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管好你的呱兒子,隔壁蛤蟆出征已成寵物狗毒品,土澳險些寸草不生

前段時間還忙著與四個紙片人談戀愛的網友們,最近卻沉迷於佛系養蛙

他們要麼守著房子盼著自己的呱兒子回家,要麼就在嘀咕它怎麼還不出門旅行。

在這兩種狀態的微妙切換中,大家都對這種「折磨」表示上癮。

不過,不單是人類會沉迷於蛤蟆。

在現實世界裡,另一場的大型吸蛤運動,也正發生在澳洲的汪星人身上。

它們比網友更懂行,要吸就吸真的蛤,體驗最極致的快感。

這些狗因愛上舔蟾蜍,使其主人都恨不得將它們扭送到戒毒所。

好奇是狗的天性,它們見到什麼物體都會毫不猶豫地又舔又咬。

所以蠢狗與滿院子蹦躂的蟾蜍相遇,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這軟綿綿的肉球,完全就是為汪星人量身訂造的玩具。

但蟾蜍可不甘心就這樣被肆意玩弄,受到刺激時它們就會像流汗一樣,分泌出由多種毒液混合的蟾酥以保護自己。

其中的蟾毒色胺(5-HO-DMT)和5-Meo-DMT,就是使寵物狗們欲罷不能的有效成分。

從其縮寫形式看來,我們就知道它們與大名鼎鼎的DMT色胺致幻劑是親戚關係了。

而吸食了蟾酥,就會引起與強致幻劑(如LSD和麥司卡林)類似的迷幻效果。

圖:蟾酥中的兩種有效致幻成分

在法律上,這一大類致幻劑也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物,與海洛因等一同受到管控。

但是,法律可管不了一條狗是否嗑了蟾蜍,所以這才心疼壞了一眾狗主人。

雖然舔了蟾蜍的澳洲狗,沒法告訴人類自己產生了幻覺。

但只要沒有被蟾蜍黏液毒到動彈不得,大家就能看到這些狗狗們接下來的一系列怪異行為。

它們會眼神渙散地翻著白眼,旋轉跳躍著開始一段迷幻之旅。

彷彿看見一些大家都看不到的東西,它們會異常興奮地追捕著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蝴蝶或昆蟲。

事實上,這些狗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來享受這廉價的歡愉。

因為蟾蜍的蟾酥中,可不只有致幻劑,還包含著大量可威脅性命的毒素。

就算是有效的致幻成分,一旦過量也是極易一命嗚呼的。

或許大部分汪星人首先體驗的不是什麼迷幻,而是嚴重的中毒癥狀。

他們會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牙齦紅腫、口水直流、全身痙攣,嚴重的可直接致死。

圖:科羅拉多河蟾蜍又名迷幻蟾蜍,是世界上致幻效果最猛烈的蟾蜍

例如人類吸蟾蜍,就沒有狗那麼暴力。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的嬉皮士就鍾情於科羅拉多河蟾蜍

從1995年一張命名為「科羅拉多河蟾蜍」的迷幻音樂唱片,就能看出他們是有多崇拜蟾蜍了。

但一般情況下,他們可不會直接用嘴舔蟾蜍(當然某些特殊癖好除外),而是將蟾酥塗在玻璃板上。

等這些黏液風乾後,再刮下來烘烤吸食蒸汽,享受一場迷幻之旅。

畢竟他們知道科羅拉多河蟾酥的致幻效果,可比一般DMT要強上個十幾倍。

而且因毒素刺激,整個舌頭麻痹潰爛可不是什麼美好的體驗。

圖:直接舔過蟾蜍的人類舌頭

在吸毒這種事上,人類明知危害巨大也控制不了自己,又何況是狗呢。

若是放任不管,汪星人吸起毒來可比人類要猛,就算是high到暴斃都不見得會停下來。

許多鏟屎官表示,自家的狗自從第一次舔了蟾蜍後,就會有意無意地尋找下一隻蟾蜍。

一個不留神,這些墮落的狗子就會開始第二次、第三次的復吸之路

在澳洲的獸醫院就收到了大量這樣的「慣犯」,它們一個夏天就得接受的好幾次蟾蜍中毒治療。

幾乎在每年的雨季,都有大量的寵物狗被蟾蜍帶走生命。

所以絕望的狗主人們,才會想盡各種方法幫助自己狗狗戒斷毒癮。

在澳洲某些地區,寵物中心甚至還推出了幫助寵物狗們重拾狗生的戒毒項目。

事實上,也不單是澳洲的狗才如此墮落。

世界上只要有蟾蜍和狗的地方,基本上都會發現狗舔蟾蜍的事件。

只是澳洲的「毒販」——海蟾蜍,實在是太多、太強大了。

它們的過度泛濫,才是威脅澳洲寵物狗生存的根本原因。

除了教會寵物狗嗑藥,這些海蟾蜍甚至還引發了澳洲大規模的生態災難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中還根本沒有這種蟾蜍。

