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九將盡,又一波寒潮來襲 (雜文)

又一波寒潮來襲,但這可能是丁酉雞年的最後一波了。這一波過去,四九天就結束了。上一波在二九和三九交替的時候,在鄭州下了不算小的雪。

據說,這波寒潮為北京帶來了2018年的第一場雪。帝都當然也喜歡雪,這雪不能人造,還得靠老天施捨,有時候人定不能勝天。

其實昨天寒潮就來了。趕在禮拜天,回老家看望父母。八十歲的父親,自從股骨頭斷了不能再接之後的大半年裡,身體每況愈下,時好時壞。母親手裡有電話,我最怕這個電話,生怕父親有個突然的閃失,叫人措手不及。大前天,母親來電,說佝僂著背的父親止不住流口水,或者是酸水,樣子不好受。隔了一天,我買了葯就回家了。看見父親,他說沒事,已經好了。那一刻,他在床上,靠棉被取暖。我看見的一剎那,父親的精神狀態並不好,似乎在混沌中。

我知道新的一波寒潮來襲。又趕在實凍臘月,越近年關,也都越忙。再加上該換衣服了,於是,決定抱起父親去洗個澡。好久沒洗澡了,父親身上已經有了異味。只不過,我就像聞見自己身上的汗味一樣,沒太計較。

父親已經瘦的剩下六七十斤,抱起他並不費力。在澡池裡泡,在蒸房裡蒸,搓背,淋浴,洗腳,洗頭,看得出父親很享受,精神狀態好了許多。回到家,我又為他理了發。理髮是第一次。先前都是妹妹在做。忙乎了兩個多小時,感覺收穫滿滿。俗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這裡的遺憾還是盡量避免了吧。抓住機會,能做的盡量做,做好,這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我給父親說,看見四九的尾巴,又要很冷幾天了,一定要堅持住,挺住,不能生病,不能服軟,過了這一關,就是春天了。春天一來,就可以脫掉棉衣,騎上小三輪,自己去地里看看轉轉,新的一年就又開始了。

春天,充滿希望。誰不熱愛春天?

掐著指頭,自己已經踏入五十歲的門檻。這曾經是一個不敢想的年齡。到了五十歲才發現,看世界,看人生,看生活,並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生活當然沉重,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鹽醬醋茶,弄得人不敢胡來半步。普羅大眾,在保命狀態下活著的人佔據絕大多數。詩和遠方,根本就是個夢。有的人也許一輩子也夢不到。所以在最基本的層面,就是吃飽穿暖有房子有車子即可,物質第一,這不庸俗,你要迴避就是虛偽,會被餓死的。

統治這個世界,大約是要明白絕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的。吃穿住行,只要有了基本保障,活著就跟豬狗差不多。莫言就曾說,像狗一樣活著。打開微信圈,那些帶色段子,那些短視頻,無不打上基本活命的烙印。睜開眼,哦,還能喘氣,下床覓食吧。然後,太陽落山,洗洗睡吧。

寒來暑往,日出日落,千百年來概莫能外。

然而,生命如此,生活卻在變化,作為群居動物,每個人的社會屬性也是標配。這個屬性里的負擔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大有大的意義,小有小的價值。比如,人固有一死,有的人重於泰山,有的人輕於鴻毛。孰重孰輕?在筆者看來,這就是對於社會進步所起到的作用而言了。

在《憲法》里,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這是人具有社會屬性的基本表現,也是人權的內容之一。為了實現這些權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謂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粉身碎骨。人之異於畜類,這一點就是根本區別。

2003年9月15日,北大教授錢理群退休後參加一次「歐洲浪漫之旅」,在前往雅典的飛機上,他發現了一位讓我們羞愧難言的女性。這位女性叫李蘊輝(原名鄒世敏),是蘭州醫學院退休醫生和教授。她是一位女右派。但是,真難以相信,她原是能逃過這一難的,她可以說是主動地當上了右派;但她又一輩子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右派!卻因此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她始終明白,只要自己乖巧一點,多譴責自己,多感恩戴德,表示投降,她就會得到「寬大處理」,獲得她和懷裡的孩子最急需的生存條件。但她更知道,這樣的自我背叛,將使她的心靈終生不得安寧。她在幾十年後這樣說:「我自幼讀過文天祥的《正氣歌》、岳飛的《滿江紅》,以及《蘇武牧羊》,那種人格魅力與氣貫長虹的浩然正氣已沁入我的骨髓,說不出違心的話,做不出言行不一的事情」。她只能做這樣的選擇。

在她面前,錢先生認為這又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最可貴的精神與品格是「不肯苟同」,這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缺乏的。——這樣的凡事苟且的國民性如何形成,它的歷史文化與現實根源,都很值得研究。這其實正是種種惡行在中國一直暢行無阻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民族災難要從民族精神上尋找原因。正是可以這樣提出問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這個女人這樣,絕不苟且,守住底線,我們民族還會這樣嗎?因此,這位因不肯苟且而自踏死地、慘遭種種不幸的女人的悲劇,正是我們民族的悲劇。每一個因苟且而獲得了種種利益的人們,包括我自己,都應該在這位女性面前感到羞愧與內疚。而我們早已失去「知恥」之心了。

是的,活著,糊口的本錢不是很大,「一簞食,一瓢飲」足矣。但是,活著還需要自由、尊嚴,需要形而上的內容,需要陽春白雪,甚至需要鬥爭和革命。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綿延不絕的革命史。正如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自由和尊嚴,不會從天而降。當然,民主和法治也不會。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追求美好,追求天賦人權,這可是殊途同歸的共同愛好。換句話說,這世界是存在普世價值的。追求普世價值,何錯之有?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此利非彼利,利者,價值也。捨生而取義,千百年來口口相傳,也在啟迪我們,義薄雲天方顯英雄本色。「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固然可嘉可期,但「不忘初心」,立足當下,放在普世觀的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畫出自己的軌跡,更為難能可貴。

——望望窗外,灰濛濛的,我知道,寒流真的來了。我惟願,父親大人能夠抗住這股嚴寒,春天不遠了,百花盛開的芳香,彷彿撲面而來。

寫於2018年1月22日


推薦閱讀:

TAG: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