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tab向前走,但不必急著與過去揮手告別

COVtab演講志願者

李若竹(2015級本科生)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第十八屆(2017)「飛航杯」大學生科技節

之「華工杯」演講風采大賽二等獎獲得者

保有對文字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一蓑煙雨任平生

COVtab向前走,但不必急著與過去揮手告別

大家好,我是漢語言文學1502班的李若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當你經歷過苦難之後:向前走,但不必急著與過去揮手告別!

我一直很羨慕這樣一些人,他們在某個場合或主動或被動地講述著自己並不美好的過往經歷,但淺笑嫣然,彷彿故事的主人公並不是他們自己。我羨慕他們,是因為他們讓我知道了,所謂「涅槃」,其實是在經歷過那些痛苦過往對身心的錘鍊之後,依然能夠平靜、坦然地正視苦難。

我始終認為,苦難就是苦難,無論其大小、多寡,它給當事人帶來的副作用都遠遠大於其正面意義,一旦經歷過苦難,那些過往的不堪的回憶就好像一條橫亘在記憶中的毒蛇,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想也不敢去觸碰它。

但是在不久之前,我偶然間看到了一部在2016年奧斯卡電影節上獲得了四項大獎提名的電影,它讓我開始反思,我們「不畏將來」,就一定要「不念過往」嗎?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房間》這部電影。電影中所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故事的女主角在17歲時被鄰居大叔所騙,囚禁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長達七年之久,並在此期間因為遭受性侵生下了兒子傑克,隨著男孩的不斷長大,這位母親終於決定帶著他逃離這個房間。經過一系列的策劃,母子倆終於逃出牢籠,重見天日。

但這個故事並不是一個女版的《越獄》或《肖申克的救贖》,當母子倆的逃亡成功時,整個故事其實也才剛剛開始。在逃離了有形的監禁後,又該如何逃離無形的、因創傷所導致的心靈上的監禁,該如何在社會群體中繼續生活下去呢?對於這些問題,故事的女主角並沒有答案,於是她選擇了自殺。

https://www.zhihu.com/video/939064983552745472

就像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一文中對出走的娜拉未來的人生做出了質疑,經歷過苦難的我們大概都會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逃離一個具體的苦難事件並非意味著所有問題的徹底解決,苦難對我們的影響將會在日後的生活中隨時隨地地顯露出來。這些影響,有經受過苦難之後激發出的我們心底潛藏的能力與品格,同時也必然有經受過苦難後的恐懼、敏感、如履薄冰。

而漫長的時間會告訴我們,在這些痛苦的經歷變成過去之後,你哭或者尖叫都毫無作用,你刻意想要忘記的事情最終也只會在某一特定時間如洪水決堤一般席捲而來,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思考、沉澱,努力讓這些苦難內化為我們自己的閱歷。只有當這些經歷化作幫助我們不斷改善和完善自我的內在動力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穿越了苦難,到達成功的彼岸,才可能和過往的經歷達成和解,而不是強迫自己與之揮手告別。

在影片中,外婆曾對傑克說:「沒有人可以獨自堅強,我們都是互相幫助,讓彼此堅強而有力量。」

當我們回想那些痛苦的過往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的場景可能會是一片漆黑,只有你自己一個人站在曠野之中,孤立無援。但當我們沿著苦難的回憶繼續往前走,我們一定會看到在你從過往走向現在的路途上,還有許多願意為你雪中送炭的親人和朋友。而這種幸福感,正是因為有這些曾經痛苦的經歷促使我們反思幸福,讓我們學會經營幸福,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美好。

故事的結尾,傑克再次要求恢復健康的母親帶他回到當初囚禁他們的小屋,他們望著不知為何已經是空蕩蕩了的房間,發自內心地跟屋子說了一聲再見,就像經歷過對痛苦思考的我們,終於可以帶著記憶而非負擔走向新的生活。

成長有很多條途徑,如果可以選擇,我依然不希望經受這些近乎事故的故事來幫助我迅速成長,但既然我們已經被命運選中,倒也不必急著和過往揮手告別,劃清界限。

學著接受苦難,思考苦難,再行出發,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浴火涅槃!

COVtab

感謝李若竹的思考與演講,經歷過去並且溫情地包容不完美的過去,我們的今天一定會更心安、更堅定!

李若竹說,選擇參加此次「華工杯」演講比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涅槃」這一主題的心怡,畢竟自己也曾長期為那些堪稱不幸的經歷所縛。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里,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過或大或小的苦難經歷,但苦難於我們而言是「飛蛾撲火」還是「鳳凰涅槃」,卻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常常將一個人堅韌的品格歸結於他過往的經歷,但仔細想想,不同的人在相似的處境下往往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所以支撐我們突破重重阻礙的,也許只是與生俱來卻尚未被激發出的品格。

而許多過往經歷,其實是難以啟齒的,總會擔心一旦傾訴這些過往,便會被旁人另眼相看、日漸疏離。

所幸,有人對我說,雖然有不算美好的經歷與回憶,但生活予你更多的定是愛與溫暖,正是那些潤物無聲的溫暖,讓你成長為一個能夠給別人帶來溫暖的人,你明媚了他人的生活,也有足夠的力量去明媚記憶里的寒冬。

李若竹對過往的態度,讓我們想到孔子說過的一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夫子是說,自己年少時社會地位低下而且貧窮,所以學過做過很多鄙陋粗俗的生活技藝,經歷過很多被人看不起的艱難困苦,但這種低賤的生活、艱難的磨礪,對於君子的成長來說是多了嗎?其實不多啊!

站在今天,我們都是從昨天走過來,都有揮之不去的過往故事,青春的成長猶若「否定之否定規律」,對於過往我們要學會「揚棄」,因為從昨天到今天,本就是自我的革新,也就是成長的涅槃。

我們大多時候都是堅持著向前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COVtab對Alen講過,明天是什麼?未來是什麼?是認真、努力和堅持的今天所折射出的明天!而今天不正好是昨天的明天嗎?

如何對待自己的當下,就當如何對待自己的過往,我們無法拋棄過去,青春的成長就是在繼承過去中不斷革新自己!


推薦閱讀:

COVtab致我未來的孩子
譯 | 成功人士,20來歲時擁有這6個共同點
為什麼轉專業要學好原專業?
COVtab大變局時代下的一些思考
五四運動中青年的訴求和運動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TAG:演讲 | 文化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