而海蟾蜍為什麼突然出現呢?還得從1935年的一場甘蔗蟲害說起。

那一年,澳大利亞價值不菲的糖類作物,即將被貪婪的蔗糖甲蟲破壞殆盡。

在嘗試盡各種殺蟲方法後,科學家才擬定了一個解決辦法——引進海蟾蜍

圖:海蟾蜍是世界上最大隻的蟾蜍,膚色偏淺

海蟾蜍又名甘蔗蟾蜍,因為在中美洲等地它們就以甲蟲為食,號稱控制甘蔗園蟲害的能手。

於是102隻甘蔗蟾蜍就像救世主般,被人民歡迎著走進澳大利亞的昆士蘭。

大家都翹首以待這些蟾蜍能吃掉害蟲,拯救當地甘蔗業。

可惜的是,這些甘蔗蟾蜍可不知道自己肩負著如此重任。

它們被大量投放到甘蔗地里,就是為了消滅甘蔗上的蟲子。

但是這種甲蟲,卻偏偏蝸居在頂端兩米高的甘蔗花里。

所以不擅長爬甘蔗的蟾蜍,根本奈何不了這些害蟲。

看著對蟲害毫無作用又相貌醜陋的蟾蜍,蔗農是又氣又惱。

他們不善後就直接將這102隻蟾蜍置之不顧,又馬不停蹄地尋找新的滅蟲方案去了。

而事情,也是從此刻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

被遺落澳洲大地的海蟾蜍,也總是要生存的。

吃不到甲蟲,它們自然就打起了其他生物的主意來。

這就是雜食動物的優勢,胃口好的海蟾蜍幾乎什麼都吃

從昆蟲到爬行類動物、再到小型嚙齒動物、各種鳥類、其他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都是它們的囊中餐。

甚至連植物、人類的生活垃圾、寵物碗里的狗糧,它們都毫不介意。

有時間實在是嘴饞得可怕,它們還吃比自己個子小的同類。

圖:鬆口,不是說好的自己人嗎

除了捕食技術高超、胃口好以外,海蟾蜍還有一項能提升綜合戰鬥力的技能——有毒

海蟾蜍的蝌蚪與成體,都是含有劇毒的。

只要受到刺激,它們的被動技能就會全開,從腮腺中分泌毒液。

一隻成體蟾蜍的毒液,就足以毒死一個稍大的孩子了。

圖:蟾蜍腮腺分泌的乳白色毒液

其實這種毒素,在海蟾蜍的老家美洲是不太管用的。

只因當地的龐然大物如南美寬吻鱷大頭蛇等大boss都對此表示無所畏懼。

但到了澳洲,情況就不一樣了。

畢竟澳大利亞動物群可是在隔離狀態下,經歷了4億五千多萬年演化而來的。

因此這些土著對這種彷彿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海蟾蜍和它的毒素,是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的。

圖:蟾蜍吃蝙蝠

海蟾蜍就像職業玩家到了新手村,直接稱霸澳洲本土,分分鐘教那群所謂的頂級捕食者怎麼做人。

什麼狂蟒之災、史前巨鱷、鐵甲惡蜥、暗夜蝙蝠、萬年壽龜在海蟾蜍面前通通都是手下敗將。

自從海蟾蜍入侵澳洲,當地居民就經常能在岸邊看到被毒死的鱷魚、巨蟒和巨蜥屍體。

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它們大殺四方的方式——比它弱的都被它們生吞活剝了,而想吃它的都被它毒死了。

