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哲學應該注意什麼(心理)?

我初次接觸哲學,由於沒有老師引導只能來這聽聽大家意見。

具體是這樣:在思考有關哲學問題,比如本質,懷疑論等問題,與生活脫離,會產生一種恐慌感,心頭髮緊等,感到消極。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個例,感覺會陷到裡面。


謝邀……

你感覺害怕是因為在你的心中還有什麼東西是你想要堅持的,而你所思考的哲學在要你懷疑它、放棄它……如果你真的放棄了它,那麼就沒什麼好恐慌的了……而這正是一個正常的思考哲學的素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棄的,我們只是要看為了保留哪些東西來放棄它,這种放棄值不值得……


沒什麼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頓


這個問題,我願意嘗試一下。

因為學哲學和學心理,在這一點上是類似的。如果考慮到心理學的哲學背景的話,就更有的說了。弗洛伊德深受尼採的影響(參見《當尼采哭泣》,這部書取材於真實歷史),而尼采又深受叔本華影響,而叔本華又深受東方哲學(尤其是佛學)影響(當他對西方哲學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習並且深感失望之後,可以參見《叔本華的治療》)。

首先,一位成熟的哲學家或者心理學家,成熟在哪裡呢?我覺得,他們需要明白:他們所接觸的各種理論都只是一些對於人性的假設。世間本沒有「確定」的事情。

這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結果。

然後,既然是一個「結果」,那就需要回溯這個結果「開始」的地方,以及到達這個結果的過程。

在一開始的時候,人會緊緊抓住一種假設,並且深信不疑。沒辦法,人是一種追求確定感的動物。

比如題主本人。題主所說的恐慌感,就是因為懷疑論在挑戰他之前確信的觀念。也就是說,在題主開始學習哲學之前,已經牢牢抓住了一種哲學理念。懷疑論也好、其他理論也好,只要和題主之前的哲學理念相左,肯定都會產生動搖的作用。而動搖會讓人產生不安全感。

哲學入門,首先要學習懷疑論,這是一種教學的方法。等於先交給你一個「拆」法。以後你可以用這個拆法去拆各種法門。但這種學習方法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會比較激進。如果一個人太缺乏安全感,那麼這個人就會極端需要安全感。而此時,如果先學會了拆,而不教給他「建」,這個人會很痛苦的。

所以,對於渴求安全感的人,不如先從別的法門入手。比如,針對牢牢抓住功利主義的人,先教他絕對價值主義(參見森德勒的《公正》公開課,我記得是牛津的)。雖然這兩種哲學思想針鋒相對,但是還好,只有兩個,這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一。然後慢慢引入更多。最後再引入懷疑論——此時,已經「拆」過好多次了,不怕學習「如何拆」了。

學習心理學也一樣。很多理論都是針鋒相對的。而祖師爺弗洛伊德當年只是想要病人搞明白:為什麼他在做他正在做的事情。只是後來人有了各種假設:環境決定?內在衝突決定?其實,學習了各種理論(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自體、依戀理論、心智化理論),回過頭看,不過是老祖宗的那句話:人們為什麼在做他正在做的事情?

一個人要是不願意接受太多理論怎麼辦?我覺得最好的回答是:不怎麼辦,那就不接受,不學。

時機不到,學了也是白學。當一個人還需要苦苦維持穩定感的時候,那麼他需要的就是先「站穩」。學跑步、學散打,那是以後的事兒。

不過,從一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說,學點「拆」的本事,是很有用的。幹什麼用?不可說不可說。等你會了,自然會感覺到的。


這個問題蠻有意思。平時里我也看不少的哲學書,但是認真的總結學習哲學的方法,倒確實沒有想過,雖然題主是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了解,但是我從自己學習的方法來解釋,至於題主想從哪個角度來看,應該都是會有幫助的。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方法來解釋一件事情,說明我們對這件事情不了解。這個說法我很有體會。因為這裡所謂的簡單,其實是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的簡單。而哲學,其實就是一門有關規律的科學,而從個體的規律上升到社會的規律,這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最大差距。

所以平時我學習哲學的方法,就是把日常中自己發現總結的經驗放到裡面,在哲學的觀點中反覆驗證,再把哲學中的規律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驗證它們的正確性,小的規律會引導我發現大的規律,而規律與規律的聯繫就會看到更大的規律,而且社會的規律與事物的規律與人的規律其實是互為條件,相互依存的。於是我們可以把自己從現實中抽離出來,從更高的地方,看到自己的位置,和更遠的未來。

