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冥想的境界是如何的?

進入到了真正的冥想是否就是除自身外的其他事物都感覺不到了?


謝邀!

由於末學是學習原始佛教的,只能以禪修或達到禪的狀態(如:初禪、二禪)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題主說:"進入到了真正的冥想是否就是除自身外的其他事物都感覺不到了?"

若題主"自身"的意思:是代表自己的身心,當題主感覺到自己的身心時,就在覺知觀察到您所看到、聽到、嗅到、嚐到、觸到及意到的一切,所以,禪修時,由於您的覺知更敏銳,您更清楚覺知到世上發生的種種事。只是禪修時您只將您的注意力放在某一來源(我們稱作念住所緣,也就是將注意力輕鬆的放在眼、耳、鼻、舌、身、意,所相關的覺知、感受或念頭,最平常的所緣處,如:靜坐時將所緣放在呼吸時空氣進出鼻孔時,鼻孔附近皮膚會因為空氣流動而有的感覺,或經行時,腳底的皮膚走路時壓到鞋子或地面的觸覺),其實其他沒被自己念住的所緣還在繼續傳達訊息到您的感官系統,所以您的身心系統還在運作傳達,而因為您將所緣放在您的所緣上,您是感覺到了這些資訊,但這些資訊不見得有被處理,就如日常生活中我們其時看見或聽見許多的事物,但由於我們都沒將注意力放在那些事物上,而幾乎等於沒看到或聽到。

初期禪修時,您因為自己將所緣放在自己五蘊中的身觸,第一方面:您在練習熟練對自己五蘊敏感度的加強,第二方面:您有可能因為念住所緣且能持續而達到心一境性,而達到初禪或二禪,第三,由於您是以五蘊的展現為所緣,而五蘊的展現對每個人來說,幾乎是從不停止的,而且五蘊(身心)的展現就是跟我們煩惱或不自在相關聯,自己就能越來越清楚自己不自在的過程,而可能越來越自在的生活,也就可能漸達到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是禪的生活。

所以,回答您的問題:

禪修,就是讓自己越來越清醒,而不是如您題目內容提到的"除自身外的其他事物都感覺不到了",您熟練後,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是禪,所以,您喝茶,就在行日本佛教流行的茶道,您應對,舉止言談,也都可在禪境中,自己清楚明白當下自己說的,自己清楚明白當下自己聽到的,自己也能清楚明白自己有沒有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禪修越熟練的人越能漸不被牽著走。

越熟練的禪修,讓您能越熟練於達到禪的狀態,這篇可參考:

如何從初禪進入第二禪?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

其實七覺支是對禪修最好的描述:

念覺支:修習四念處。

擇法覺支:離開所緣時回到所緣;有更佳更容易念住的所緣時,念住於該所緣。

精進覺支:精進於正法的練習,如:四念處。

喜覺支:因能行於正法,如:念住於所緣相當時間,因為漸趨於平靜的心態,喜自然生。

輕安覺支:一直念住於所緣,漸能更平靜,而能有輕安的感覺。

定覺支:達到心一境性,而處於初禪或二禪等狀態。

舍覺支:處在心一境性,且不被這禪境牽著走,用而不執,舍覺支。訓練我們將來使用自己的身心,用而不執,無我執;使用佛法或世間法,用而不執,無法執。

所以回答您的問題:"冥想的境界是如何的?"

在禪修的初期或熟練之後,七覺支,都是禪修過程的展現最好的詮釋。

末學在知乎的回答都在討論如何練習覺觀(禪修),有興趣的師兄,可由這篇往下看:

沒有了知諸法因緣的人,應該怎樣修行才能了知?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

感恩!

祝福!


讚歎 @自在之路 賢友充滿正見的回答!

