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亞洲第一神棍,曾力勸蔣介石給日軍送人頭!卻被印度尊為國父!

他來時,不帶半片祥光;走時,卻是舉國同哭!

70年前的今天,他被當眾刺殺,鮮血在他半裸的胸膛上流淌,死時依然雙手合十,高聲說著寬恕···

「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歷史上竟走過這樣一幅血肉之軀。」

——愛因斯坦

他是丘吉爾最討厭的人,沒有之一。

丘吉爾私底下在秘書面前多次罵他虛偽、是不折不扣的害蟲,稱他為「半裸的騙子」。

當上首相以後,丘吉爾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讓他閉嘴,可首相也沒法殺人啊,怎麼辦呢?

於是丘吉爾讓人把他流放到雅典,後來又關到了孟買附近的浦那。

當他開始絕食時,丘吉爾一心等他死去,當地的醫生說:他馬上就快死了,最好讓他死在監獄外面。

丘吉爾很高興,同意把他放了,沒想到獲釋兩個月後,他活蹦亂跳地康復了。

丘吉爾很生氣,時不時拍電報問印度的官員:「甘地什麼時候死呢?

幾年後,甘地去世的消息傳來,丘吉爾不禁感慨說:「見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嘔,他曾是一個妨害治安的中等寺廟出來的律師。現在在東方作出苦行僧的樣子,半裸的在總督府前遊行,卻出名了」。

01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是印度國父,也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創始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被人們奉為「聖雄」。

但甘地並非是從出生就自帶祥光的「聖人」,小時候,他甚至比一般的孩子還要自卑膽怯:

「我怕賊,怕鬼,怕蛇;這種恐懼常在我的心中縈繞著。夜裡我不敢到室外走動。黑暗對於我是一種恐怖。我幾乎不能在黑暗裡睡眠,因為我恐怕這一邊來鬼,那一邊來賊,另一邊又來蛇。」

那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經濟崩潰、暴亂紛紛,人民卻在傳統的種姓制度下麻木盲從,「奴性」二字,深深地刻在這個自古以來就溫和善良的民族血肉中。

1869年,甘地出生於印度西海岸的小城波爾班達,他的家族虔誠地信奉著印度教,仁愛、不殺生且素食。

父親是當地土邦的一個宰相,家庭條件優越,但因為篤信苦行的緣故,甘地從小就比一般的孩子瘦弱,連腦筋都顯得愚鈍,還膽小怕哭。

中學的時候,甘地的好哥們竭力慫恿他吃肉,認為他的膽怯是素食的結果,並且一本正經地告訴他:印度之所以受到英國的黑暗壓迫,就是因為英國吃肉而印度食素,當全國人民一致吃肉時,就可以團結起來打跑英國人。

於是,抱著「救國救民」的豪情壯志,甘地背著家裡人偷偷地吃起肉來。

也是這位損友在某個下午,把他帶去了妓院,還親自「傳授」了他相關知識,年少的甘地由於羞澀膽怯,一溜煙逃出了那個小房間,被朋友嘲笑了好幾天。

甘地妻子

13歲那年,遵循印度童婚的習俗,甘地與當地的一個富商之女斯嘉杜白結婚。

初嘗男歡女愛,讓甘地的身心都發生了變化,他在後來回憶道:「每天晚上,我的雙手雖然忙著為父親的雙腿按摩,我的心卻在卧室徘徊著···」

16歲時,父親久病不愈,撒手人寰,但他去世的那一刻,甘地卻在卧室里與妻子歡娛,這讓他的心靈遭受了巨大打擊,常年活在痛苦和懊悔之中。

02

從小學到中學,甘地在學業上一直平平無奇。

當時的印度革新之風四起,為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各種暗殺組織和士兵起義此起彼伏,學堂里的老師也悄悄地宣傳著改革與革命。

