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無恩論」提出的100年後,我們如何做父母?
1919年《新青年》月刊上,發表了一篇魯迅的文章《我們怎樣做父親》。
在100年前,為了「研究怎樣改革家庭」,在父權的大背景下,他寫出了這篇文章,提出了在當時,甚至在現在都讓很多人覺得驚世駭俗的「父母無恩論」。
他說,「依據生物界的現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續這生命;三,要發展這生命(就是進化)。生物都這樣做,父親也就是這樣做。」
「既是生物,第一要緊的自然是生命。因為生物之所以為生物,全在有這生命,否則失了生物的意義。生物為保存生命起見,具有種種本能,最顯著的是食慾。因有食慾才攝取食物,因有食物才發生溫熱,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老衰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又有一種本能,便是性慾。因性慾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發生苗裔,繼續了生命。所以食慾是保存自己,保存現在生命的事;性慾是保存後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飲食並非罪惡,並非不凈;性交也就並非罪惡,並非不凈。飲食的結果,養活了自己,對於自己沒有恩;性交的結果,生出子女,對於子女當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後後,都向生命的長途走去,僅有先後的不同,分不出誰受誰的恩典。」
「父子間沒有什麼恩」這一個斷語,實是招致「聖人之徒」面紅耳赤的一大原因。他們的誤點,便在長者本位與利己思想,權力思想很重,義務思想和責任心卻很輕。以為父子關係,只須「父兮生我(語見《詩經·小雅·蓼莪》)」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應為長者所有。尤其墮落的,是因此責望報償,以為幼者的全部,理該做長者的犧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卻件件與這要求反對,我們從古以來,逆天行事,於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縮,社會的進步,也就跟著停頓。
自然界的安排,雖不免也有缺點,但結合長幼的方法,卻並無錯誤。他並不用「恩」,卻給予生物以一種天性,我們稱他為「愛」。動物界中除了生子數目太多一一愛不周到的如魚類之外,總是摯愛他的幼子,不但絕無利益心情,甚或至於犧牲了自己,讓他的將來的生命,去上那發展的長途。
人類也不外此,歐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為本位,便是最合於這生物學的真理的辦法。便在中國,只要心思純白,未曾經過「聖人之徒」作踐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發現這一種天性。例如一個村婦哺乳嬰兒的時候,決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個農夫取妻的時候,也決不以為將要放債。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愛,願他生存;更進一步的,便還要願他比自己更好,就是進化。這離絕了交換關係利害關係的愛,便是人倫的索子,便是所謂「綱」。倘如舊說,抹殺了「愛」,一味說「恩」,又因此責望報償,那便不但敗壞了父子間的道德,而且也大反於做父母的實際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種子。
魯迅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我安利他不知道多少次了。年少時尚且因為他的文字多寫於100年以前,看不懂也欣賞不了,年紀越大,越覺得魯迅真是光芒萬丈,值得反覆誦讀。
提到做父母,近期上映的《無問西東》中,富家子沈光耀的媽媽,為了勸誡兒子在戰亂中保留性命,對他說:「你不遠千里來讀書,我和你父親都沒有阻止,因為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本就是人生的樂趣。我們希望你享受到生命的快樂,將來能找一個鐘意的女孩子共度一生。這也並不是要你為我們開枝散葉,而是想讓你體會到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有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
我覺得這句話是整個電影的精華,這種體面、剋制和對孩子的尊重,是我們這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國家太難出現的珠光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效仿。
我們都曾經是兒女,現在已經做了父母,或者將要做父母,該如何面對另一個生命完全在自己手上的責任?大家都是頭一回,我們要做點什麼呢?我自己認為,有幾點最重要:尊重、敬畏、好學、勤勉。
尊重是尊重自己
決定生一個孩子,遠比決定考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在哪個城市、找什麼伴侶更為重要,這些事都還有退出重啟的可能,但生育沒有,一次決策,影響你和它的終生,說這是人生最重大的選擇也不為過,你準備好了沒有?
