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悠然自得的過著簡單的工作和生活?

我在工作中相比其他人較為有能力,但是性格喜歡平凡,不喜歡勾心鬥角爭一個職位,做過一段時間又辭了。我覺得簡單很快樂,我本身不差錢,基層工資也比較多,想把工作外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庭。但是如果一直做基層,難免別人會有奇怪的看法,比如這個男人怎麼事業心都沒有,或者混這麼久怎麼還是基層啊。如何權衡


對一切事情:有限參與!

社會非常龐大,終其一生你都不可能全部了解。

社會很多灰暗地帶,它可能跟你的哲學觀、價值觀(如果你有的話)背離。

社會很多彩,可能許多並不是你的所需。

社會很必要,這是人類存在的方式。

所以,如果你覺得東西讓你不舒服但又沒辦法時,可以進行有限參與:只從社會中取你所需,只參與你認為對的事情,但不過多索取。

然後對自己的物質需求做極簡化安排——直到去掉任何一樣你都會無法生活為止。比如,你為什麼需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能你只需要功能機+平板電腦。甚至你只需要一部功能機就足夠了。你為什麼需要一隻杯子喝水另一隻喝咖啡?一隻就夠了。

與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減少聯繫,只保持工作或某種必要的聯繫。但一定要有一個或幾個真正的朋友。何為真正的朋友?就是他老婆向他挑撥說你調戲他他只是淡定地說「不可能」然後繼續看書那種。好吧,我要求高了,但大致是那意思。

找到讓自己舒服的、起碼能負擔基本生活的工作,無論是賣菜、撿破爛、搬運工,只要你願意。最好這工作符合你的哲學觀和價值觀(如果你有),我推薦帶點技術的輕體力工作。

不要有那些無聊的擔心,比如:老了錢不夠花怎麼辦。拜託,太平時代還沒見過老人餓死的,你要拿個案來說,那麼我想說,別出門,會有車撞死你。你想老了躺在沙灘上喝馬提尼,要搖不要攪的那種?對不起,那不是簡單的生活能帶來的,除非你運氣好或者年輕時工作努力或者你是天才。

豐富自己的精神,可以深入鑽研一種學術或者愛好,一定要讀哲學或宗教(不止讀,要真正地全身心地去思考),把心靈雞湯送給你恨的人。這能讓你精神充實、人格健全、心境平和。

好了,這一切的核心是:你必須有種宗教信仰或者成熟的、不是自己騙自己的哲學觀、價值觀並願意追隨它們。如果沒有,還是像芸芸眾生一樣,做點「別人眼裡」正常的事吧。

=======補充=======

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別上網,尤其是知乎。


先談文化,大環境,再談個人。

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時代,永遠是娛樂至死的時代。

今天除了聊聊資本主義的弊端,還要聊聊消費觀的事情。

在整個資本主義設計精巧的制度下,他們會不斷打出各種廣告來引誘消費。

然後通過貶低勞動力,貨幣的購買力,讓你不斷的勞動。

如此,你就像一個實驗室的小白鼠一樣。

拿個電擊刺激一下你,讓你干更多的活,賺更多的錢,同時讓你消費更多的物品。

終於你生在消費中,死在消費里。

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導演大衛芬奇,拍的一部叫《搏擊俱樂部》的電影。

裡面就是典型的諷刺和謾罵,美國流行的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就是一種資本主義必然的存在。

如果資本家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人購買了,那麼經濟就會崩潰萎縮。

所以營銷也好,廣告也好,即使做的非常下作,非常下流,甚至是騙了你,只要能讓你買。

不管是金融產品,生活必需品,藝術品等等。

在資本主義的話語下賣的出去,能讓人消費就是道德的。

資本不會考慮你的幸福感,你的個人價值。

他只會把人奴役成一個賺錢+消費的工具。

當你價值被利用乾淨後,你就會被社會淘汰,要麼退休,要麼跌落進更低的社會階層。

逼著你不斷的跑在這個軌道上,直到死去。

消費這件事情,比如男人的汽車、手錶、房子,女人的衣服、包包、化妝品。

很多事情,真的是必要消費么?