學習的時間越久,越來越感覺哲學是很神奇的東西,之前我看哲學,覺得各種流派學說繁雜不一,東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現代的,理想方義和和現實主義的等等,感覺哲學不容易學得完整通透。但是這幾年看來,倒有些新的想法,越看越覺得這些哲學書都是在說同一件事情,就是這個社會的規律、事物的規律和人的規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法在說。就象以前覺得佛教只是讓人們接受一個結論,用自苦和輪迴的理由,僅僅是相信的結果。但是現在看來,能夠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容易的方式,得到精神上的完全自由,也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哲學。

其實學習方法上應該都是相通的,我倒會經常問自己為什麼學習。我覺得是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了解這個世界,因為這往往是我們堅定方向和做出選擇的前提。


2


無論思考什麼,你需要給自己一個原則,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是服務於我們的生活,也就是我們的生存空間,如果因為你研究哲學而讓自己產生了恐懼,那麼只能說你不適合去研究哲學,記住一點研究是一回事情,但是真實的生活有是另一回事情,用唯物主義相對論來奠定自己的研究基礎,這樣就不會那麼恐慌!


要注意積極的調整自己全新認知事物的方式。

就像欣賞每一朵花,每朵花沒有好壞,看到不同的花不要太震驚不知所措了,慢慢調整自己,學會享受欣賞不同花的感覺。

其實哲學可以說是一種認識自我的訓練,要注意閱讀哲學確實會給我們帶來風險。這些風險根源於一個事實:

「基於在已經我們對事物固化的認知情況下,哲學會教化我們同時也會擾動我們。」

關於如何「擾動」我們,有這樣一個說法:

1:他教給我們的東西,是我們已經了解的。

2:他會把我們熟視無睹(再平常不過)的情景變得陌生、不再熟悉。

3:他並沒有提供新的信息,而只是引導我們用新的方式去看待這些事物。

那麼問題來了,一旦熟悉變得陌生,他就會永遠和以前不一樣了

其風險大體分為兩大方面:個人風險和政治風險

於個人風險:

自我認知就像是一個迷了路的人,

當外界(多渠道探索哲學的過程中)不停在擾動你時,你沒有辦法不去思考這些的問題

於政治風險:

哲學在表面上似乎是在對你承諾,學習哲學你將會成為一個更負責人的公民;你會重新審視那些過去的觀念和公共政策;你的判斷力會被訓練出來;你將會更有效的參與公共事務……但是這其實是一個片面的、誤導人的承諾,學習政治哲學,你非常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壞的公民。那是因為哲學在具體化事情的表現上,是一個遙遠的事情,甚至是一個破壞性的活動。

這樣探索的過程著實顯得既困難又有趣。因為他們就像一個故事,你並不知道故事將怎樣發展下去,但你所知道的是關於你自己的故事。

大多數人每每碰巧了遇到這樣的問題(面對這樣的風險),選擇了這樣的一種迴避方式(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的大致思考方式是這樣的:

我們不必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已經困擾人類非常久遠了,非常多偉大的哲學家也思辨很久了。

但是要知道,這些問題之所以到如今仍然被討論重複著,很可能意味著這些事不可能發生的,但在另一種情況下他們是不可避免的

這原因在於,我們就生活在這些問題的答案之中,因此懷疑主義,只是為了讓你放手思考這些問題,但這一結論並不是問題的答案

康德就曾很好的形容過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是人類推理的安息之地,他只是讓我們在一些教條之間徘徊,但它並不是我們的安身之處。」

懷疑主義只是簡單的默許,但它並不足以經受住縝密的推理。

最後分享一個蘇格拉底和他的朋友的一段美妙對話(他為了讓蘇格拉底放棄哲學):

「哲學是一個迷人的玩偶,如果在生命里合適的時候,你會適度的沉溺其中;但如果過度的追求,他絕對會傷害你。聽我的勸告吧,放棄你的爭論,去學習那些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不要去研究那些貌似優美但模稜兩可事情上的人們;去研究那些過得很好,很有名氣的人。放棄哲學吧,去尋找那些真實可見的。」

他其中的一個觀點確實很值得琢磨,哲學確實會讓我們疏遠我們過去的:

慣例習俗(conventions)

預定假設(established assumptions)

固有觀念(settled beliefs)

在沒有硬性規定具體的對錯的方向下,哲學是為每一個人建立了一個讓人反覆思考的環境。

無論怎樣,希望每個人學習哲學是為了喚醒我們的推理的覺醒,然後再去看看我們(自發的)會走向哪裡。

最後跑題話

哲學真的是非常美妙的人類文明 ?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哲學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