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不等於超額工作

「996工作制」指的是工作日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周工作6天,並且沒有加班補貼的工作。為了追求高效工作,很多公司都會要求員工按照「996工作制」的強度加班。在一些互聯網企業當中,加班的現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超長時間的工作就一定等於高效的工作嗎?恐怕很多人聯想到加班時自己辦公桌上續了不知道幾杯的咖啡和發漲的腦袋,都會給出一個否定的回答。

研究效率的專家查爾斯·都希格說:

高效並不意味著超額工作或者拚命工作,也絕不是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甚至犧牲個人生活。

其實真正的高效,是意味著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精力、智力和時間,去取得價值最大的回報或或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爾斯·都希格從2011年開始做關於效率的研究,暢銷書《習慣的力量》就是他的著作。《高效的秘密》延續《習慣的力量》的行文與寫作風格,研究高效人士的行為習慣,系統、科學、實用。查爾斯·都希格還是普利策獎獲得者,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紐約時報》商業調查記者。

查爾斯·都希格在《高效的秘密》一書中告訴讀者效率產生的源頭是什麼、如何保持專註以及如何更好地做決定,掌握這些知識能幫助讀者構建高效的思維模式。

--效率產生的源頭是什麼--

查爾斯·都希格告訴讀者,產生動力的前提,是你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外界環境。如果你想要激發動力,就必須先讓自己擁有掌控力。擁有選擇的機會能夠給人們帶來自治權和自決權,這是動力產生的第一步。比如,嬰兒在學會使用筷子之後,會更喜歡自己吃飯,儘管讓成人餵養會更加省力。

我們可以用把想法轉化成行動的簡易方法,來幫助自己擁有掌控力的選擇。比如,當你在處理一堆雜亂枯燥的郵件時,你可以在郵箱里選擇一小部分先作出回復。這裡的重點並不是你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而是用做選擇的方式來證明自己能夠控制局面。擁有掌控權能推動我們前進。

另外,我們還需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當我們意識到不起眼的任務會組成一件有意義的項目時,我們能夠感受到小任務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情感回報,因為它意味著我們做出了有意義的選擇,以及我們真正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比如,回復郵件雖然看起來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它是一件你主動去做和想要完成的事,因為你相信它能產生更大的價值。動力正是源自這種主動的選擇。

--如何保持專註--

要想成為真正高效的人,我們必須懂得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運用你的想像力,培養「講故事」的習慣 :想像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應該看到什麼和做什麼,潛在的障礙是什麼,你怎樣提前掃除障礙,越具體越好。這樣能建立起心智模型,它可以幫我們確定關注的對象,讓我們能夠主動做出決定,而不是被動做出決定。查爾斯·都希格建議讀者,學會讓自己習慣於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比如你是一名領導,你可以在開會之前猜想一下你會聽到員工們說什麼。如果到了提意見的環節員工們都不開口,你打算怎麼做。

保持專註的關鍵在於,你要多思考。

--如何更好地做決定--

人們總是想著避免做任何的預測,極其強烈地渴望確定性,對未知的事物充滿恐懼。

查爾斯·都希格告訴讀者,如果你想要更好地做出決定,就要分析結果的各種可能性,哪怕這些可能之間存在矛盾。然後,你還需要明確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事,最後問自己哪個選擇能夠帶來最好的結果。

比如,你需要決定晚飯是回家吃還是在學校吃的時候,你能確定的是學校的飯堂一定會提供晚餐。你不知道的是母親今晚是否需要加班,如果母親加班,你回家就只能和父親一起吃泡麵。

--總結--

用血肉之軀去應付超額的工作強度,通常是難以持久的。而 查爾斯·都希格提出的高效思維模式,能讓我們在應對未來發生的一切選擇和工作時,更加從容、更出色、更具智慧。


推薦閱讀: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提高畫技的方法?
lesson55|數據中,該如何提取一串字元串內的某些欄位?
計劃趕不上變化,那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做計劃?
想讀mba,中外合作mba和聯考mba的區別,糾結啊,朋友們給些建議吧?
印象筆記(Evernote)圖文混排方法,看這一篇就夠了

TAG:效率 | 高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