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怎麼解釋「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output 往往比 input 更難?


1.表象操作(紙上得來)比同樣內容的行為操作(躬行)激活更少的腦區。

2.「紙上得來」可以看作是陳述性知識的獲得和有意識加工,而程序性行為涉及更多的無意識自動過程。一種理論認為很多自動化過程需要大腦神經元用分散式群編碼的方式進行信息加工,而非特異化的編碼方式。既然在細胞水平的生理過程上兩者之間存在差異,那麼自然不能等而視之。

3.這句話隱藏了一個觀點,認為「紙上得來」的input在先,而「躬行」的output在後,但其實也存在「躬行」的input在先,而「紙上得來」的output在後的情況。這可能才是output為何讓你感覺更難的原因,事實可能是從「紙上得來」到「躬行」的轉化過程本身就很難,而非「躬行」比「紙上得來」難。也許無論從「紙上得來」到「躬行」,還是從「躬行」到「紙上得來」,都很難,因為其神經機制不相通,而你無視了從「躬行」到「紙上得來」的這種情況。真要做實驗驗證你題目中的假設,這一額外變數必須被控制。

認知神經科學初學者的一點淺見。


一個是判別模型,一個是生成模型


我現在隨便給你一個實義詞,比如說「貓」,你能想起什麼?

看上去毛茸茸的,摸起來也是,吸起來也是,吸得時候還會不情願地喵喵叫。一個實義詞「貓」能喚起你的生動記憶,是因為有各種感官輸入做支撐。同樣,紙上的文字文章東西終究是以現實的感官輸入為支撐的,想真正認識文字所描述的東西,還是要讓自己的感官實實在在地體驗一把,而不是停留在文字的間接描述。


不用神經科學 代碼類比就行

你不運行一下(躬行)你怎麼知道你寫的代碼(紙上得來)有沒有bug?


1.輸出的過程在執行和輸入過程幾乎相同的心理操作的同時,還需執行其他大量心理操作。2.客體到表象,主體很少自己抽自己;表象到客體,現實會打臉。


推薦閱讀:

TAG:神經科學 | 認知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