我看未必,大多數人的消費,都是屬於被引導性的消費。

化妝品這個行業我太了解了,因為做過。

女人愛美這種痛點,真的會讓女性喪失理智。

現在無論是像《歡樂頌》這樣的流行國產電視劇,贊助最多的都是化妝品公司。

有一次我看商業產品的成本報表,發現化妝品公司30%的成本都用在廣告上了。

目的就是引導這種愛美的文化。

但化妝品真的能讓女人變美么,包括護膚品。

這真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護膚品唯一的一個功能,補水保濕防晒,這三個才是有點效果的。

其他的概念,全是商家為了忽悠炒作出來的。

但很多女人不會管這些,只要有人能讓老娘變年輕,老娘就是去買。

成也慾望,敗也慾望。

當然男人也一樣,我也不一一列舉了。

就是這個消費的事情,在如今的社會,更多的滿足其實就是。

自我價值的缺失感。

通過化妝品也好,汽車也好,豪宅也好,還是名牌包包,手錶都是為了填補內心缺乏的自我價值。

這種匱乏感,恐懼感,焦慮感促使人們必須通過消費來緩解它。

但終究不能消滅。

有人說了,男人買豪車是為了泡妞。

其實泡妞,征服更多性資源著這種心理,大多也是缺乏自我價值感,有焦慮感,才不得不靠這些來緩解。

一個幸福的人,是不會對這些東西上癮的。

對,過度不理性消費就是一種癮。

關鍵是個度,購買的東西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還是滿足一時的慾望。

那勞動這件事情就更隱秘了。

首先,通貨膨脹每年4%以上。

雖然我們物價沒漲多少,所有通貨膨脹的積累都跑房價上去了。

國家必須通過通貨膨脹貶低貨幣,來刺激勞動力。

然後生產更多的金融衍生品來讓你消費的今天的還不算,還要把明天的也消費了。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傳遞一種不消費的觀念,而是要有知。

我個人很討厭成為奴隸。

現代社會你可以不是權貴的奴隸,但你很可能成為資本的奴隸。

所有的一切為資本服務,資本操控你的心理,利用你創造更多的資本,直到你死去,然後資本就去往下一個可以寄生的人身上。

當然資本是好東西,關鍵是要明白不是被他利用,而是利用他做什麼。

被利用就是被寄生,利用它,它就是上層建築的基礎,也是調動社會資源的工具。

這就是馬克思講的,人們創造工具,卻往往被工具異化。

到底是利用資本,還是被資本異化。

到底是這輩子為了賺錢消費而生,還是說,我賺錢是為了我的幸福,自由,精神,快樂,愛的追求。

這個問題很重要。

如果本末倒置了,很可能就陷入一種偏執的狀況。

下面談談我自己的低物慾的消費觀。

我很喜歡的一個媒體人,梁文道。

曾經說過一段話。

他說,他曾經高考很焦慮。

但直到他想通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一次他看到有一個保安,每天的時間很多,只是每天固定的時間點去大樓巡邏。

