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日食記」——饅頭:簡單但不簡約的美食!

饅頭,中國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通常北方人選擇饅頭作為主食,可是好像沒有幾個人可以說清饅頭的歷史,今天小蔥就和大家一起解密饅頭!

饅頭的歷史由來:

第一個說法:饅頭是三國的諸葛亮發明的。

饅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國時代。據《誠齋雜記》載「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

又據明朝郎瑛所撰《七修類移》說:「饅頭本名蠻頭。」當年諸葛亮親自率兵征伐割據於雲、貴一帶稱霸的孟獲,七擒七縱。

叛亂既平,凱旋迴師至瀘水時,忽然間狂風急浪,兵難以渡。當地人告訴諸葛亮,說是「猖神」興風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風浪。諸葛亮不忍用人頭來祭瀘水,便「偷換內容」而「遷就形式」,有了這樁機巧的發明創造以祭「鬼神」。

諸葛亮始創的饅頭,畢竟須夾入牛、羊肉餡,工序複雜且花費較多,後人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們俗稱的「饅頭」。而有餡的則被稱為「包子」。

第二個說法:饅頭原來是因為做了是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討伐他。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有毒。

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另一個辦法:用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因為稱「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饅頭的家常做法:

原料:麵粉5公斤,夾心肉500克,鹽15克,醬油25克,糖35克,麻油5克,料酒、蔥、味精適量。

具體步驟:

1、制餡:肉去皮洗凈,剁成肉末,先加入調料,後加300克水順一個方向攪拌,待肉吸水發脹後加入麻油拌和即成。

2、制麵糰:每公斤粉加4公斤清水,摻勻、揉透,直至麵糰光滑、有韌性為止。

3、包餡:台板上抹以油,把麵糰放在台板上搓成長條,每公斤粉團摘成120隻坯子,撳成中央略厚,邊緣較薄的圓皮,包入餡心,捏成包子形。

4、蒸制:逐個放入蒸格,用旺火、沸水蒸8分鐘左右,見包子呈玉色,底不粘手即熟。

饅頭髮展到今天,已經不只是簡答一個麵食,更是發展出了無數種吃法與做法,這也證明的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正是這一個看是小小的饅頭卻有著這麼深厚的歷史發展,充分說明,中華飲食文化之美!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饮食文化 | 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