生育這種神秘力量,是我們原始人祖先在洞穴里就開始崇拜、歌頌的偉大能力,人類文明無論從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點燃,都經歷過母系社會,經歷過對女性和女性生殖器的崇拜階段。
我們人類的胎兒太大了,孕育和養育周期又太長了,這種神秘力量給你帶來後代,也在極大地反噬母體,它損耗你的一切:牙齒、骨骼、毛髮、器官、皮膚、以及往後至少20多年的精力體力。如果你想要養好一個後代,所耗的時間只能更長,投入的精力體力金錢上不封頂。
而且你每一次懷孕、生育的損耗都比以往更大,一個現代女性,這一生做這些事是有上限的,算上墮胎次數,絕大部分女性應該在20-40歲的性成熟期應該只有3次機會。
在發起這個行動之前,你至少應該知道你將面臨什麼,做好物質和心理準備。古人都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要做一個茫茫然就踏入危險境地的人,你得到的只會有悔恨和痛苦。
敬畏是敬畏生命
我們每個人做小孩的時候都有過對痛苦的體驗吧?也許你現在記不清具體發生了什麼,但你至少要明確,「孩子是會痛苦的」。為人父母,讓你的孩子少一點痛苦是你的義務。
痛苦通常來自於不健康、不安全、不滿足,以及情感需求被漠視。
讓你的孩子儘可能地健康,首先要挑基因,你是女性,你肩負著淘汰基因的重任,你要選擇健康安全、基因良好的伴侶才能考慮生育,他應該健全、美觀、智商正常、性格平和、無傳染病、無重大的家族遺傳病史。其次你要給孩子足夠的營養和飲食安全,照顧好它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不同的需求,關注它的成長。
安全通常指外部環境的安全,你是否給孩子提供了小範圍內的安全和踏實?無論大環境如何,你能不能做到保護它、關照它、守衛它、救助它?至少在它的監護期。
不滿足通常伴隨著情感需求被漠視的痛苦,大家都是普通人,不見得在每個環節都能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有時候也太忙太累沒有及時給它回應,讓它心靈受創。這方面我們總會有紕漏,但是否能記住,孩子有這樣的需求,當我們不能滿足它的時候,能否依舊給予愛和理解?能否請求它的理解?
好學是和它一起成長
我們中國的父母特別好面子,甚至到了為了面子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程度了。
我們要承認,人類一代比一代強,尤其是在科技快速迭代的今天,我們在信息的接納度和全面性上不如孩子,甚至在智商上也不如孩子,這事太正常了。
不要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種低級的話,靠經驗學習,是動物都會的技能;靠其他學習他人經驗並預見可能發生的事,才是人類的智慧。
有很多生養了孩子的朋友跟我說,小孩的成長有時候是很嚇人的,你不知道它從什麼渠道習得了技能,你甚至都想像不了它的進步速度,和孩子一起成長,是對父母的挑戰,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
你得去提前了解它的每一個階段可能發生什麼,對風險提前預判,並做好相應的規劃,你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因為陪伴一個生命成長真的是太複雜了。
勤勉是長久的自我剋制
記得「父母無恩論」,無論你是出於什麼目的繁殖,是你要繁殖,是你欠這個孩子的,你有義務關照它的健康成長,而不是它欠你。
很多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怨恨,認為孩子是他們的拖累,給他們帶來麻煩,造成了他們的負擔,我對這種人極其鄙視,他們非常低級。
這些無能又無知的人,既沒有提前做功課,做不好迎接生命降臨的準備,又在切實的麻煩面前狂躁,這種人禍害孩子,也禍害社會。
讓你的孩子不要太窮、不要吃沒必要的苦、不要惴惴不安擔心自己不被愛,不要剝奪它自己體驗人生的機會和權利,你要控制自己。
控制住那些想要凌駕於一個弱者之上的狂妄,控制住欺凌弱者的衝動,控制住自己的懶惰、倦怠、散漫,做一個有力量有尊重的人。
尊重你自己的基因,尊重你的後代,即便你生下它不是出於愛,面對它至少不要有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