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大名打過蝦夷地的主意嗎?

為什麼從鎌倉幕府開始好像就沒有人對蝦夷地感興趣?大將軍不是應該征夷嗎?

豐臣秀吉當初為什麼不選擇蝦夷地而選擇征服朝鮮?

戰國時期蝦夷為什麼不南下作亂?


本來在拙文《日本分國簡述》中是這樣簡介蝦夷地的:

蝦夷位於日本列島最北端,本為阿依努民族的聚居地。通過津輕海峽與陸奧國津輕地區隔海相望,北方的千島列島也是少數民族的居住地,有著自己的文化特點。這種地理位置和條件,使其未捲入各戰國大名間的激烈爭奪,很少受到他國大名的侵略。蝦夷的主要豪族實際上只位於南部的狹長地帶。由於面積廣大,未開發的地區很多,雖不缺乏資源,但農業,商業,工業,林業等產業都很不發達,各種物資如食品等都需要進口,唯一豐富的資源就是漁業,特別是鮭魚、鰱魚、昆布等,被稱為蝦夷三品,是該地重要的貿易品。除此而外,野生動物的毛皮、鷹羽等也是該地的特產。收穫這些東西的阿依努民族人與日本人進行交易,有時還會爆發爭端。由於未受到日本新興勢力和下克上之風的影響,還保持著鎌倉以來的地頭領主和武士的割據狀況,奧州探題的權威仍然保持。

阿依努民族發動暴亂後,花澤館的蠣崎家和茂別館的下國家聯合,實力有所加強。由於下國家當主下國恆季不服從主家安東家之命,被安東家所殺,後下國家又同阿依努民族交戰,被擊敗後迅速沒落。蠣崎氏便成為了安東家在蝦夷的代官,從而掌握了該地實權。蠣崎家以松前大館為據點多次與阿依努民族交戰,終於在1551年阿依努酋長同意結成友好條約。這時蠣崎家脫離安東家被官的立場獨立,於1590年趁豐臣秀吉奧州檢地的機會上洛,從而獲得了蝦夷島的支配權,成為獨立大名。秀吉死後,蠣崎氏接近德川家康,並改姓松前,1600年在松前築福山城,成為近世大名。

後來經知乎網友「斷裂hyakuri」兄做了如下提示:

蝦夷地只有最南端的「和人地」(松前藩領地)屬於日本人生活統治區域,以北地區至18世紀以後才逐漸呈點、線狀設置貿易據點與阿依努人交易,對阿依努人施加了影響,但並未直接統治阿依努人。從十八世紀末蝦夷地的幕府直領開始,江戶幕府才逐漸開始直接控制蝦夷地;幕末、明治初時期,最後才在蝦夷地設置「十一國」(可參考日文維基:令制國);蝦夷國的稱呼只是一個從日本立場出發的歷史「名詞」。

後來又翻了一些資料,便再簡單補充一下,而且僅限於戰國時期的和人居住區,即現在的道南,而非指整個蝦夷地區:

從野望遊戲里出現的蠣崎季廣的曾祖武田信廣時期開始被認為是松前氏的初代,而且從此時開始,同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現和人及阿依努人的遺骨,可見此時和人及阿依努人已有共居的情況。而且蝦夷在人印象里一直是不毛之地,更是個流放之地。特別是在文治五年(1189)源賴朝發動奧州之戰後,奧州藤原氏恐有殘黨渡海,而實際上目前函館的船魂神社據推測氏建於1135年,可見此時便有和人在此定居。根據《都玉記》的記載,建久二年(1191),在京都犯下惡行的十名強盜被發配蝦夷,這也是作為流放地的最早記錄,此後便不斷有所謂的強盜被流放至此。同時根據考古發掘,一些遺迹中不僅發現了本土器物,還出土了十三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期的瀨戶燒、珠洲燒、和鏡和中國的瓷器等,可見蝦夷南部的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

上面扯遠了,眾所周知,鎌倉幕府委任安藤氏為蝦夷的代官,斷斷續續稀稀拉拉到了室町中期,後與南部氏敵對敗北,在安藤師季時期逃往蝦夷,還糾集了一些浪人及反南部人士,這其中就有從若狹而來的武田信廣。後來安藤氏回到舊領打拚,武田信廣則留在了蝦夷,後來一邊與蝦夷人做買賣,一邊又與其爭鬥,同時仍作為老東家安藤氏的從屬,以此為後盾在蝦夷南端發展勢力。到了蠣崎季廣時期,他有十四個女兒,十三個都嫁給了出羽的豪族、津輕一帶的實力者及道南的在地勢力等等,通過這種方式謀求自家的穩定。天文十七年(1548)夏,蠣崎季廣以富田廣定為使者,前往若狹拜會同族·若狹守護武田信豐,而武田信豐與原將軍足利義晴正是親家。足利義晴在後來給信豐子武田義統的御內書中提到感謝其進獻了海獺皮,而這個海獺皮估計就是來自於蠣崎季廣。可見季廣試圖通過這種間接關係,打開與幕府聯絡的大門。在繼續作為安藤氏的從屬下,又與作為南部氏所罩著的勢力浪岡北畠氏保持友好的關係。所以再回到題主的問題,鄙人覺得季廣在蝦夷南部得以長期盤踞和延續主要有如下兩個最主要原因:

1、蠣崎季廣通過廣泛的結姻,爭取當地勢力的支持,並與外部勢力結好關係,甚至還與遠方的幕府和織田信長有間接聯絡。在這些勢力之間周旋以保全自身,使周邊大勢力並不高度覬覦自己的土地。

2、安藤、南部、浪岡北畠等周邊勢力的互相對抗,削弱了自身實力,使他們無力傾全力攻擊蠣崎,抑或他們覺得蠣崎氏的地盤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


當年玩 天下創世 玩南部家開局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