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賭王之子何猷君《最強大腦》奪冠:精英式家教有多重要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

近日,賭王之子何猷君在《最強大腦》第五季的「數字華容道」項目和空間「想像力華容道」中,展現超強實力,以21秒的成績秒殺眾人獲得冠軍,讓大家直呼:「刷新了對富二代的看法」。

沒有人知道,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何猷君一直以來十分努力,尤其在學習上力爭第一。

他是出了名的學霸戰鬥機,從小就是數學競賽大獎收割機,以全A的成績考入麻省理工,畢業時是最年輕的金融碩士卻離家獨立創業。

縱觀賭王顯赫家族,不少子女的非凡成就都堪稱比自身背景更加耀眼。

四女兒何超瓊,賭王繼承人,2015年就以50億美元的身價成為香港當之無愧的女首富。

而另一位女兒何超賢是位雕塑家,曾於美國生活七年,以售賣自己的雕塑品為生,她全靠自己實力賺取一筆金錢,回港於蘭桂芳開設畫廊。

為什麼賭王的子女們不僅有錢有顏,還一個賽一個較勁似地努力?

何猷君給出的理由很硬氣:「因為我想讓世界知道,我可以用我的雙手達到一個正常麻省理工高材生也很難達到的目標,因為我就是我。」

賭王家的孩子們這種發自內心覺得我生下來就是要努力比別人強大的覺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說到底,這與家庭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 父母累積的財富給了他們躋身精英階層、接收優質教育的機會,但能夠堅持努力奮鬥,本質上靠的不是財富,而是教育。

何猷君不止一次當眾感謝父母的栽培和「放任」,才有他今天努力去實現個人理想和自由。

我們雖然沒有何猷君令人艷羨的人生履歷,但我們可以學習賭王的精英式家庭教育方法,不斷提升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培養出同樣優秀的孩子。

一、好好讀書,是第一要義

女兒何超蓮說:「爸爸對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好好讀書。」

在賭王何鴻燊心中,即使現在的家境優渥,一切皆會有變數,唯有憑藉自己的實力,才能應對未知的變化。

他在一次大學講演時說過,「我什麼都可以給你,唯一給不了你的就是學問。因為學問要靠自己去學、去問、去努力汲取。

這個教育理念,與一百年前民國才女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不謀而合。

據林徽因回憶,雖然她是所謂的庶出,母親與她只能待在簡陋的別院,兒時是聽著大堂里大太太與父親的歡聲笑語長大,非常自卑。

但是父親卻從來沒有低看她,他們父女之間的關係,正如徐志摩在《傷雙栝老人》中所說:「這父女不是尋常的父女」。

他們父女之間更像知己,曾有人珍藏著一封林長民1920年寫給林徽因的信。

信中說到他帶林徽因出國遊歷的原因是要女兒「觀覽諸國事物增長見識」,「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 一個人的精神成熟,少不了讀書。學會讀書,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對他的人生道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7安徽高考狀元接收採訪時說:

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不得不說,這種讀書改變命運思想的播種,更重要的是靠父母的言傳身教。

二、愛而不溺,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何猷君在家裡什麼都不缺,但他絲毫沒有「一切人都要為我服務」的想法。

媽媽梁安琪則欣慰地說,兒子從小到大都喜歡自己解決問題,要鼓勵,不需要獎勵,不需要稱讚得太多。

他發微博稱自己在上海租了一個僅5平米的房子就開始創業,在機場因為護照丟失無法入境。

他多次求助航空公司,但對方愛答不理,不予配合尋找,導致他和朋友在機場等了一夜。

他一邊調侃機場人員的粗心,一邊致敬每一個遭遇不公平的你,獨立解決問題不依賴父母的酷勁兒惹得無數吃瓜群眾點贊。

相比較李小璐出軌風波中媽媽的大包大攬:「只不過就是和朋友出去放鬆了一下」,真正的公主根本就沒有公主病。

娛樂圈超級奶爸黃磊,這些年最引以為豪的就是教育出來一個優秀的學霸女兒黃多多。

9歲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中的「小女孩」一角配音,10歲就能用英文寫劇本,12歲登上舞台亮相巴黎Bonpoint大秀。

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的懂事獨立,陳小春曾經評價,「我喜歡多多,她太懂事了,而且一點都不做作。」

在很多家庭,父母就是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颳風下雨都扛著,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讓孩子自己撐傘闖蕩世界。

黃磊卻說:

從小我就讓多多意識到,她不是什麼特別的小孩,所有的小孩在家裡都是特別的,大人都圍著小孩轉,但在社會上,誰都不是特別的。很多道理,我們大人懂,也要讓小孩懂。

他的觀點其實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公開場合表達的育兒觀一樣,就是:「給孩子自己所能給的一切,但決不讓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所以多多年紀小小就能照顧弟弟妹妹,並且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而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更是能力超凡,一手掌管著父親的商業帝國。

