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函證,為什麼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餘額不可信
今天聽了兩節CPA的審計課,做了點函證的筆記,然後就函證的概念,發表下我的觀點。
很多上市公司的合作夥伴在每年年初都可能會收到一封會計師事務所寄來的信函,內容大致是,貴公司應收或者應付某上市公司業務款XX元,請予以確認,本函不作為催賬依據云雲。
這就是所謂的詢證函了,是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普遍採用的審計手段,用來證明被審計客戶的往來款項屬實。
在我從事上市公司報表工作的十年里,每年都配合事務所整理函證對象。由於客戶、供應商繁多,一般基於重要性原則,按照金額排名前十名進行函證。
其實這些往來單位我早和他們對過賬了,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對不起賬的。有一些餘額對不上,個別的甚至雙方都沒有對方的記錄。
但是函證的時候,本著友好合作的原則,都痛快的蓋章了。這年頭,說不定什麼時候用得著對方呢!
所以,我在看上市公司財報的時候,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這類科目向來是信不過的。如果餘額相對往年有較大變化,尤其是劇增的時候,即便是有看似合理的解釋,我也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去核對現金流量表,去檢查營業收入。
一般而言,企業應收賬款餘額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過快或者金額幾乎同等增加的,是需要懷疑的。
這存在著虛構收入的可能。
如果劇增的應收款的對方單位是關聯方,那幾乎可以板上釘釘判斷虛增收入了。
機構也好,散戶也罷,現在都熱衷價值投資。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業績好的,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就和股價息息相關了。
上市公司如何提高業績呢?首先是專註經營,提高銷售收入。但是如果遇到行業周期性低谷怎麼辦呢?
如果你是一家乾巴巴的上市公司,那就沒轍了,認命吧。報表中能調的項目都調了,但還是很難有起色。大規模造假的代價又太大,現在監管越來越嚴格,萬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還有被抓的可能。
但是如果你是一家擁有眾多非上市公司小夥伴的上市公司,那就好辦了。比如可以低價從關聯方供應商進貨,把虧損留在供應商,高價賣給關聯方客戶,把上市公司的利潤做大。如果真金白銀的這麼操作的話,成本太高,我們就掛賬,我進貨的時候不付給你錢,我銷售的時候你也給我欠著。
那麼體現在報表上就是上市公司的利潤做大了,但是由於沒有真正收到現金,所以現金流量表裡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會是負數。但是報表好看了,F10做的完美無瑕。
這也是我不喜歡用F10來辨別上市公司的原因,F10里幾乎沒有資產負債表項目,而我可以用幾十個資產負債表項目倒擠出利潤來... ...像應收賬款這麼糟糕的資產,和貨幣資金的含金量是沒法比的,更別提商譽這種幾乎必然要減值的資產了。
除了虛構收入的嫌疑,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還經常通過少提甚至不提壞賬準備來粉飾利潤,所以在看財報的時候,應收類的往來款項是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比例過大,尤其是相對於往年增幅過大,那就可以對比一下現金流量表,來判斷這個增幅的合理性了。
其實我建議,滿足以下條件的有八成把握: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增幅遠遠超出往年增幅,並且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數,基本可以判斷新增的營業收入存在通過各種手段虛增的可能了。
對於上市公司財報的分析,歡迎通過我的公眾號進行諮詢。
公眾號:詩與星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