然後每天空閑時間都是百無聊賴。

他心一想,這個好,就算高考考不好,我大不了去當保安。

因為,這個職業可以讓我很多時間看書。

只要能看書,我就能安於當下過好我這一生。

我心想原來這樣的人還真的不少。

不過我比他想的更極端,我想的話只要我餓不死,吃低保也是可以的。

能有藝術,能有遊戲,能有書看。

我大抵也能比較安逸舒適的過了。

很多時候,男人缺錢的焦慮,本質是對性的焦慮。

怕找不到對象。

毫不客氣的說,男人大部分的錢都是給老婆孩子賺的。

當你有能力有條件跳出這個循環,自由就又會像你靠近。

幸好,我這麼窮的人,還是有女孩子喜歡。也有各個階層的好友。

所以這個焦慮也打消了。

維持一個低物慾的生活過一輩子,這是我的底線,這個底線還是可以讓我過好的。

底線就是有房,可以無孩子,無車,有電腦,有書,有貓,有人就行。

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抱怨沒房,這其實都是偏見。

只要是獨生子女家家戶戶都會給孩子房子的。

只是有的人的房子在農村,不願意回去。

於是跑到更大的城市想要擁有房子。

當然我比較幸運,我生在二線城市。

不過我不太會貪戀一線城市,非得到要去北上廣給自己找挫折。

覺得那些本來就是農村的出來的,還非得跑到北上廣去買房,然後又抱怨怎麼貧富差距讓人沒法存活。

這不是傻逼行為么。

你自己不看看自己的階層和條件,還跑到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找虐。

為什麼不去三線城市,二線城市,那裡稍微努努力還是買房很輕鬆的。

既然選擇了HARD模式,就不要抱怨,路都是自己選的。

雖然我知道這也是一個被慾望操控不理智的結果。

知道自己的條件,量力而行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你說名利。

你說消費文化的那些鶯鶯燕燕到底對我們這樣低物慾的人誘惑有多大。

不能說沒有,有當然更好。

底線設定好了,也就沒什麼可以焦慮了,反而你可以大大方方,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然做好了就可以賺很多錢。

只是不太會為了名利去承受追求他的痛苦。

我只想做喜歡的事情。賺錢順個遍就行了,多多益善。

有當然更好。

為了賺點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我寧願當個窮鬼。

我這麼做是自己規劃好了人生的底線,加上消費慾望可以很低,很容易滿足。

更多的慾望在於精神的滿足,這個需要通過親密關係、知識、審美、哲學來滿足。

在這大資本主義下,安貧樂道的生活雖然是很屌絲。

但無所謂,屌絲也是社會賦予的一種符號。目的是激發自我匱乏感。

其實看透了也就那麼回事。

關鍵是,人這一生,到底是為了別人的眼光活著,為了證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為了獲得大家的認同,誇耀,點贊。

還是為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活著。

是為了被愛,還是為了愛本身。

這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這樣的規劃,雖然看似有點不求上進很消極。

比如說吃低保這種事情,哈哈。

我說了這是底線,這個底線我能接受,那有什麼可怕的。

大不了就吃低保,但是,我相信其實我較大概率還是能闖出一片事業的。

只是留個後路,會讓人更加有安全感。

不過,這麼相好了之後,人生真的是想幹嘛就幹嘛,至少不會有太多束縛。

對我來說自由還是更重要一些,財務自由是一方面,心靈自由不做慾望和社會的奴隸才是本質。


首先,要明確生活中什麼才是簡單。

簡單是指生活秩序的規範化和簡潔化,而不是去刪減必要的生活內容。有人提議「關掉手機拔掉網線辭掉工作帶上愛好只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純屬是扯淡,生活首先要融入社會,你丫都脫離社會了還叫生活么?只有將繁雜的生活變得秩序井然,將工作、社交、學習、娛樂合理地安排,才能體現出「簡單生活」的本質:規範,簡潔,高效。 就和收拾房間一樣,房間里的東西擺放得很雜亂,你要做的是把東西都放在合理的位置上,而不是把東西全都扔出去。

其次,要知道簡單生活和你的日常生活是不矛盾的。

追求簡單是一種高雅的心態,真正追求簡單的人不會脫離生活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混在茫茫人群中,有工作,有聚會,和普通人有著一樣的生活內容。這些人有獨特的氣質,在人海中一眼便能認出,這樣的氣質來源於其規範的、有序的生活狀態。

下面是最重要的,怎麼去創造你的簡單生活?

1、列出你生活中主要的內容。

2、作出規劃,合理安排這些內容,讓生活有序化。

3、在做這些規劃好的事情時要帶著目標,想想「做這件事情我要達成什麼目的?」或者「我今天要完成多少×××?」,帶上目標做事,效率提高了,還能不斷收穫成功的喜悅。何樂而不為?

最後,祝所有看過此文的朋友都能快樂的度日,過簡單又富足的生活。。。

……………………………………………………………………………………………………

看了別人的答案,想要再強調一點,過簡單生活和有沒有錢毛關係都沒有,這只是一種生活態度,無論你是富人還是普通人只要有心都可以實踐。我們追求的是「簡單」,不是「放棄生活」,更不是「高大上」。

http://weixin.qq.com/r/PkXZwRHEwky9rVWi9xA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重要的就是說服不了自己別人對你的影響,朋友系裡有一個老師,從不參加任何職稱評比,幾十年的講師,他的確活的很自在,能花很多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比如自己武裝一輛摩托車之類。

這樣的生活狀態必然也會招來不同的言論,能夠堅守自我的確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真的能夠從中得到快了的話肯定不會後悔吧。


1.首先就是你得問自己,自己想要的簡單生活是什麼?(很顯然你知道)

