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 開篇這麼平庸,是什麼支持這麼多人讀下去的?
就是因為這個開篇,這本書我拿起三次放下三次,平庸談不上,確實有些老套。
但是看過去之後,整本作品高潮迭起,俠氣縱橫,當然後期有點偏重於宮廷鬥智了。至今仍然在等結尾。
不要神化一本通俗小說。
不要輕易感動自己。
這本書寫的時間很長。
長到有人開始懷念青春,感嘆歲月。
二十年,作者和讀者都經歷了很多。
作者在成長,就像裡面的角色傅師範和裴大人,三達劍譜不再練習了,從政的從政,經商的經商,不再碰劍,不再以武林中人自居,於是寫出來的也是和前面很不同的東西,把太多的人生感慨往裡邊塞。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已經不是武俠小說了。
讀者也跟著變,有些從青年讀到中年,人生大抵成型,變得保守,開始誇讚年輕時選擇看過的書。
時間推移,這部書的讀者在減少,早已過了巔峰期,至今仍然在讀的是真正的死粉。
一部長達二十年寫作史的且讀者開始變少的小說,對作者來說是危險的,因為作者和讀者的關係有一定的監督關係,作者監督讀者,然後篩選掉一部分讀不下去的,讀者監督作者,作者只能寫讀者喜歡的東西,兩相迎合,加上幾乎沒有責任編輯這一專業中介,作品也就不倫不類。
現代社會是劇烈變動的,技術發展,信息爆炸,不要花太長時間寫一部小說。開篇我以為老伍是主角,基本上沒在武俠小說見過這麼年紀大而且比較挫的主角,心想看看會發生什麼,然後盧雲出來了,當了我12年男神[手動滑稽]
那可是我人生中第一部現代人寫的小說呢!!!
我認為開篇談不上平庸。一開始從燕陵鏢局的慘案入手,到後來的羊皮,伍定遠被追殺,然後流浪。雖然有借鑒的成分在裡邊,文字也不算耐看,但至少情節引人入勝吧。從一開始就鋪設了一個一個懸念,從劍神到四大宗師再到天下第一,每一個名號的出現方式都足以吸引讀者看下去。說平庸的都拿金庸古龍來比了吧,但即便拿他們來比,光論故事情節,我覺得也不輸。
高一的時候看過一下,當時不過就看到開頭的殺人滿地的那一段就看不下去了,捕快,懸案,將軍。不過是些最普通的素材,然後就棄了。後來高三的時候,由於無聊又把書拿出來看了一看,這次我比較耐心了。看到寫了伍定遠吃面,然後鏡頭突然轉到盧雲,當時就想這是什麼鬼????怎麼劇情主線說跳就跳了??真正打動我的還是盧雲的故事,在牢房中喊出的為天地立心 在揚州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雖然故事到這裡依然還是較為平庸的。後來劇情迴轉,盧雲與伍定遠在京城相會的時候終於覺得這本書還是比較有意思。其實作者在書的前端一直擺脫不了傳統武俠的影子。在敘事方面可以說筆力完全不夠,但是到了笨小孩那一段的時候感覺是全書文風的一個轉變。作者的寫作能力好像不知怎麼搞的突然拔高了一個層次。感覺那是全書上一個台階的地方。然後就是最最經典的十年之後。作者最精華的部分也是在十年後的描寫,感覺那時作者已經跳出了武俠的圈子,終於自成一派了。
其實我對於英雄志的結尾持非常悲觀的態度,本來好好的一本武俠小說,作者卻另闢蹊徑,將一個江湖寫成了一個世界。想要加入的東西太多,就使得這本小說和他的主角一樣,背負了太過沉重的東西。作者將儒釋道都放入小說之中,通過四位主人公的發展展示了天下局勢的緩緩推動,這是一幅眾生相,每個人都是在這盤棋里。作者想要通過道與道的碰撞,揭示出世間發展的規律,這實在是太難了,這是馬克思做的事情啊。。。。。
其實不結局才是最好的結局,因為我感覺無論怎樣結局都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上面加了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但是不喜勿噴,我不會罵人,也不會撕逼,不想撕逼。
因為是喜歡的人推薦的呀,他說這是他最愛的一本。剛開始沒看下去,他似乎有點失望。我當時那叫一個悔恨。幸好後來他要我先看《隆慶天下》,於是,就入坑了。看到中間劇情人物有些混亂,也是他一步一步引導解釋,幫我疏通。那段時間,總能看到一大段一大段他的微信,關於解釋《英雄志》的,可以甜一整天哈哈。只是後來看完了就沒啥可以聊的了,真後悔看英雄志看那麼快
看完了金庸,看完了古龍能看的作品,看完了鳳歌,不是很喜歡梁羽生,這個時候除了英雄志還能看什麼?開頭是有點平庸,但好歹強過網上那些所謂的「武俠小說」吧。
其實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一半拋棄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又從頭開始看,看著感覺有點熟悉,大學嘛,一開始還是很浮躁的,後來看書就看的仔細了,縱觀武俠小說,英雄志格局最高,個人認為比崑崙滄海高一個檔次。
最後想問問,大太監,你想好結尾了嗎?小城租書店老闆推薦的,高二看的時候沒看進去,高考完後無聊想起來才重新看的。那個時候都不知道還有貼吧這種東西,更不知道什麼「金庸封筆了」
我之所以堅持讀下去,是因為大學舍友整天在我耳邊念叨: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留英雄志。我想著,名頭這麼大,那是要好好看看的,後來也確實入坑了。而今,已畢業兩年,舍友們已各自散落天涯,可結局依然沒有出來
我看古代背景的小說時,首重「古代感」,就是說如果一本小說能讓我感覺到其中的故事是發生在古代的,我就認為此書及格。看到英雄志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很有古代感!」。這種感覺的產生可能和孫曉比較老派的文風有關,也可能源於比較飽滿的背景環境和沒有現代三觀的人物設計。總之,英雄志的第一觀感是及格的,也是撐過滅門慘案、千里追殺、才子佳人後花園等老梗的動力。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沒看完,大約看到盧雲賣面,還沒和伍定遠會師,當時也是一目十行,始終進不入狀態。當時我已經看了好多網路小說了,對武俠小說沒什麼興趣了,覺得武俠小說太普通了一點,沒有玄幻仙俠那麼光怪陸離,那麼毀天滅地,故爾第一次看沒看完。第二次看,是因為孫曉發微博說要完結此書,同事在朋友圈發感嘆,我也去留言湊熱鬧,說要重新看一遍,結果花了兩三天,終於看完了,也入坑了。
緣分。
2005年,我上高一。天津圖書批發市場,憑感覺淘書來看,於是買到3冊共計6卷實體書。看完第一冊略感無味,擱置了一段,被借書看完的同學的一句「《英雄志》寫的很好啊」再次提起興趣,遂在網上一直看到了那一章「笨孩子」,又被華山之會的文章氣魄所震懾,方知前面幾十萬字不過是鋪墊。高二在地攤淘到了厚厚的一本盜版《英雄志》合集,直接翻到最後一頁最後一行,上面印著「怒蒼山,天下英雄的故鄉」。
那時我還以為這就是結局。
英雄志到了神鬼亭外篇就開始有點意思了。剛開始寫得時候野狗還是青澀。脫不了模仿的痕迹
目前正在看,整本的3%左右了。還不是因為那句話: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其實,從作者設下鏢局一夜被屠的謎團時,就已經放不下了。
因為手機里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