甘地大受影響,天天在思考的都是怎樣救國救民的大事兒,愈發無心學業。

19歲時,甘地厭倦了學校里條框束縛的殖民教育,不惜放棄自己的種姓身份,遠涉重洋,來到倫敦攻讀法律。

異域的文明讓他再一次產生了深刻的自卑,倫敦的繁華讓他拜倒折服,但同時,宗教陳規的約束使他在全新的環境里無所適從。

他快速地換掉了身上的土布衣衫,穿上了時髦的西裝,甚至準備了得體的晚禮服。

作為一個亞裔留學生,他戴著金懷錶、拿著銀手杖,梳著油光鋥亮的大背頭,學著彬彬有禮的紳士舉止,以為從此融入了英國上流社會,卻不想只是別人眼裡的土鱉暴發戶。

拿到倫敦大學法學學位後,甘地又順利地考取了律師資格證,回到印度孟買。

一般來說,律師都是口舌伶俐的雄辯家,甘地卻在第一次庭審時就遭遇了滑鐵盧,他臨陣怯場,居然什麼話都沒說出來,一樁簡單的小案子,就這麼被他搞砸了。

半年以後,甘地哥哥的一個朋友在南非遇上了樁麻煩,請甘地前往幫忙打官司,為了擺脫事業無成的尷尬,他義無返顧地踏上了非洲大陸。

1893年,甘地來到南非。

同樣是英國殖民地,南非的經濟狀況比印度更為落後,這裡種族歧視嚴重,有色人種幾無立錐之地。

他拿著頭等艙的火車票,卻被白人列車員連行李一起趕下了月台,因為有色人種不能和白人共處一室。

那一個晚上,甘地在火車站站了整整一夜,堅決不肯去貨車廂。

他接受過英國最上等大學的教育,書里明明白白地寫著人人生而平等,但現實卻從來與之相悖,他想去維權,甚至想立刻逃離南非這塊不義之地。

民族自尊心和同胞所受的苦難讓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他到南非的各個政府部門申訴,同時也得到了輿論的支持。

最終,他贏得了這場鬥爭的勝利。

在成功地處理了兄長朋友的案子以後,甘地一炮而紅,被20多家印度僑商公司聘為法律顧問。

當其位,謀其政,要為這麼多僱主辯護,必須精通當地法律。

甘地通宵達旦地研讀南非法律,卻讀到了這樣的條文:印度人不得私有土地;不得有選舉權;不得在公共的人行道上行走;如果沒有許可證不得在晚上9點以後出門。

他震驚地問同胞:「如此過分的歧視,你們是怎麼在這片土地上活下來的?

他們回答:「我們沒什麼文化,為了生活,只能將金錢和恥辱裝進腰包。但你不同,你受過高等教育,也見過大世界,可以帶領我們鬥爭。」

那是甘地人生的轉折點,他從一個弔兒郎當的青年迅速地成長為領導南非印度僑胞反歧視鬥爭的旗手。

他傾其學識寫下《大請願書》,並徵集了一萬人的簽名,遞送倫敦,還刊發到各地報紙上去,將南非印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公之於眾;

他發起成立納塔爾印度人大會,向高額的稅收發起鬥爭;

他受印度國民大會(國大黨)之邀,提交並通過了《代表南非印僑呼籲案》···

正是在這個時期,甘地對曾經傾慕過的西方文明產生了懷疑,他開始從宗教教義和梭羅、托爾斯泰等人的著作中尋找答案。

那個答案便是:非暴力不合作。

03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

在海外太久了,他反而並不了解祖國。

他脫下西裝,換上粗布衣,坐著賤民才坐的三等列車,一個接一個地走訪貧窮的村莊,像佛陀般苦行。

泰戈爾曾對甘地做此評價:「瑪哈德瑪——群丐之王聖雄。」

此時的他,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他四處演講,宣傳自己的主張,從事非暴力鬥爭,試驗並發展了非暴力學說,為爭取印度民族自治而鬥爭。

1919年,為抗議血腥暴力的《羅拉特法案》,他發起全國性的非暴力鬥爭。

1930年的「食鹽進軍」更是讓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達到了高潮,而甘地也成為了國大黨的靈魂人物。

所謂非暴力抵抗,用印度語表達為「薩提亞格拉哈」,意為「堅持真理」,用通俗一點的話解釋就是:你打我,我無力反抗,也拒絕反抗,但只要我們還未倒下,就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

以食鹽進軍舉例,為了抗議殖民當局制定的《食鹽專營法》,甘地帶領著80名信徒在修道院宣誓,然後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炎炎烈日下徒步,到遙遠的海邊去煮鹽。

每經過一個村莊或集市,甘地都會發表演說,宣傳他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張,他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花了整整24天才到達目的地,此時已有一千多人。