你要知道,你既然有了這種想法肯定是要和別人走的不一樣的。

舉列:我這個人性格很不好,也不喜歡聚會飯局。工作之後為了和同事看起來很好,就不得不逼自己去合群。但是融入以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你會礙於情面沒辦法去說,假如你說了什麼,對方就會很受傷,認為我是在針對她。之後我慢慢退出小團體,跟誰也不交好,反而輕鬆多了。

2.有了答案以後就調整心態。

想要走這條路,心態就要先調整好。別人的非言非語如果對你很重要,那勸你不要過什麼簡單的生活。如果對你不重要,那就做好自己即可,只要你不是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誰能傷的了你?(指心)

舉列:我這兩年很喜歡棉麻衣服,但是棉麻衣服很寬鬆。同事父母看了都說難看,很醜。但你要知道棉麻穿了很舒服很舒服啊!!所以,我才不管你們怎樣說我,我照樣還是買,還是穿~我只想穿的簡單,舒服點。

(這只是個列哈,我是個奇葩還有很多被吐槽點)

3.去過規劃。

比如你想要把的生活過成什麼樣的,就去靠近它。

舉列:比如我想我會安排我的休息時間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蘇州參加養心音樂會。

在上海看話劇,參加義工活動,去徒步。在家也能待著看書,做飯,陪「小朋友」

4.去實踐。

既然想過了,就去做。

千萬別怕那些言語~

5.最後每天對自己說「關我P事」「關你P事」把這句話當座右銘。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等你真做到了,就可以拋棄這句話了。

6.雜話

可以上社交網路,只要不沉迷於此就好。

1)我之前是瘋狂刷各個網站,上廁所也不停。現在都是偶爾來看看,感興趣的就關注,不感興趣的就略過,因為知道什麼對自己有用,什麼對自己沒有用(懂的過濾信息)

2)朋友還是要有,但是有些不要深交就可以了。因為你認識這些人就等於認識這些人脈,說不定哪天人家就能幫你忙呢~(別反駁,現實社會交朋友都是互相利用)值得深交的用心對待即可。

千萬不要為了過這種所謂簡單生活而把一切弄的一團糟~ 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祝好~


「豐富自己的精神」這個真的很重要。desp ulti答案中提到「讀哲學或宗教」我很贊同。談到哲學,很多人也許會不屑,甚至會覺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錢一切都免談。其實非也。

有些人賺了很多錢,擁有很多資產,但他的內心是空虛的,甚至不安的;他們通過不停的置業投資、不停的做慈善來尋找存在感,但始終無法抵達那片寧靜。

曾聽一個活了半個多世紀的長者說,只有精神強大了,靈魂才會獲得真正的寧靜。

真正的悠然自得,是存在於精神層面上的,而非無所事事的悠閑生活。

對於物質生活方面,我只有八個字建議:「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我有倆個朋友,先說A

A他家自身條件不是太好,高中畢業以後,去了帝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29歲的時候在一家上市公司當上了HR一把手,結婚的時候,我們幾個好兄弟聚到了一次,好多年沒見了,還是那麼親切,酒過三巡的時候,A哭了起來,就當著我們的面,給我們講述他這麼多年的不容易,大概能想到的苦他都嘗過,在那麼激烈的工作中勾心鬥角,別人指著他鼻樑大罵,要多難聽有多難聽。經理一個電話,大半夜爬起來趕著把工作弄完。我們都安慰他終於現在成功了,要什麼有什麼,當初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可是我們都知道為什麼,為什麼他會那麼拼,因為家裡窮,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

朋友B,在國企上班,我真的是見識過什麼叫悠然自得,早上去了和領導打撲克喝茶賭錢到下午,然後回家,基本上不工作,只是和領導混個面熟,也不巴結領導,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平時見面也是客客氣氣,可是說句實話,人家誰都沒放在心上,平時上班開著賓士,家裡估計有個幾千萬吧,這是我往少了估計的。

所以,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被逼的,當然也有少數人是真的為了理想夢想在拼,不然誰都想悠悠閑閑什麼都不用愁的過完一生。