幾乎與它們正面交鋒的動物,都沒能僥倖活下去。

圖:澳洲爬行類動物goanna,曾嘗試消化海蟾蜍——卒

除了劇毒無比外,它們在澳洲的繁殖能力也遠超科學家們的想像。

澳洲本土的青蛙,一生只產卵1千到2千個。

然而甘蔗蟾蜍的一次就能隨便產下3-5萬個卵,一生產卵次數還多達15次。

它們每一次誕下的成千上萬顆卵,鋪在水中就足足有20米長

重要的是,這些卵能發育成蟾蜍的幾率,也比其他兩棲類動物高。

畢竟它們從卵變成蝌蚪不過3天,而從蝌蚪變成蟾蜍也才4天。

能吃、能生、又沒有天敵,海蟾蜍是愛死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了。

幾年時間內,它們就由當初的102隻蟾蜍變成了數百萬隻。

圖:1940-1980年甘蔗蟾蜍的擴散圖

幾十年過去了,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已完全淪陷。

專家在2000年就推測,整個澳洲已有超過15億只海蟾蜍。

現在,它們仍在以每年60公里的遷徙速度沿海岸線蔓延。

而蟾蜍們所到之處必大殺四方,許多野生動物種群都嚴重下跌,特別是爬行類動物。

其中共有75種鱷魚和淡水烏龜,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

例如一種叫Argus monitor的巨蜥,在海蟾蜍入侵後,數量就整整下降了90%。

圖:Argus monitor種群數量,2013年紅色區域(金伯利地區)甘蔗蟾蜍還未能入侵

澳洲人們想起當初這102隻被遺棄的海蟾蜍,腸子必然是悔青的。

幡然醒悟,他們才終於拿起身邊的武器與其抗爭。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澳洲政府就啟動了根除海蟾蜍的計劃,想徹底消滅這一禍害。

在所有人都吶喊著要吃掉所有入侵物種的中國,確實難以想像澳大利亞人民的水深火熱。

但你只要想像一下雨季來臨,滿公路、滿院子都爬滿的蟾蜍,估計是人都會崩潰。

且又因它們致命的毒液,不但是寵物狗就連不懂事的小孩子都有中毒的危險。

很快,一場浩浩蕩蕩的全民蟾蜍大屠殺行動就開始了。

市民們用網球拍、高爾夫球棍、鐵鏟等各種方式,儘可能殺死更多的蟾蜍。

有時候夜裡一起出征,甚至還成了家庭或朋友間的消遣活動。

而為了更好的殺死蟾蜍,澳洲還生產了一種點22口徑的獵蛤專用步槍子彈,小而精準。

不是誇張,1996年的一次大規模蟾蜍屠殺後,澳洲人民就一次性回購了達60多萬件自動武器。

除了獵殺外,土澳人民也用智慧將這些蟾蜍屍體變廢為寶。

如用蟾蜍皮做成錢包、手鐲、書籤、皮帶等各種商品。

而且在上個世紀,蟾蜍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驗孕

如果將懷孕婦女的尿液注入雄蟾蜍的淋巴囊內,一到三小時內它們的尿液中就會含有精子。

當時,這個方法還曾佔領過主流市場呢。

圖:土澳特產,眼神犀利的蟾蜍領結和零錢包

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海蟾蜍彷彿永遠殺不完,雨季一臨又滿地都是。

除了居民們的群策群力外,科學家這邊也沒停止過研究。

他們曾苦苦尋找能讓蟾蜍生病的病毒、細菌或寄生蟲,但都沒有成功。

畢竟最成功的案例,能殺死澳洲99%野兔的病毒,還是在某個地區的兔子突發流行病後才意外發現的。

圖:澳洲曾經泛濫的野兔

也有些人想釋放不育雄性,讓他們與雌性交配使下一代數量減少。

但除非釋放比現在整個種群數量還多的雄蟾蜍,不然這個方法也不靠譜。

鑒於這種種失敗,環保學者彷彿已經絕望,並開始了佛系防治

它們蟾蜍想生就生吧,我們只要訓練本地的野生動物避開它們,不捕食蟾蜍就是了。

圖:蟾蜍香腸

他們捕捉大量蟾蜍,然後將其剁成肉醬做成特殊的蟾蜍香腸,再投到野外餵養野生動物。

吃下這些有蟾蜍氣味的香腸後,動物就會發生嘔吐等不良反應,但是又不至於死亡。

科學家希望這些捕食者能長點記性,下次聞到這個味道就趕緊開溜。

這大概是目前拯救這些飽受蟾蜍毒害的野生動物,唯一有效的辦法了。

或許現在的佛系養蛙,也是一個道理。

先用手機遊戲讓美少女們體會一下為人父母的焦慮。

這樣日後面對那親生的「龜兒子」,就有抵抗力了。

*參考資料

Stanley Coren.Are Some Dogs Getting Addicted to Hallucinogens?.2013.12.18

lan Frazier.Frogpocalypse Now.Outside Magazine.2017.03.23

Mark Lewis.《Cane Toads:The Conquest》.2010.05

Erin Parke.Cane toad sausages on the menu for Kimberley wildlife in taste aversion project.ABC NEWS.2016.11.15


推薦閱讀:

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中發現的猥實蒼耳危害很大嗎?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生物入侵,但是古代引進的番薯、西瓜、玉米之類的作物都不算生物入侵?
巴西龜——家庭寵物與不速之客
中國的物種入侵到國外的例子有哪些?
生物入侵是否包括微生物?

TAG:生物入侵 | 致幻剂违法 | 蟾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