劉墉曾說:「你要想好,是培養一隻乖貓睡在你腿上,還是培育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人?人就得鴻鵠高翔,不墮青雲之志。」

三、學會放手,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大部分家長都喜歡幫孩子安排好一切,學習、工作、婚姻、生育,巴不得一輩子順風順水,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經歷挫折。

一方面包辦一切,一方面又責怪孩子沒出息,正應了那句話:「你剪了我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而在賭王這樣的大家族裡,你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業,前提只有一個:自己扛

畢業後,何猷君選擇創業,但項目是其家族鮮少涉足的科技領域,何鴻燊並不熟悉,他給何猷君的建議只是不要被騙。

但何猷君覺得,父母對孩子可以提供的最大幫助就是,放手讓你去做。

我很欣賞美劇《尼基塔》中Alex的父親的對女兒抗挫折的教育方式,他是俄羅斯商業帝國寡頭,富可敵國,女兒Alex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貴族。

有一次因為一樁生意慘敗,他帶著Alex去森林中散心、練習生火,Alex一邊聽音樂一邊撿樹枝,他走過來收走了她的耳機。

他問,我們現在生活遇到了一點小挫折,不如意,對嗎?

但是生活就是需要奮鬥,無論你過上了多麼安逸的生活,它總歸是虛無縹緲的,隨時都會被奪走。

你還在為我剛才拿走你的收音機而生氣嗎?

它會分散你的精力,會阻礙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 真正的精英式家教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不害怕父母的「權威」。

站在麻省理工,穿著Genius的外套他開心到飛起

四、深到骨子裡的自律

俞敏洪曾說,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完成的3大任務:

  • 培養孩子對知識熱愛的教育;
  • 孩子的品德人格教育;
  • 面對挫折失敗的能力教育。

但是精英式家教,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那就是深到骨子裡的自律。

何猷君把比爾蓋茨的話貼到ins上激勵自己:「我20歲到29歲期間,從未放過一天假」。

他經常在微博上發雞湯、曬自己擠地鐵、加班趕工的照片,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深刻:

When you』re sleeping,I』ll be working.

When you』re working,I』ll twice as hard.

當你在睡夢中時,我一直在工作。

當你在工作時,我已經付出了雙倍於你的努力。

典型的比你有錢還比你努力,而這種自律的品質遺傳自父親的硬派作風。

當初何鴻燊兜里揣著10塊港元到澳門創業,每天凌晨四點起來跑船,經歷過海嘯,海盜的搶劫,遭遇過日本兵的盤問,但好在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這份九死一生的工作讓他賺得了第一桶金,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穩坐澳門頂級豪門的賭王並沒有懈怠過一天,如此高齡的他,依然堅持散步鍛煉、讀書、喝早茶的習慣。

90多歲依然看起來精神矍鑠、開明健談,前段時間還受邀去大學演講。

深到骨子裡的自律包括兩個維度:慾望的控制遵守遊戲規則

達爾文曾說:人和動物本質區別就是對原始慾望的割捨。

當初李天一因涉嫌輪姦案被刑事拘留,最後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一個天才富二代淪落到十年牢獄之災。

事後被媒體披露,最根本的願意莫過於父母的寬容,對物質、權利的慾望把控不住,認為自己有特權感可以凌駕在一切社會規則之上,多行不義必自毖。

李雙江曾經大談育兒經,小時候李天一做了什麼出格的事:「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這樣的孩子藐視規則和權威,最終釀成終生大禍。

成人的行為模式來自早期的家庭教育,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各種準則出發,引導孩子形成對自身行為的自律。

國民岳父韓寒最近在微博發表了一篇《我所理解的教育》,他一本正經地說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吶喊:「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

學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應該感謝與遵循。

通過教育可以大概率改變命運和階層這個窗口期的時間不會很長,可能也就幾代人。

在這兩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維繫最大化的效率與公平。

幾代人後,社會的階級基本固化,只要沒有劇烈動蕩,改變命運就會變得更難了。

  • 你要突破自己的出身階層,就要付出遠遠比現在大得多的努力與運氣。

所以,即使是普通家庭出身,以精英式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孩子的好好讀書、抗挫折能力、獨立、自律的好習慣,將會受益終生。

作者簡介: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獅子座正能量辣媽,小清新文藝設計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註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何猷君碾壓眾學霸!最怕有顏有錢有家世的人比你還努力
怎麼才能嫁給何猷君!!?
《最強大腦》中的何猷君,葛佳慧,劉星圖等100名學霸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分別是什麼樣子的呢?好奇?
如何看待何猷君在最強大腦第五季第一期中的表現?
如何評價何猷君在《最強大腦》中的表現?

TAG:何猷君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