人人一身白衣,手無寸鐵,有的只是甘願赴死的決心。

沿途人們向甘地獻上鮮花,高喊聖父,然後跟著一齊走下去。

全印度都在關注他的長征,各國記者的鎂光燈一路跟隨···

殖民當局的軍警用鐵棍、短刀試圖驅散人群,人們不躲閃,也不反抗,用血肉之軀迎接殖民者的刀斧,直到頭破血流。

有人受傷了,立刻就有隨行醫生趕來包紮;有人倒下了,身後的擔架就會將人抬起···

沒有人喧嘩,沒有人動武,他們用最沉默的方式表達憤怒,用看似懦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在萬眾雲集的海灘上,甘地俯身抓起一把食鹽,高高舉起:「假如印度沿海的鄉村,每一村莊都有人自己動手製鹽,哪怕是最暴虐的魔王,我看他也不能拿大炮來轟擊這些徒手的和平民眾。

甘地抓起地上的食鹽

當局震怒,他們出動軍隊逮捕了甘地,還下令取消了國大黨,兩個月內,100多人被開槍打死,9萬人被送進監獄。

人民沸騰了,遊行和集會風起雲湧,進而轉化成暴力起義,這與甘地一開始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大相徑庭,他在獄中痛心疾首地號召人民停止暴力,但事件一發不可收拾,舉國上下一片混亂。

不得已之下,當局釋放了甘地和國大黨領袖,食鹽進軍獲得全勝。

歷史經驗證明,沒有哪個國家會容忍暴力反抗,但是印度採用的非暴力鬥爭卻使政府無計可施。

這是弱者的武器,在甘地的手中卻百試百靈。

04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印度大獲成功以後,甘地成為了全世界的明星,他開始到世界各地去發表演講,宣傳他的理論。

1942年,蔣介石到訪印度時,向甘地表明來意:印度和中國都應該站在同盟國一邊,一起打敗德國、日本法西斯。

甘地卻向蔣介石灌輸非暴力不合作:「武器只有強者使用才能取得成功,以非暴力來代替今天世界上處處橫行的暴力,爭取人權,維護人類的尊嚴。所以這種運動足以對抗世界上最強的武力。」

甘地與蔣介石

在日本人面前搞絕食抗議?蔣介石覺得他是在搞笑,不過出於禮貌,還是回應:「柔能克剛,柔能克剛,這是我們東方哲學的奧秘所在。」

但甘地卻一本正經,在日本入侵印度時,他還在宣揚著非暴力,並準備以幾百萬人的生命去由日軍屠殺,用鮮血喚起日本人的良知和道德。

甘地想像:「將有一排排印度人,紀律嚴明,手無寸鐵,面無懼色地向日本人的刺刀沖,他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直到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從而使敵人心慈手軟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寫信給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希特勒要歐洲就給他,不抵抗也不合作,希特勒自己就鬱悶死了。

他告訴猶太同胞,說猶太人應該集體自殺,讓全世界知道納粹的暴行;然後他又寫信給希特勒,宣揚非暴力不合作。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甘地那樣對生死豁達,「所以這件事情,全世界除了印度無人能做到,在印度除了甘地無人能做到。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

人們把民族的解放歸功於甘地,將他尊為國父。

當然,幸好他面對的是良知尚存的大英帝國,如果他的對手是希特勒,恐怕一點作用都沒有吧。

他的偉大並不在於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在於用一種幾乎不可能的鬥爭方式獲得了勝利。

05

除了非暴力不合作,甘地還有一樣百試百靈的絕招——絕食

為賤民爭取平權,他在獄中絕食;

為反抗當局不公正的法案,他絕食七天;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發生衝突仇殺,他絕食21天;

非暴力不合作過程中發生流血行為,他絕食3天;···

粗略統計,甘地的一生中共絕食18次,當演講和勸說無法停止爭端時,他就開始絕食,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當局和民眾。

人們自發地走上街頭,沉默示威;手拿武器的警察也垂下雙手;一向強橫的當局放低姿態,只為了讓這個瘦骨嶙峋的老人吃上一口飯。

印度教和穆斯林的不和由來已久,加上英國當局印巴分治的政策,衝突矛盾不斷,為了調和宗教矛盾,古稀之年的甘地依然拄著拐杖,徒步行走於各地的村莊,利用自己的威望和絕食平息了大規模的教派仇殺。

