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寺

我們村裡原有一座古寺,名同安寺,相傳始建於唐,民國時最為鼎盛,有一百零八個和尚,解放後,在一九五八年,為響應毛主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口號,被村裡一群不敬鬼神、不信佛道的年輕小伙給搗毀了,大概在二十年前又重建了,只是規模小了很多。

同安寺附近幾個村子裡的人大都姓周,我們這一支周姓是明末從江西遷過來的,最初的先祖是四兄弟還是兩兄弟,我記不清了。只記得小時候附近幾個村子一起「唱太公」來祭祀這幾位先祖。「唱太公」是我們那盛行的一種各個姓氏祭祀先祖的迷信活動,那些先祖們已經沾染了神話色彩,飛檐走壁穿牆入地無所不能,甚至成了各個姓氏的神祇,「唱太公」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有很多儀式,很多東西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道士作法之後,先祖就會附體到某個人身上,這時,被附體的人,會暫時失去知覺,再次覺醒後就真的有特異功能了,比如說,附體到幼童身上,這個幼童馬上可以讀書寫字,說出很多原本他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事。附體到成人身上,這個成人可以吃玻璃、握燒紅的鐵鏈,真的是刀槍不入了,而這些人,就是我們村裡的人,一旦離開附體,就失去了特異功能。正是因為這種神奇,讓村裡人覺得先祖真的很靈驗,所以經常會「唱太公」來預測吉凶禍福,不過最近十多年見的少了。我們周姓這幾個先祖,從江西遷來後就聚族而居,一家一姓經過代代繁衍生息,已經發展到上萬人了,定期會修族譜,修族譜在我們那也是各個姓氏都搞的活動,頗有聲勢。

同安寺始建於唐的說法似乎並不可靠,具體的年月只怕無法考證了。據我的所知和猜測,大概是建於清初。因為這附近幾個村子都是周姓,而我們周姓明末才遷過來,這是有族譜可查的,我想須周姓繁衍到一定數量,才有可能供養起一座寺廟,最重要的是我在同安寺重建的時候,見過從土裡挖出來的石碑,依稀可見上面有康熙、雍正多少年的字樣。聽老一輩人講,同安寺在民國時可是遠近聞名的大寺廟,佔地百十畝,和尚百零八,香火鼎盛,解放後沒多久就給完全搗毀了,幾米高的佛像打得粉碎,據說佛像里還有很多巨大的靈蛇盤踞,寺廟累計的大量的茶葉、香油全部充公。在我出生後到十歲,聽大人們講了很多關於同安寺的故事,同安寺原來的摸樣,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有印象,在我小的時候,同安寺的原址已被改成我們村的小學,後來由於幾個村合作辦學,這所小學也廢棄了,只留下空空的教學樓,我們一群小孩子經常去那棟樓里玩泥巴,用泥巴打仗,或者偷些紅薯,去那裡面燒火烤著吃。同安寺前面還有一方池塘,大小上畝了,小時候水還比較乾淨,村裡人都在裡面洗衣服,我們一群小孩到了夏天,天天泡在這池塘裡面洗澡,直到天黑才意猶未盡的回家,那時候,奶奶怕我們三兄弟洗澡出事,經常拿跟棍子守在池塘邊,有時我們實在不聽話,奶奶就會在我們上岸的時候,作出要打的姿勢,我們三兄弟就光著屁股,一溜煙的跑回家去了,那都是我十歲以前的事了,後來這池塘里的水,越來越臟,而且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就開始去河裡洗澡了。我們一群夥伴在同安寺塘洗澡的時候,好多人在裡面摸到過民國銀元,都是同安寺被毀的時候,跟著瓦礫一起扔到池塘里的。

在我差不多十歲的時候,同安寺重修了,耐人尋味的是,熱心重修的人,正是當年搗毀同安寺出力最多的人,只是當年他們正是意氣風發,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的年輕人,而現在垂垂老矣,命運真的是展示了足夠辛辣的諷刺。修寺廟需要大筆費用,遠近各家都須出些錢,再到外地募捐,籌了足夠的款子,就把同安寺給修起來了。但遠遠不足以與過去的規模媲美,只有左右並排兩間佛堂,一間供著佛家神祇,如佛祖、觀音菩薩、十八羅漢,一間供著道教神祇聖帝。聖帝是火神祝融,就是南嶽衡山上的那個聖帝,我們那一塊地方,歸聖帝管著,那棟廢棄的小學教學樓就改成了和尚的住處,就兩三個和尚入駐,有時候一個,有時候一個沒有。因為同安寺重修後,香火不太旺了,連一個和尚都供養不起,另一個原因是功德箱里的錢,被村裡人把持了,和尚拿不到,只靠著抽籤那點收入,真是難以為繼,近幾年改革了,和尚足夠生活,才漸漸有了幾個和尚穩定的駐在寺里。寺廟裡晨鐘暮鼓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傍晚和清晨,就會聽到敲鐘敲鼓的聲音,小時候我們一群小孩不懂事,不懂得敬畏,經常大白天跑去寺里敲鼓敲鐘敲木魚,亂打一氣,爬到佛像上玩耍,還躲在寺里玩牌,玩遊戲,這時,寺里的和尚就會大怒而出,來驅趕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大不敬的事我們是不敢再做了。每年有那麼幾天是菩薩生日,這時的香火就旺了,幾乎各家各戶都要去寺里燒香拜佛拜神,還有遠道而來的虔誠香客,他們有穿著特定的服裝,有著特定的儀式。碰到這樣的日子,我們一幫小孩子可高興了,因為人多路遠,寺廟中午會準備素菜,也有葷菜,到寺廟吃飯是需要買票的,我們一幫小孩子就去偷吃,直接用手抓著吃,我現在還記得吃過一次特別好吃的肉皮,還有我們會去偷上香的貢品,有蘋果、橘子和糖果,還偷蠟燭,偷鞭炮,偷了就跑,寺里的和尚拿我們沒辦法。等我再長大一點,上初中的時候,就不敢去寺廟裡放肆了,近幾年回家,如果要進同安寺,都會虔誠的拜一拜。

中國的宗教或迷信有它的特色,先秦以前就有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再到後來東漢形成的道教、外傳的佛教,就連儒家也被很多海內外學者,認為是一種宗教,我在農村見過五花八門的神祇,有各類菩薩、聖帝、龍王、廟王、灶王、土地公、先祖等等,甚至連山上的巨石都被賦予了神性,有人祭拜。在我小的時候,常常能見到很多集體的迷信活動,近幾年越來越少,因為年輕人似乎很少願意參與了,而老一輩人逐漸逝去,很多儀式失傳了。宗教也好迷信也好,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個人的生活里同樣如此。

人生在世有很多東西不能用科學來解釋,宗教和迷信具有不可想像的魔力,為什麼在科學這麼發達的今天,還有那麼多人去相信,真是匪夷所思。對我而言,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宗教或迷信的活動,小時候,我覺得有趣,現在我絕對保持足夠敬畏的態度。

我想,人活在世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很多事情自己無能為力,而自己卻擔心著、牽掛著許多人,於是寄希望於眾多神祇能夠保佑那些人,以這樣的心態去祈求,就算是利己的,各路神仙也不會怪罪吧。

推薦閱讀:

TAG:文学 | 乡土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