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的真正原理是讓人看到五蘊無我的真相嗎?
02-01
身體和東西接觸產生觸覺,注意力放在觸覺上,感受那個觸覺的生滅變化。專註感受是指全心全意去感受,覺知感受是指感受那個感受的生滅變化。
眼睛與東西接觸產生視覺,注意力放在視覺(那個眼前的畫卷上),看那個畫卷畫面的生滅變化。專註的看是指全心全意去看,覺知看是指看那個畫卷生滅變化。聽那個聲音的生滅變化。
如實觀察五蘊,如實聽你的聽,看你的看,色受想行識,眼所看見,耳所聽見,身所觸覺,鼻所嗅到,清楚體驗到所有存在的三個屬性,苦(無法忍受),無常(無法穩定),無我(無法控制),於是不再控制自己不能控制之物,也不再控制自己不去控制,拉住好的感知對象,是貪。排斥某個感知對象,是嗔。認為自己可以拉住或排斥,是痴。按此推斷,覺醒的方法唯有清楚看到知道真相。看到真相就是深入覺觀五蘊。聽所聽,看所看,聞所聞,感所感。由此推斷,動中禪的真實修法是,動你所動。平時是因為某個想法,比如想扔垃圾,就去扔垃圾了,一閃即逝的動作。現在通過一百萬遍重複做那個動作,才能看到那個動作的真實面目。如果心跑去幻想,就輕輕拉回來繼續做動作,不要控制壓抑念頭,只是不斷重複動作,只要還在做動作,就發生什麼都可以。
驗證正誤方式,每天兩小時以上,重複一個動作,如往返走路,如原地高抬腿,如打拳。
可能你如今的體驗有覺知。
切勿對所觀察的內容細緻看得太過入神,就會迷失在攪拌的五蘊中。到時候一直找不回現在這個覺知,重施故技四念處也沒有多顯著體驗,整個人就開始懊惱了。五蘊被就是心識的持續不斷法相,五蘊就是【我的心識】的表達,色受想行識只是佛祖通過不同角度看待心識。
你如果你清楚心識是緣起而生,緣起而滅,根本找不到一個實體的我,你也就會進入無心之門,豈有煩心也!
所謂四念處,就是要你通過觀想而知道心識的持續不斷之法相。
修行是在實際生活中不斷觀想佛,觀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你只有在生活中滅掉一個個心識念頭,才是真正入無心之門。
苦,無法忍受!這個說法很新奇。很有想法!也理解到一些內涵!
理解上可以轉換角度去描述。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如果沒有接觸,就無法簡單而精確的描述。這就是理解和體驗的巨大差異。五蘊,行,是流布。想法相續不斷,不是行動,行為。這個流布的想法,總是不停的來去。行陰盡,就是不再生念。
色,受,想,識四個階段,是心理的四個部件。五蘊,都是心理的,不是物質的。所以,靜坐中,先靜下來,再觀想,想都是一斷斷的冒出來,奔流不停。觀的過程中,想法自然沉澱,如水靜放,水清泥沉。想法減少,反而有個越來越清醒的。並不是觀念起滅,就領悟無我性了!而是,這個清醒起來的感覺,能清楚的確立,念並不是我的一部分。從身心升起解脫束縛的自由和輕鬆。這才是真實情況。好多人都在用猜測去理解這部分,差之毫厘!好像不對哦!是以我觀假我,注意力放在我,去覺知假我的念頭的升滅,不去理會跟隨,當注意力隨念頭跑掉了,拉回來放在我上。這才是身念住!
不是……佛陀不關心什麼真相,不也不講什麼是真相
推薦閱讀:
※藥師佛信仰為什麼沒有像彌陀凈土信仰那樣成為一「宗」?
※從因緣果報上看,對於追求自己的人比較直白的拒絕了,算不算做了壞事,我會不會有什麼報應?如也被他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