以上


先要歷經繁雜,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那麼就可以過簡單的生活了。


你要有錢,有權保護自己才能做個閑人, 不然額..... 無業游民也很悠閑


每當看到課室窗外的燈火,我總會想到萬家燈火。因為萬家燈火里,總會有我日日夜夜盼望著看到的那盞。

彼時,離開家已經有三月有餘了,無時無刻不想念家。雖然在自己的觀念里,有溫暖的地方便可以駐家,這裡並不缺少溫暖,也不缺少愛。我的朋友們總是那麼善良與真誠,讓我在寒夜裡可以緩解心底的一絲冰涼。

這座城市是傳統的東北城市,冬天已經在銀杏葉剛剛黃透的時候悄悄地到來,也許下雪已經不遠了。溫度已經由十幾度慢慢過渡到了零度甚至是零下了,卻還未供暖。

晚上和早上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常常躲在被窩裡不願意出來,好想時光就在那一刻停止,沒有更替或者輪迴,可以縮起來安靜溫暖地度過餘生。

沒有供暖的日子,讓我想起了在南方的冬天。童年,我寄養在外婆家,山裡的溫差很大,白天會很溫暖,一到晚上便會急劇降溫。那時還在上小學,外婆家還在用著十年前的被子,很硬很厚重,但是一點也不暖和,每天晚上都需要兩床被子才能睡著,因為被子太硬了,到深夜總會被從被子縫裡鑽進來的寒風凍醒。

後面的幾年,雖然那時候已經可以住在自己家裡了,但是我仍然選擇假期的時候住在外婆家,即使被窩不溫暖。但是外婆家那個大家庭總是其樂融融,比起我父母早出晚歸出去上班來說,在外婆家的那段日子,是我童年裡最快樂的時光。

在自己的印象中,外婆的身體一直很硬朗,頭上常年會系著同一塊頭巾。常常自己一個人挑著農具在田裡幹活,她很少說話,說起話來也是很深沉的語氣。

雖然我們已經隔著三代了,我和外婆的感情很好,她給我的感覺總是特別純樸,我的上上代人乃至上代人,都崇尚簡單的幸福,外婆的一塊頭巾可以用大半輩子。

很喜歡那種很多人吃飯的場景,因為很溫暖,整個大家庭的人一起圍著吃飯,談著今天發生的事情,那是最原始的幸福。好像遠古時期的農耕家庭,丈夫在地里勞作,妻子在屋裡織布,在快落日時,妻子會停下一天的忙碌,為丈夫煮上一桌美味的佳肴。那種最簡單的幸福,是我現在仍然在嚮往著的。

從小到大的生活,都是集體生活的形式,幾乎沒有獨居的時候,很多時候,我都想以後可以獨居,過著簡單而又幸福的生活。

對於簡單的生活,我從小就認為,我父親做的很好,他很害怕那些繁瑣的事物,對於一些物品總是要求簡上加簡,家裡的傢具,刻的是最簡單的花紋,天花板上也是最簡單的條紋,掛燈什麼的都省去了。

直到我上大學,寢室里有飲水機,我才發現我們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複雜的飲水工具,父親總是不怕麻煩地自己燒水並將開水存放在那個用了很多年的熱水壺上。那種不需要過多的工具便可以喝上水的方法,我總會被深深地打動。

現在的我,因為習慣了過去父親那些簡單的日子,在大學生活過去的一年裡,我每天都會記得去裝熱水。那種簡單的日子,成為了一種習慣。

我不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當可以簡單到用現在擁有的一切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的時候,心裡總是幸福地像灌了蜜一樣。

窗外的燈火慢慢地都熄滅了,我抱著一本書、夾著一根用了三年的筆,緩緩地走出了教學樓。

燈火情深,我心念的那一盞是否還亮著,等待我回家。


推薦一本書《悠然度過一天24小時》,書的內容不多,但很經典我覺得。


什麼叫做簡單呢?

我記得有人說過,簡單就是極度的複雜,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道理。也許越是想要簡單,越得不自己追求的那種簡單。

悠然自得,更多的是心態吧。心態如何,見到的、感受到的便是如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生如同一條煉心之路,祝我們都能如願以償過走好此路。:-)


節省感情。


心態要好!世界與我無關


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養活自己並且能夠提供自己去玩的資金不就行了


題主說自己不差錢 那還糾結個啥啊 「老子有錢!關你屁事」 一句話解決所有煩惱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