考慮到可能會有朋友不理解其中的一些佛教語境里的名詞,作為補充通俗地說明幾點:

1、「冥想」有很多種,瑜伽士會,不少西方和印度的「靈性導師」會,也是原始佛教里通達離苦的一條必由之路和唯一之路,一些外在形式上可能有類似,但是實質核心和追求的目的不同。

2、佛教的「冥想」就是四念處,不是為了「境界」,為了「好」,而是為了讓你如實覺知當下身心的狀態。這種方法跟「氣功」無關,跟開啟「脈輪」無關,跟「觀想」也無關。

3、題主所說的進入了某個境界是不是外面的東西都感覺不到了,這個其實就是禪那中所謂的「心一境性」,當你持續的把注意力專註維持在某個所緣業處,到達這種體驗的時候你會品嘗到非常強烈的快感和寧靜,但是這其實也並不是佛教所追求的終極目的,雖然佛教中有類似的禪法,勉強可以說是旅途中的休息區加油站。

4、再次強調禪修不是為了寧靜,不是為了好的境界,只是為了如實覺知當下身心,當你有正念時,不僅不是對於外界發生了什麼全然不知,相反的是覺知會變得異常敏銳,會開始儘可能地以當下身心現象接近客觀的狀態來了知他們,如此心開始不會再強烈地抓取或排斥這些對象,從而達到「正定」即心本身的安住,負面情緒和煩惱將開始減少。要注意的是這種方式不限於一座之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思量。有妄想。則有使 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則有往來。有往來故。則有生死。有生死故。則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 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則無往來。無往來故。則無生死。無生死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練習冥想整一年,練習層級只能算算剛剛踏入冥想的大門口。

一年前練習冥想的緣由是困擾自己的「社交焦慮」,我深感社交焦慮影響太大了,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我先是尋找了一個美國心理諮詢師,在與她談話的過程中了解到「正念冥想」,轉而開啟了冥想之旅。而學習冥想之後,我退出了心理諮詢,因為冥想的作用已經可以覆蓋心理諮詢,並且這位心理諮詢師也希望通過使用冥想來提高諮詢效果。

【我目前的狀態】

1、比以前精力充沛,因為少了很多繁雜想法與情緒的困擾。

2、執行力變強了,拖延症減輕了。因為拖延是痛苦的,覺察到困痛,我自然而然不願意繼續痛苦下去,於是去執行該完成的事情。

3、臉皮變厚了。以前總是對別人的看法很在意,現在會對他人的評價做一個客觀的分析,但不會再沉浸在不良情緒中了。

4、早上會很早醒來,一般在5點鐘。不是以前的那種焦慮的早醒哦,而是很清醒地醒來,並且白天並沒有特別睏乏,中午稍微午覺一下就可以。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很多大人物在傳說中說是每天4點起來工作,比如喬布斯。我以前會覺得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人為什麼會痛苦?】

佛教里說因為貪嗔痴慢疑。以我目前的水平,只能簡單地將其解釋為不能活在當下,也即內心充滿對過去的懊悔與悔恨,對未來的害怕與恐懼,為想像的美好迷失了當前的方向。

【如何活在當下?】

培養認識到自己的意識並區分想法與現實的能力。每個人的腦袋幾乎總是無時無刻在產生想法中,比如當你看到熱辣的屁股,情緒與想法瞬間升起;哪怕當你發獃的時候,腦子裡也有無數的想法在來來去去。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無法將腦袋裡的想法和現實做一個區分,我們經常沉浸在想法中,時過良久,才回過神來,一些情況下可能一直無法從想法中脫離出來。所以我們會看到為什麼有些人分手後難過幾個月;有些人對熱辣屁股實施了犯罪;有些人在小有名氣之後膨脹得不可一世;有些人遭人詆毀之後便大發雷霆。所有的這些種種,都是於念想的沉浸,導致無法看清楚現實。無論是我們對過去戀人的留戀、對過去自己的奉獻而終未得到回報的不甘、即將對熱辣屁股實施犯罪後的爽感、還是萬千粉絲追捧的優於他人併到處受人尊敬的念想和不能接受的在他人眼中的齷蹉樣,這些種種念想並不能改變我們當下這一瞬間的現實,有10萬粉絲的窮光蛋抑或英文名叫Dolories的李翠花。

只有當我們不迷戀於想法,我們才能正視當下,對於所處的客觀環境才能「明」,因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判斷。倘若我們留戀沉浸與想法中,則容易被想法牽著鼻子走,生活可能越來越糟糕。

