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下降儘早選配助聽器,別離開有聲的世界太久
我們正常聽力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長時間的聽不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但我們身邊不乏有聽力下降的人存在,所以我們應該都體驗過與聽力下降人士交流的過程其實不容易,一旦出現聽力下降,對於言語的感知就非常有限了,在這其中,老年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
很多老年人對於聽力下降的態度都是再等等,等到聆聽實在很困難了再去干預,去選擇助聽器。其實,對於老年聽力下降者來講,早干預除了使聽力儘可能維持在現有水平不下降或延緩下降時間,更重要的是防止其言語解析度的繼續下降。聽力下降不僅會造成生活的不便利,還會讓人們更加孤獨,給心理造成創傷,而且還會導致反應遲鈍、智力衰退。殊不知,人體所有的器官都有一個特點,叫「用進廢退」,意思就是一個器官或某種功能,越是經常使用或鍛煉,其功能越好,如若經常不用或得不到鍛煉,則其功能將衰退,聽力也具有這個特點。
中國有老年痴呆患者500萬人之多,佔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問題外,近期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的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是聽力損失!
助聽器是聽力障礙者使用的輔具,用來補足聽力損傷所造成的缺陷。廣義上講凡能有效地把聲音傳入耳朵的各種裝置都可以看作為助聽器,狹義上講助聽器是一個電聲放大器,通過它將聲音放大,使聾人聽到了原來聽不清楚、聽不到的聲音。但我們對助聽器也要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它可達不到正常聽力人們的水平,就更別說順風耳啦。
助聽器工作的其原理是:聲信號經過麥克風處理轉換成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入人耳。所以,助聽器的主要組成有: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程序控制按鈕等。
佩戴助聽器是聽力康復的第一步,佩戴助聽器聽到聲音的初期也許會感到不習慣,不自然。據調查,要使人的大腦重新適應通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一般要花幾周的時間,需要耐心且多加練習。(諸如四周康復計劃等,我們在以前的文章已經介紹過多次,在這裡就不作贅述了)
大多數聽覺受損的人都需要學習從使用助聽器中獲得益處及樂趣,至於需要多久,則因人而異,同時亦要視很多因素而定,例如:年齡、身體狀況、聽覺受損的程度及時間。當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恢復聽覺的決心。學習恢復聽覺跟學習一項新的運動差不多,都是需要耐心及練習,同時更要對恢復聽力程度有合理的期望。換言之,不要期望在開啟助聽器後,便能恢復百分之百的聽力,你需要給自己一點點的時間來重建你的聽覺記憶,同時也要習慣佩戴助聽器。
推薦閱讀:
※做了人工耳蝸以後,相比只戴助聽器,能聽到什麼?
※先天性耳聾寶寶三個月可以佩戴助聽器嗎?
※帶耳蝸的聾人找工作需要揚長避短嗎?
TAG:人工耳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