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7年最後一部電影,我把這一幕留給它

每年的12月31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元旦的前一天。這是一個的重要日子,它標誌著揮手拜別舊年,牽手來到新年,遍野的春色也怒放著綠意盎然的朝氣蓬勃。逝去與新生,結束和開始,就在這樣一個獨特的日子裡浸濡進人們的心靈,滲入並升華,記住不被忘卻的紀念,充滿希望地走向未來。

每一個結束,都預示著新的開始。2017年也就差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打開回憶的匣子,發現能記住的事情寥寥無幾,能留下印記的也就肚子上的幾斤肥肉。突然覺得,最近幾年的時間過得太快,快的就像在2012年睡了一覺,就來到2018.好似那個世界末日的瑪雅預言被神靈偷偷換成了時間加速流逝的光環。

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把最後一幕準備留給這部電影,恰好也很符合這個節日氣氛。

——《本傑明·巴頓奇事》

關於這部優秀影片的精彩影評已經有很多,將影片的美好與內涵剖析又讚譽得淋漓盡致。影片拍攝結束後,導演大衛·芬奇曾發問:「拍完這部電影,我會成為更好的人嗎?看完這部電影,觀眾會成為更好的人嗎?」在此,我只想表達一下自己觀影時的思考和感受,難忘那166分鐘的光影之間在心中漣漪、波瀾的點滴。

送給即將跨入2018的自己:遇見美好後,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

這是一部專註於細節的影片,電影柏拉圖情感的設定源於一段醞釀了五年的情感,正因為傾注著飽滿的真情所以才能呈現得如此自然。

1919年,出生在巴爾的摩的本傑明,因出生時母親難產而死,而且模樣又疑似80歲的老嬰兒,馬上就被父親拋棄到一個老人院門前,誰想姻緣巧合,還真來對了地方,小老頭於是在黑人媽媽的「餵養」下,與眾孤寡老人生活在了一起。

這聽起來是個荒謬又搞笑的事情,當人的外在與內在年齡不一致時的確會有些行為表現「異常」,比如看似表面上是行動不便的「爺爺」,每天卻在床邊讓媽媽抱抱;眼看其他老伴們一一死去,唯有他活得越來越年輕;作為滿臉褶子的小老頭,他的性方面還正職「旺年」,60歲的男人有著20歲的床上功力,難怪拉客的小妞被這位「外公」整得滿臉驚喜、險些招架不住。

雖然他的人生越活越年輕,看似只有快樂,沒有煩惱,事實上,他也需要為自己的「特殊」付出很多犧牲。比如大家年輕時,他身體卻還是老年虛弱的,他無法與船上的戰友們一起奮勇殺敵,只能眼看著他們死去,他也不能忍受讓自己的孩子見到他們的爸爸漸漸變成幼年兒童。

1930年,當「11」歲的本傑明遇上了六歲的黛西,善良而親切的黛西,在本傑明的心裡留下了愛情的種子。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是一個萬分美麗的孩子,輕盈的舞姿,讓人迷戀。他那時是一個蒼老的人,縱然他也喜歡和她一起聽童話故事,她並不對他產生什麼恐懼,她主動邀請他。在燭光下,兩個人第一次看見了彼此的面龐,我想,她伸出手的那一瞬間,他們彼此都知道,「就是他/她了。」』「我沒有我看上去那麼老。」「你和我所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是啊,因為你們是彼此的唯一。

但戰爭的爆發又讓他們失散,在本傑明離開時,她是一個女孩,回來時,她已經是一個女人了。最美的女人。

1950年,他們終於共譜戀曲,並且一起渡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30多歲得黛西與巴頓相愛在一起的那段時光,兩人的美麗和導演營造的甜蜜氣氛,是這個影片中最養眼的段落,連我都被帶入那段兩人世界的時光流連忘返。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黛西越來越老,本傑明卻越來越年輕,他終於認識到他們即使深愛彼此,也不得不相互分開。

影片接近尾聲,多年以後終與摯愛再會的本傑明已經變成一個身高勉強只到黛西腰際的孩子,昔日戀人的面孔讓他感到既陌生又分外驚恐,「我們認識嗎?我現在覺得,就像我曾有過一生,但我現在已經記不清它的樣子了」

直到這個時刻我才頓悟,原來面對著之前那些波瀾不驚的鏡頭,我們的眼淚不只為本傑明和黛西而流,也是為自己而流,我們哭泣,是因為我們發現了驚人的秘密而感到惘然若失,因為在本如此不可思議的奇幻人生中,我們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是本傑明巴頓的故事未曾說出口的秘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罹患「衰老病」這樣一種絕症,只不過由於和本傑明癥狀不同而難以察覺罷了。

時間帶著傷痕、愛情、眷戀,當我們經歷的事越來越多,記憶卻隨著年齡而衰退,以為我們記得一切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什麼都忘了。

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來。

生命的長度不能決定,但是生命的厚度我們自己決定。人生何其短,願你我盡其歡。


推薦閱讀:

《湄公河行動》的大熱是否意味著「中國觀眾的審美水平阻礙了中國電影發展」這一觀點的破產?
比較好的微電影網站有哪些?你看過最好的微電影有哪些?
電影拍攝時,有沒有可能用不帶血腥的鏡頭表現出一場屠殺?
一句話/一個詞證明你看過某影視作品/文學作品/漫畫(動漫)作品 /玩過某遊戲?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