【為什麼雞湯沒有用?】

上面一段話其實也屬於雞湯,看完之後不管對與不對,沒啥卵用。類似的,朋友圈裡的雞湯文,每篇都很有道理,但看完又沒啥實質的幫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活在當下是一種能力,迅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種能力,而能力並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就能達到,而是需要通過練習練習再練習。

我們所屬的環境,不論國家層面的大環境還是家庭層面的小環境,都喜歡通過說教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尊老愛幼、要保護環境、要有八榮八恥、要聽大人的話、小孩子要學會心胸寬廣(這是我親耳聽見的某媽媽教育她家孩子),等等。可是你會發現真的因為宣傳了八榮八恥大家就都明曉榮與恥了嗎?教育他人要心胸寬廣的人他自己可能都是小肚雞腸。我們只是習慣說教而已,並不能說明說教是一種很有用的手段。說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給人短期洗腦,如同老闆給員工畫大餅,員工拼了命幹活,但不管怎樣,員工總有醒來的一天;美國的精英階層給美國大眾的洗腦,在如今敵不過大眾底層因無奈現實與一次又一次的而幡然醒悟的反抗。

不是嘗試通過練習來成就能力,而是企圖用說教來培養能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們面對的內在是什麼?】

是習性。每個人因天生或因環境塑造而形成的習性不一樣,造就了多樣化的人群。冥想的第一關就是面對和改變習性。拿我自己舉例子,我是一個很容易焦慮和恐懼的人,大事小事很容易早醒,可能清晨3、4點就睡不著,開始無邊的焦慮。一個電話鈴響,我的心也是先咯噔一下。過去,我總是認為是外界事物,比如可能與老王起衝突,而引起焦慮,所以我要解決外界事物,比如逃避老王。練了冥想才明白,原來焦慮已經是我的一種習性了,我遇事會條件反射般地焦慮。如果是一種習性焦慮,我通過試圖改變外界事物來改變自己是徒勞的,因為處理了一個老王,還有100個老王八。這外部我處理不過來。所以我要處理我的內在習性,由內而外的改變,而非由外而內。

而改變習性的第一步則是倘然接受自己的習性。這聽起來有點矛盾。古話說,「知常曰容」。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的狀態是正常的,接受當下的狀態不可用對錯去衡量,接受它的出現是有理由的,這個習性狀態才有可能消失;反之,越抵抗排斥自己的狀態(比如我怎麼會嫉妒?我怎麼這麼心胸狹窄?),這種狀態越不可能消失,同時還會產生更多的痛苦。對於我的焦慮,我須接受: 會產生焦慮是正常的,我跟比我厲害的老王起衝突,如果我的內在一點焦慮沒有,那我就不會有危機感,可能與老王蠻幹,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總結一句話,有焦慮是正常,但是不要沉浸於焦慮之中。

【我們能做到什麼?】

事實是我們什麼也做不到。冥想的狀態是通過不去做什麼而達到的,如果企圖通過「有為」,則我們永遠也到達不了冥想的狀態。這一點有點複雜,等有時間了再來補充。


真正入門級別的冥想:體會自己的心脈跳動,經絡的運行,氣血循環中細微的阻滯……

通俗易懂的講:就是一輛車進入4s店去維護保養,檢查調校!

社會上大部分修行人或武者為何無法健康長壽,皆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靜坐冥想的效用,沒有明師領路或功法指引,很容易誤入歧途……


視覺上講,是無有色,亦無有色盡。比如你覺得你看見了相,你覺得你看到了很多東西,你所能看到的相就會立刻消失,你必須理解什麼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才能真正進入初禪。我考慮了下,大概是因為帝釋天把進入大梵天的門檻提高了。


能感受到細微的變化

又充沛的體力

重回兒童純陽之體


阿爾法腦電波和貝塔腦電波的問題,即在某種情況下是阿爾法腦電波,某些情況下是貝塔腦電波


頭腦會變得非常清明純凈。


推薦閱讀:

冥想,緩解各種負面情緒的利器
你正在修行什麼法門?
冥想禪坐等方式會不會抑制想像力和創造力?

TAG: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