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568經》為何認為有尋有伺是口行?


這個涉及到對「尋「、」伺」的定義了,這兩個概念不僅是中文譯得晦澀,在梵語或者巴利原文中向來也是富有爭議的。朱倍賢教授在某次法談中闡述過如今《清凈道論》派的上座部學者對尋伺的理解往往有偏差,下面引用他的一些考證:

《中部 44經》說:人要開口講話之前,「尋」跟「伺」必須先啟動,意思是說內心要先有言語,然後發動嘴巴、舌頭的肌肉,外在的言語才能發生。

……另外,相信大家看過許多不同的後代佛教的形像。不管是畫像、木雕、石雕等不同的形象里,常見的一種「手印」叫「禪那印」(dhyāna-mudra), 右手壓在左手上面,兩姆指銜接。在佛教常見的一個手印,叫「地神見證印」,是一隻手垂下來、中指接觸地面。有許多這種類似的手印,其中一個常見的是,一隻 手舉起來、「食指」和「姆指」相觸,「中指」、「無名指」、「小指」指向上方,這個手印叫「說法印」或「轉法輪印」,梵文~vitarka mudra。 「vitarka"就是「尋」。也就是說,光是看佛像的手印,「尋」就是在講話的意思。古代佛教的雕塑藝術要表達佛陀在從事什麼活動,從手印就可以看出來。當佛像表示出「說法印」時,這些木雕或石雕的佛像不需要發出聲音,從手印即可看出,要表達的是「正在說話中的佛陀」。

……在巴利文字典里講到「尋」有翻轉、推敲的意思;而且梵文「vitarka"的「tarka」 這個字後來演變英文的另一個字。稍為有語源學背景的人都曉得,英文很多字都跟梵文有相同的語源,所以英文有很多字,聽起來、看起來很像梵文。例如美國的萬 聖節,小孩子會扮成各式各樣的小妖精出去跟人要糖吃,他們會先喊著「trick or treat!"(給糖吃,不然就搗蛋!)「Trick"有「算計、搗蛋」的意思,它的字根跟「vitarka"的「tarka"是一樣的。也就是說,vitarka"原始的意義就有「算計」、「在心裡盤算、翻轉、推敲」等意思。

……「尋」這樣的基本意涵,在很多佛教部派裡面一直都保存著。不管是「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的論典,乃至更晚的「瑜伽唯識」的論典等等,都一致性地把「尋」、「伺」解釋為「內心的語言」(mano jarba)。像「唯識學」的重要學者世親,就把「尋」解釋為「內心幫助你調查的語言」,把「伺」解釋為「內心幫助你翻轉、評估一件事情的語言」。所以,從這些不同的經典、論典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尋」、「伺」的基本意涵。

總之,關於尋伺的不同理解其實會導致非常關鍵的禪修分歧,如果依《清凈道論》所言,將「尋」跟「伺」分別解釋為「注意力的貫注」以及「注意力的維持」,操作時就會將注意力鎖定於某些單一的業處,從而得到一種黏著的、無念的定境。但如果以經為量,修正「尋「」伺」之本意,則會得到一個更開放的、允許善思維導正的定力,這也是我們如今認可的真正的佛陀時代的「正定」。

如需詳知,建議閱讀以下參考文獻:

4ariyasacca 《初禪中的「尋」與「伺」》朱倍賢

正定是專註式禪定嗎?-《初禪中的「尋」與「伺」》_Aggavara_新浪博客 皮夾克


這個經,是有關「想受滅」的,關於尋伺說的很簡單,

雜阿含568經 對應 相應部41相應6經/迦摩浮經第二

(莊春江譯)

  「但,大德!為何入息出息是身行?為何尋伺是語行?為何想與受是心行?」

  屋主!入息出息是身體的,這些法被身體所限制,因此,入息出息是身行。

  屋主!先尋、伺,後迸出言語,因此,尋伺是語行

  想與受是屬於心的,這些法被心所限制,因此,想與受是心行。

  「好!大德!」……(中略)更進一步問尊者迦摩浮問題:

  「但,大德!如何有想受滅等至?」

  「屋主!當比丘入想受滅時,不這麼想:『我將入想受滅』或『我正入想受滅中』或『我已入想受滅』而是先前心已這樣修習,導引他到那樣的情況。」

  「好!大德!」……(中略)更進一步問尊者迦摩浮問題:

  「但,大德!當比丘入想受滅時,什麼法第一個被滅?身行或語行或心行?」

  「屋主!當比丘入想受滅時,語行第一個被滅,然後身行,然後心行。」

參考 尋伺 明法比丘

最能表達"尋"的性質及作用的是"心的安置",即把心安置在所緣上。

最能表達"伺"的性質及作用的是"心的隨屬",即繼續專註在所緣上,"伺"緊接著「尋"之後。

"尋伺"可以作為一般思惟的同義字

對於思惟的過程的描述,"尋"很明顯地等同"思惟"

朱培賢的解釋 初禪中的「尋」與「伺」

《中部 44經》說:人要開口講話之前,「尋」跟「伺」必須先啟動,意思是說內心要先有言語,然後發動嘴巴、舌頭的肌肉,外在的言語才能發生。

其他經文說「二禪叫做聖默」。「聖默」:尊貴的安靜。

因為它(聖默)是念頭、言語、符號的止息。

所以,尋伺,實際上是指「內心的言語」,有時候可能不會通過嘴巴說出來,但已經在心中形成語言的形式了,所以是口業,也叫語業。

比如,你想說「我要吃這個」的時候,必須先在心裡形成漢語的或者英語的或者其他語言的思維,才能說出來,在說出來之前的內心語言,就是尋伺,這說明,尋伺是在思考判斷之後或者是同時進行的,尋伺是依靠語言{邏輯和概念}而生起的,我的媽呀,佛陀也分析的太細微了,不過這樣的分類,肯定是有他的意圖,應該還是和禪定與緣起法有關係。

雜568後面也說了,想受滅,不需要尋與伺(其實從二禪開始就沒有尋伺了),也就是不需要邏輯和概念,只需要使用脫離語言文字邏輯概念的直覺去進行禪修,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要把尋伺獨立出來的原因。

刪除關於不立文字的部分,補充一下關於初禪二禪與言語尋伺的關係,根據下面這個經,初禪正受,其實應該不會再說話,二禪正受不再思索,所以相應部說的二禪聖默,指的是不再思索:

雜阿含474經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尋伺)寂滅;

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尋:thought認為

伺:examination詢問


由於我學北傳為主,「尋」與「伺」在《俱舍論》的五位七十五法中,屬於46種心所法的8種不定地法。我知道「尋伺」在南傳的阿毘達磨也屬於52種心所法之一。從字面理解,尋是尋求尋思,伺是伺察。「尋伺」好像一般都放在一起講,尋在前,伺在後。我想這裡的問題應該是,既然「尋伺」是心所法,為何經中說「口行」。

其實我不清楚「有覺有觀」之前譯「有尋有伺」,剛才翻了《相應》的巴利對照,發現是Vitakkavicara,對應的是尋伺。我想可能「尋伺」都有所緣的境物,而初禪講究「言語寂滅」吧。經中把對語言的思考和概念化也作為「口行」,因為這是發「口語」的源頭,正如哲學家羅素說過:"when you think, it must be a thought of something.」 簡單來說,一個普通人思考時,你必須運用語言文字來思考。

經文後面也講到:「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入滅正受應該指的是滅盡定,然後清楚指出了該規律次第。不過我個人喜歡「有覺有觀」的翻譯多些,因為次禪正是「覺觀寂滅」,比較能對應上面說的次第。


尋伺是伴隨前五識生起的概念,佛經中講的尋伺口行應該是指概念相關的。依據窺基法師的百法明門論解,尋: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於意言境細轉為性。直白講,尋就是粗猛的概念,伺就是細微的概念,那麼如何界定粗猛和細緻?唯識宗認為,尋以慧為體,伺以思為體,慧就是思維,思就是意向,因此尋就是指明顯的思維概念,伺就是細微的意向概念。同時要注意,俱舍論講,五識唯尋伺,也就是說,尋伺這種概念不能脫離前五識而存在。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