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生活 - 第二十七品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終於要回家了,其實只是大概十天在外,但是就好像很久一樣。還是蠻想兩個兒子和太太的!可能有一些人看到我這樣想就在笑話我怎麼學佛學得感情這麼重啊?呵呵,如果真有人這樣想的話,這段《金剛經》正是合適參究一下。另外,網友「不惑人生」的提問也正好借這一品共同探討一下。
在這一段裡面,正好佛陀順著以前本來一直在說不能著相,要離四相來睹實相。但是在這品裡面,佛陀就跟須菩提長老說如果說佛陀不以具足相的緣故得無上正等正覺就不對了。可是前面說到不要著相啊,這裡又不讓人說不住相而證得無上菩提,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這裡其實就是要連「不住」也不能住。因為如果我們一切都不住,鑽牛角尖看到什麼都說是「空」,其實我們這就是正在住於「空」相,這就變成外道說的一切都是「空」什麼都沒有的「空」,也就是「斷滅」相。
夫妻兒女都是一家人,本來就是一段因緣,緣起緣盡,看的就是我們如何面對如何善待這段因緣。不住不代表不關心,也不代表不關懷備至地生活,既然是夫妻既然是我的兒子,自己身為他們的父親丈夫就要盡自己目前這娑婆世界角色里的義務和本份。如果佛菩薩不以慈悲濟世的胸懷來度世,我們可能連聽聞佛法的機會都沒有,可能很多人都會繼續在六道輪迴裡面漫無目的地繼續沉淪。所以,這品裡面就是要我們小心斷滅見。要不然很可能我們就變得頹廢,甚至跑到深山老林裡面空度一生,對眾生無一幫助。
至於「不惑人生」朋友說的:
「佛法與世俗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佛中的所謂悟與生活中的悟是不同的。悟性高低與人的知識能力是有很大關係的。生活中的許多道理我都是從生活或書本中想出來的。以我看來,佛家的悟就是把自身的修養達到佛祖劃定的標準,把不同的東西去掉,完完全全地跳到佛祖畫的圈子裡面。」
末學自己覺得佛法與生活是不二的,生活中固然有應付生活的東西和知識,但是這些是「知」和「識」,而佛陀給我們的是「智」,菩提智慧。如果跳出了生活也就離開了證菩提的本源了。所謂「煩惱即菩提」還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都是祖師的大實話,非說說就算,而是通過自己的證悟去體會佛法妙義。把不同的東西去掉,很容易會落入「斷滅」見,以為一切都「無」,一切都「空」,這並不是佛法。佛陀跟我們說的並非叫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來尋求真理,而是在這個世界裡面到處都是佛法的妙義,只視乎我們是否能細心體悟。
阿彌陀佛!
2007年9月22日 於香港國際機場
推薦閱讀:
※覺境之門:破心魔終是魔,養心魔才是佛
※《金剛經》生活 - 第十三品
※為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九 其實你敢面對你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