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之—小心說話!

  • 如果言行不莊重,那就沒有威儀,也不會讓人生起尊重之心。
  • 一個人言語過多,說得又不是很妥當,就會遭人厭惡。
  • 話其實也需要三思而後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不能夠顧此失彼。

每天20分鐘,52期輕鬆學完《群書治要》

「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如果言行不莊重,那就沒有威儀,也不會讓人生起尊重之心。

人應取四重: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漢代楊雄的《法言》

《弟子規》上關於言語慎重方面的教誨很多:

「凡出言,信為先」;「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這句話就是告誡人們不要說欺騙人的話、不誠信的話、粗魯罵人的話,當然也包括一些黃段子,這些都是要避免的。否則就會讓人失去尊重之心。

古人有一句話說:「力賤得人敬,口賤得人憎」。

一個人很願意出力幫助別人,他會受人尊敬;

而一個人言語過多,說得又不是很妥當,就會遭人厭惡。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弟子規》

這也是對於我們言語上的要求。說一個人如果經常把別人的過惡到處去宣揚,結果別人知道了這個人在背後說我的壞話,就會對他非常地痛恨,也無形中為自己埋下了禍根。而把別人的過惡到處去宣揚,這本身也是一種惡,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能夠做得出來的。

中國古人提醒人們要厚道存心。厚道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要隱惡揚善,把別人的善事、好事,譬如說孝敬父母的、友愛兄弟的、朋友誠信的、尊敬師長的等等這樣的事例多多地去宣傳;而不是把那些惡事大肆地去宣揚。

《增廣賢文》上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但是說什麼、怎麼說就體現了一個人的德行厚薄。

  • 講話要講究藝術

有人總結了講話的藝術之一,說「要多說鼓勵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因為鼓勵激發潛能,批評造成隔閡」。在和人處事的時候,要特別講究說話的藝術。因為有的時候,雖然我們是好心好意,確實是為了利益對方的存心,但是說出來的話卻很刺耳,就會讓對方很難接受。

  • 勸諫的藝術

即使是勸導別人,也有勸導的藝術。

(1)要等對方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去勸諫他,指正他的缺點,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

(2)說對方缺點之前,還要先美其長。先要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讚歎他的長處,然後再很委婉地說,如果再怎麼怎麼樣,那就更完美了。這樣的口氣就讓人比較容易接受。

(3)而且中國古人也講「因材施教」這個人本來已經很自卑了,沒有自信了,你對他的言語還很嚴厲、很苛刻、很挑剔,就讓他愈來愈喪失自信心。所以,言語確實非常地重要。可能我們說了一句不經意的話,無心的話,但是別人聽了之後可能會耿耿於懷,甚至因此產生了隔閡。

「三思而後行」。——《論語》

我們說話其實也需要三思而後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不能夠顧此失彼。

古人還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我們給別人說一句愛語,寬慰的話、理解的話、體諒的話、鼓勵的話,別人在寒冬臘月心裡都感覺到非常溫暖。但是我們惡語傷人,特別是在盛怒之下口不擇言,說了一句很過分的話,結果火燒功德林。

  • 就是你以前對朋友兩肋插刀,很無私、很講義氣,為朋友付出無私無求,但是脾氣一上來,在盛怒之下說了一句傷害對方的話,那麼你以前對朋友的付出,別人都記不得了。就因為你這一句話刺痛了他,他可能耿耿於懷,從此就不能夠再原諒你。

這個是告訴我們「言重則有法」言語慎重就可以讓人們效法。


推薦閱讀:

怎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思維邏輯能力和說話水平?

TAG:说话的艺术 | 说话技巧 | 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