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血》創成龍5年來電影票房最低之謎

文|古月 編輯|朴芳

成龍主演的影片一直是觀眾號召力的保障,毫不誇張的說,大哥就是一座金字招牌。

近五年來,成龍主演影片沒有一部低於5億,並且高的時候能到達8億甚至十幾億之多,穩定性無人出其右。然而《機器之血》卻打破了大哥的票房神話,不到3億的票房成績令人十分吃驚和意外,令我們不禁想問這到底是怎麼了?

開創和發揚功夫喜劇類型片,影響著老中青三代,自成一個IP的成龍大哥監製並主演的《機器之血》於12月22日在全國上映。

前期預售以破竹之勢佔據最高排片領跑票房,首日奪得日冠,然後次日便被其它影片趕超,票房下滑20%之多,此後一路下滑,截止昨日上映9天的票房累計為2.8億。在一眾元旦新片上映的情況下,排片已經降至不足2%。最終接近3億的票房創成龍主演影片的5年最低。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因為影片的口碑並不差,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大哥的號召力還在。

成龍作品高產觀眾審美呈疲態

縱觀成龍近五年作品,票房基本盤維持在5億以上,貓眼均分8.4,豆瓣則是除了《英倫對決》外,其餘接近及格線,均分5.7分,由此可見成龍大哥的觀眾號召力非常強悍,在兩岸三地眾多巨星中絕對屬於前三名,而影片的質量則是一貫穩定。

《功夫瑜伽》以17.53億的票房成為春節檔冠軍,貓眼8.4,豆瓣5分,雖然其質量並沒有特彆強,但同檔期的《西遊伏妖篇》貓眼僅7.7分,豆瓣5.6分,以及《大鬧天竺》貓眼7.4分,豆瓣3.8分都是遠不達觀眾預期,讓人失望,《乘風破浪》雖然貓眼8.7,豆瓣6.8分,為檔期內最佳,但其熱度與量級不及《功夫瑜伽》,由此可見同檔期其餘影片的口碑也會對影片走勢產生影響。

「成龍」二字的招牌帶來了固定且穩定的觀眾群體,但同時也帶來了觀眾對於影片的期待。

近兩年大哥的作品尤其之多,今年加上《機器之血》更是有三部,從年初看到年尾,高頻度的曝光令觀眾認為電影內容趨於老套而審美疲勞,也是在消耗對於成龍的滿意度與期待值。這或許是原因之一。

《英倫對決》剛收穫了口碑上的成功,《機器之血》就敗光了所有好感,「成龍「已不再是金字招牌,此次《機器之血》票房創最低記錄,也是對觀眾的態度最直接和明顯的反映。

檔期擁擠沒熱度

票補大法難以維繫

在上映的三部新片中,雖然《機器之血》打出成龍科幻動作巨制的招牌,但是貓眼想看人數僅為8萬多人,微博話題討論量也不過百萬,遠不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和《妖貓傳》。

同時宣傳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千場點映破多項記錄,發布會眾星雲集大幅造勢,《機器之血》卻無點映、無看片、無路演、無宣傳,新聞通稿也僅為1200篇,同期也實行「三無」做法的《妖貓傳》卻有13萬篇之多。

檔期擁擠,觀眾分流也是票房艱難的原因之一。今年的賀歲檔可謂是史上最熱最擠賀歲檔,前有高熱度高質量的《芳華》10億之勢難以抵擋,後有《解憂雜貨店》,《前任3:再見前任》,《妖鈴鈴》的來勢洶洶,同檔期還有《妖貓傳》,《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左右夾擊。

低調與神秘的路線只會讓影片隱藏在眾片之中,從想看日增上看,前期《機器之血》完全處於劣勢,祭出8.8元票補大法後才挽回些許頹勢,搶佔了市場,但最終無法維繫優勢,拉攏觀眾,後勁無力。

內容為王

口碑成為影響票房生命周期的關鍵因素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發展,影片質量與口碑越來越成為影響觀眾選擇電影的重要因素,如果說宣發作為前哨,打響的是影片上映時的排片與票房戰,那麼影片後續的票房發力則是依靠口碑。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貓眼評分8.8,三者中最高,《妖貓傳》雖然貓眼評分僅有7.4分,但豆瓣評分6.9分,位於其餘二者之上,《機器之血》則是貓眼有8.7分,但豆瓣僅有5分,未達及格,這還是僅有萬人評價的結果。

一二線觀眾明顯對於《機器之血》差評連連,票房被擊穿,三四線觀眾的口碑勉強,可以說它的口碑並不差也並沒有過人之處,但自身熱度的低迷和其它影片的強勢阻擋了觀眾觀影的腳步。

《機器之血》是成龍少有涉及的科幻題材,圍繞一顆機器心臟及讓人有再生能力的血液展開。電影看似踏足了新鮮的題材,進行了「完片擔保」,真槍實彈拍攝等嘗試,但其實還是一部很「安全」的電影,這也就意味著這是一部「偷懶」的電影。

並非是成龍表演與打鬥的懈怠與不儘力,而是缺少對於整個故事的打磨。流水線上打造的產品外觀上是合格的,但卻缺少文化內核,無法撼動人心。

電影所有的看點都集中於成龍大哥的動作戲份,其故事情節卻很薄弱,故事邏輯的不通,似曾相識的場景和設定,收到了 「偽科幻」、「毫無新意」、「看完就忘」等嚴苛的評價也不足為奇。

雖然《機器之血》有著商業電影的元素,是一部讓人毫無壓力從頭看到尾的爽片,的確是符合了一部分觀眾的訴求,但口碑巨大差異化的《機器之血》則難掩頹勢,無力回天。

6000萬美元的成本而最終內地票房不足3億,可以說是相當慘烈了。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在不斷要求著影片質量進步,營銷則是吸引觀眾眼光並維繫觀影的粘度,想要單一依靠演員已無法再滿足觀眾的要求,哪怕是大哥也無力回天。

《機器之血》本身觀眾的審美疲勞,營銷的不到位,影片質量平平等問題均暴露出來,「軟」「硬」件的雙重失策造成了電影票房的失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機器之血》?

TAG:机器之血电影 | 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