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2017年就要翻篇了,茶市依舊擾攘

再過幾天,公曆2017年就要翻篇了。

時間永是流駛,茶市依舊擾攘。開店辦廠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們,天天上演著種種喜劇鬧劇,在別人的故事裡或亢奮或落寞,但世界並未改變什麼。

這一年,山頭原料炒作仍圍著「茶王樹」打轉,純料茶邊際成本激增,乏利可圖;

這一年,拼配茶居然玩到了「單株」級別,小眾茶圈子更趨封閉,新茶推廣難度進一步加大;

這一年,「年份茶」堰塞湖危機四伏,去庫存已成各地藏家燃眉之急;

這一年,又有老茶拍出「天價」。各路「大師」遊走江湖,如蠅附羶般圍著來歷不明的老茶鼓吹「越陳越香」,不過能上鉤的土豪好像越來越少了;

這一年,普洱茶界「三大奇葩」茶煙、茶膏、茶珍繼續夾縫求生,前途未卜;

這一年,白茶概念炒作初見端倪,奈何市場反響冷淡;

這一年,小青柑市場已成一片紅海,價格戰、產地戰短兵相接。嘗鮮消費之後,品牌集中度顯著提升;

這一年,茶行業拜師成風,買茶的對著賣茶的三跪九叩,大磕其頭,不知今夕是何夕;

這一年,「曬青不是普洱茶」、「普洱茶黃曲霉素超標」種種怪論甚囂塵上,「鬥士」們難耐寂寞,刷存在感也是拼了;

這一年,各類「茶金融」平台陸續停牌,開市遙遙無期,跟風投機客付出慘重代價;

這一年,普洱茶有限的市場需求,不斷被「大師茶」、「電商茶」、「金融茶」、「消費茶」各種概念消解,品牌茶企在滾滾狼煙中難覓出路;

這一年,茶界低俗營銷不斷刷新下限,賣茶靠罐子,品質靠「好聽」,排隊靠黃牛,品牌能「活著」主要靠臉皮厚,讓人不得不服;

這一年,茶博會品牌推廣效應繼續走弱,普洱茶企參展預算大幅削減;

這一年,茶企茶商玩直播、曬網紅,越來越像媒體。媒體做產品、辦茶會,越來像茶企。企業邊界變得模糊,跨界打劫成為新常態;

這一年,用戶口味越來越刁,消費升級不僅僅是包裝升級,「沒文化」的茶企註定要被淘汰出局;

這一年……

茶行業其實並不大,做茶的也無非兩種人,一種是「沒頭腦」,一種是「不高興」。身處其中,所見點點滴滴無外乎「人慾」。名也好,利也罷,能把點點滴滴份內事做好已屬不易。

2018年就要來了,但願這個行業能夠少一些「宏大敘事」,多一點專業精神,好過各種自娛自樂自封的名頭、「榮譽」。

做好你自己!這是新年的祝願。請收好。

文:老茶鬼 2017.12.24 平安夜


推薦閱讀:

普洱茶有必要「自證清白」嗎?
袋泡茶等於劣質茶嗎?
【案例分析】看完這款茶,你還是古樹茶的腦殘粉嗎?

TAG:普洱茶 | 茶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