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頓團圓飯背後,都有一個堅持把家人聚在一起的廚子

畢業工作後,每年春節我都要回老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時間久了,我有些困惑,說不清這到底是習慣還是義務,但我從來沒有異議,也沒有更多的感覺。

直到兩年前妹妹嫁了人,事情開始有了變化。

餐桌上少了一雙筷子,碰杯時多了一陣恍惚,媽媽的廚藝很好,但吃起來總沒什麼滋味,卻又彷彿被蒙在鼓裡,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電影《飲食男女》劇照

無意間翻出李安的《飲食男女》,不禁有些豁然開朗。多年來,中國的家庭一直這樣搖擺,兩代人總是在依賴和離開之間徘徊,最後又總是頭也不回地奔向各自的未來,無一例外。

聽上去很讓人灰心,似乎骨肉親情不過一個花瓶,絲毫經不起考驗,就像電影里斷斷續續道破的:我們靠吃飯聯絡感情,各嘗各的味,各過各的日子。

但細想不就是這樣嗎?每個人都要離家出走的,早晚的事。

▲ 我們靠吃飯聯絡感情,各嘗各的味,各過各的日子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忙活一輩子,不過食色二字,想想也真氣人,可又沒法反駁。孔夫子這麼說,電影里老朱也這麼想。

燒了大半輩子的菜,卻突然失去了味覺,下廚總要看人臉色;喪妻十六年,養大三個女兒,但無一成家;與女兒的朋友擦出了火花,又沒有機會宣布,只能默默憋在心裡。

活到這個地步,廚房裡那幅「人間美味」簡直諷刺:「好滋味兒誰嘗過了?」

▲ 如鯁在喉,老朱失去了味覺

更無味的是,女兒們誤解了父親,也誤解了自己。她們猜不透父親的心事,以為父親依賴自己,都決心照顧他一輩子,最後卻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最後,在夜色朦朧的門口,老朱送她們一個個離開,不發一言,也不看她們的背影,不舍卻又釋然:互不委曲,這樣對大家都好。

畢竟,做人好比做菜,不必把所有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也不必等送走了女兒才想起自己。兩代人各有各的慾望,各有各的路,守著同一個屋檐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哪兒有什麼來日方長,何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顧右盼。

▲ 送走女兒後,老朱走向幸福,重拾對生活的味覺

話雖如此,但僵持了太久,中國很多家庭對邊界全無概念,還沒有這樣的自知之明。

雖然嘴上說著,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對於子女的事業和情感,父母總有指點不完的經驗;而對於父母的夙願和晚年,子女也總是半知半解又想當然。

吃飯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人們聚在餐桌旁,有時沉默不語,有時針鋒相對,任一桌飯菜心灰意冷。不再心心相印,兩代人總是後知後覺,才達成和解。

▲ 電影《飲食男女》劇照

我的姑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工作後在遙遠的惠州安了家,一開始她喋喋不休,覺得養兒並不能防老,到頭來一切還是要靠自己。

後來做了奶奶,她就忘了滿肚子的怨言,主動要求去帶孫子,順便給他們準備早晚飯,減輕他們的壓力。表哥習慣了姑媽在身邊,覺得母親這樣也會很快樂,就沒有拒絕。

起初,姑媽還挺起勁,可沒倆月就蔫了。白天家裡空空蕩蕩,出了門人生地不熟,找不到人聊天,也湊不齊麻將。有天晚上同桌吃飯,兒媳對姑媽的廚藝閑話了幾句,沒吃幾口就落了筷,開玩笑說姑媽把孩子帶野了。

姑媽恍然大悟:我在做什麼?我為自己做了什麼?沒多久,姑媽就坐火車回了老家,對小兒子未了的婚事也少了幾分擔憂,守著家門口的幾畝田,和姑父過起了勞碌安心的日子。

惠州與老家相隔千里,但我想,就算同在一個村,那也是另一個世界了。某種意義上,結婚好比出家,離開原來的家庭,從此就有了邊界,不再瓜葛。

新的家庭是一個獨立的王國,關係可以一如既往地親密,柴米油鹽也可以一起分享,但酸甜苦辣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去品嘗。

▲ 電影《飲食男女》劇照

大學有個朋友,他是獨生子,長得桀驁不馴,卻對父母百依百順。他自以為對生活沒有想法,父母怎麼說就怎麼做,於是讀了研究生,做了公務員,又結了婚,離開了那個無比依賴的家庭,每天早出晚歸,徒有一身疲憊。

後來有一天,他猛然覺醒,辭掉工作,扛起吉他有街竄巷。父母聽說後連夜趕來,指著他大罵不孝,他罕見地頂撞了幾句,帶著和年齡極不相稱的幼稚揚長而去,不再聯絡。

三年後,彼此終於找到一個機會,三個人帶著不同而相同的心情,在老家的雪夜中,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吃了一頓年夜飯,聊了整整一夜。兩代人盡釋前嫌,元宵後各自離開。

我猜我和他一樣,對未來沒有太多的嚮往,但面對父母時軟時硬的要求,我還不打算委曲求全。家庭生活不應該是一場戰爭,沒有必要等到兩敗俱傷,才想到握手言和。

家庭是一粒種子,遠行才能枝繁葉茂、茁壯成長。能聚在一起吃飯,已是不淺的緣分,相聚離開本就是生活的滋味。明白這一點,多年後回想起來,或許還能笑臉相迎。

所有的相聚都是一場幸運,因為來之不易,更要努力珍惜。轉眼又是年底了,記得帶上一份心意,和家人在一起,享受每一頓充滿年味的家宴。

推薦閱讀:

TAG:年夜饭 | 家庭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