宣教部長之類大老官身份地位看來,我們的身處社會底層的講授弟子規的老師們,都是聖賢嗎?是你坐穩了貴族交椅,還是你以為中國當今所需要的正是那種安於奴才地位的子弟?這讓沒上任便已向舊貴族政治發起挑戰的新貴族特朗普如何看待你之所為?這又讓坐穩了美國貴族跟班的安倍晉三該如何大感自嘆不如!當你舉國修習孔儒禮教弟子規修有大成之際,又將如何應對特朗普安倍晉三們的虎狼後代?所以說,中國人,請收起你的弟子規,也不要企圖向世界推銷孔老二,那沒用,沒有市場的。正像歐洲文藝復興和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的傳統文化,雖也有精華,但人家早已棄之如敝帚了。倒是有一種文化能讓我們的子弟勇而聰,會讓我們的敵人懼而恐,那是什麼?那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優秀文化,那是毛主席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大無畏創新精神與鬥爭哲學。我覺得 孩子最該學的是詩經 其次是老莊 詩經 4字句多 而且上下文之間就是換幾個字
莊子更佳 滿篇幻想 適合當故事書 老子略難 邏輯性比較強弟子規是糟粕,不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