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即便考核,也沒法讓一線銷售「做准」需求預測

有個50多億營收的公司,主要客戶是國家電網等企業,客戶的訂單周期是30到40天,不能滿足長周期物料的採購。以前是採購自己做長周期物料的預測,準確度低;現在改由銷售來預測長周期物料,情況還是沒改善。

從客觀上講,因為是B2B,買方市場,銷售在客戶面前是弱勢方,客戶不願提供更多的信息。中國電網等企業頻繁招投標,也增加了需求預測的難度。從技術層面看,該企業有40多家營銷中心,銷售業務員有200多個,每個人預測總體需求的200多分之一,預測顆粒度小,預測的準確度自然做不高。

總部以為是銷售不重視,就給定下預測準確度指標。這下子,業務員們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提高準確度,乾脆不願提前做預測:預測做得越早,準確度越低,銷售挨批,那就拖著,等著訂單馬上要下達了,預測的準確度是高了,不過供應鏈的麻煩也到了。

細究這個企業的業務,雖說是招投標項目驅動,有一定的定製業務,但主要還是重複性業務,比如主要集中在現有的20多個產品平台,全新開發的產品很少。這裡的問題呢,是計劃職能薄弱,沒有基於需求歷史數據在公司層面集中預測,而是單憑一線銷售的判斷,分散做預測。本來這個企業要對付的是定製件問題,結果讓銷售預測所有的物料,整體預測質量差,連標準件的預測也做不好,遑論定製件了。

幾十億的大公司如此,幾個億的中小企業也是。有個5億左右營收的公司,由於客戶訂單非常不穩定,且需求波動較大,工廠內部一直希望在訂單不飽和時,能通過備貨提前生產,實現平穩生產。但管理層最近出了一個新規定,所有的備貨風險都需要市場承擔。理由很簡單:市場是項目信息的提供者,若項目信息出錯,市場需要為獃滯庫存承擔。自此之後,市場就很少備貨了,工廠生產的波動不斷放大。

這一大一小兩個企業,規模不同,犯的錯誤卻一樣:以考核代替管理。需求計劃天生是個跨職能行為,需要後端的計劃和前端的銷售來配合完成。管理的任務呢,就是讓前後端對接起來,有數據的出數據,有判斷的出判斷,完成「從數據開始,由判斷結束」,做出一個「準確度最高的錯誤的預測」,然後大家都把寶押在上面。

有些產品,比如標準化程度高的,可以主要依賴數據來預測;另一些產品,比如定製化程度高的,則主要依賴判斷。數據、判斷的比例雖然不同,但都涉及到跨職能協作。在這兩個企業,管理不到位,跨職能協作流程不健全,跨職能的行為就由單一職能完成,註定是次優化的結果,考核並不能解決問題。

可以說,管理是解決「怎麼做」,考核是解決「願不願做」。考核不能代替管理。這不,「怎麼做」的問題沒解決,考核營銷,結果就是他們不願意提供預測,反倒害了供應鏈,給供應鏈帶來更大的問題。當然,我們的意思不是不考核——考核可以改善結果,但最終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得靠 「怎麼做」。企業里,有些事情哪個部門都不願負責,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解決「怎麼做」的問題,事情沒法做好,風險太大,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

至於說考核造成銷售向渠道壓貨,則是眾人皆知的事實。比如有個企業,自從圍繞預測準確度推出獎勵措施後,銷售就操縱經銷商庫存來提高預測準確度。這種方式在銷售下滑,以及經銷商庫存較低的情況下,是沒有操作空間的。即使在銷售上升期,也會渠道的庫存結構造成負面影響:一方面渠道的整體庫存會上升,另一方面短缺的短缺,過剩的過剩,「貨到地頭死」,渠道之間的調整比較困難。還有個公司,渠道的庫存結構是如此不合理,就專門給經銷商們建了個微信群,「幫助」相互調貨,真是城裡人會玩啊。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推薦閱讀:

適當拔高預測,不就是替代安全庫存了嗎
需求預測:ERP如何執行?

TAG: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