1947年,印度獨立剛滿半個月後,旁遮普省便陷入戰火之中,但加爾各答這個宗教火藥庫卻在甘地的坐鎮下一直沒有爆發戰亂。

參加甘地祈禱會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擴大到百萬人,連《倫敦時報》都說:「加爾各答是印度的奇蹟。」

但這個奇蹟卻在第16天被打破了。

一群暴徒衝進甘地居住的公館,當時甘地正躺在草墊上,被驚醒後,他站起身來:「嚷什麼,我在這兒,你們殺我吧!」

兩名渾身是血的穆斯林躲到甘地身後,但暴徒的棍子依然向他的方向擊來,好在甘地個子不高,才幸免於難。

不久後,國民公僕團極端分子(印度教)喪心病狂地襲擊了加爾各答穆斯林貧民窟。

這一事變給了甘地致命打擊,他終身致力的非暴力理想就這樣幻滅了。為了讓暴徒恢復理智,甘地再一次絕食。

他對外發表聲明,決定從9月1日起開始絕食,一直到動亂結束。

這時他已78歲高齡,身體經不起折騰,長時間的焦慮和奔波又使他精疲力竭,很快就出現了心律不齊。

這個世界上除了丘吉爾,可能沒有人想要甘地死,為了拯救他的生命,穆斯林和錫克教徒可以放下武器,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暫停炮火。

甘地正在絕食

從第二天起,人們聚集在草坪上,請求甘地停止絕食。

第三天凌晨,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甘地,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貧民區遊行,呼籲恢復秩序與平靜。

中午,27名極端分子來到甘地門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暴亂終於停止。

06

馬歇爾曾說:「甘地是世界的良心。

他一生殫精竭慮,徒步行走於印度的村莊,帶領著印度走向獨立,平息了一次又一次的宗教仇殺,自己卻成了教派衝突的犧牲品,死在了一名狂熱的印度教徒的槍口之下。

那是1948年1月30日星期五,也是耶穌受難日,甘地像往常一樣接待民眾,他走上台階,向人們雙手合十致意。

早已潛伏在此的印度教極端分子來到甘地面前,低聲說:「聖父,您好!」

話音剛落,他掏出槍,向甘地的胸膛連開數槍。

殷紅的鮮血染紅了潔白的土地,甘地倒在地上,雙手合十的動作仍未改變。

兇手打死甘地後並未趁機逃走,反而大聲呼喊警察,束手就擒。

人們將甘地抬回房間時,這位偉大的聖人已經停止了呼吸。

甘地遺物

人們整理他的遺物,一架木紡車、一雙拖鞋、一本《薄伽梵歌》、一個懷錶、一個痰盂和一個盆,以及三隻分別象徵著「勿聽邪惡;勿視邪惡;勿傳邪惡」的小猴雕像。

這就是聖雄的所有財產了。

偉人去世,天地同悲。

他的葬禮上,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一起,走了整整一夜。

在通往亞穆納河長達8公里的路上,撒滿了玫瑰花與茉莉花。

聖雄已去,而印度的紛爭未止。

或許,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從來都不能拯救印度,那種建立在人性本善基礎上的理論只是一場對賭。

也許他的理論在今天根本不合時宜,他的戰鬥到今天依然未能取得勝利,但世人永遠都不會忘記,在人類數十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甘地曾經一次又一次地賭贏過。

他用血肉之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在他的號召下,殖民當局放下了屠刀,印度教和穆斯林停止了鬥爭。

感化對手這句話也許很荒謬,但那無疑是高貴的精神。

耶穌為喚醒世人,不惜任由羅馬人將肉身釘在十字架上;釋迦牟尼為普度眾生,甘願將自己的肉割下喂老鷹。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甘地也是和他們相似的聖人——用一種偏執的、甚至瘋狂的絕食自戕方法,喚醒千百年來被壓迫到麻木的印度人民!

甘地說:「他們可以折磨我,打斷我的骨頭,甚至殺了我,而他們所得到的,只是一具屍體,而不是我的屈服。

非暴力不合作從來不是軟弱的妥協,他用最堅忍的方式創造了奇蹟,讓我們看見人間的大愛!

今天,是聖雄甘地逝世70周年紀念日,全世界都不應忘記他!

他的偉大正代表著人類的良心!

致敬!緬懷!


推薦閱讀:

極簡主義者甘地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什麼能成功?
如何領悟甘地的這句名言?
甘地為什麼被殺?

TAG:甘地 | 印度文化 | 二战后国际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