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執空怎麼辦?

我是一名大二的大學生,在這個學期中期開始我對「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活著有什麼意義」等問題思考了很多,看過知乎上相關問題的答案,而且在前兩個月相繼閱讀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鎖》,加繆的《西西弗的神話》和《老子》,感覺到人的孤獨和無意義。

記得之前老師說過「哲學解決不了的問題找宗教」,以及看了yolfilm在「人為什麼要有信仰」的回答後,我便在最近一個月粗讀了聖嚴法師的「學佛三書」,一直邊抄邊思考」心經「。

我以前做事的動力幾乎都來自得到同學們的羨慕和崇拜,想的到一個好的結果,"要比他人好"的念頭以及父母和社會給予的壓力,很少有利他的動機和自我提升的動機。雖然我以前會經常感到焦慮,常和他人比較,但因此也產生了強大的學習和做事的動力。

在學習佛學的過程中,我的內心的確變得更加平和,淡定了,不再那麼追求結果,更加享受過程了。但卻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做事的動力大不如前了。比如說最近快期末考試了,我卻沒有強烈的複習意願,而且複習的時候不是太專註。

晚上的時候我和我媽說我最近在學佛,她覺得佛學太消極,說年輕人不要學佛,等中年以後再去學。當然我知道她不怎麼了解佛教,因此她這話我也不是很贊同。因為聖嚴法師說過學佛可達到」入世而不戀世「的境界,而且我也想通過學佛達到」放得下、提得起「的境界,做一個這樣的人。

但現在我卻遇到了做事動力不足,不夠專註的問題,請問各位對佛學有所見解的知友能給我些增加動力,提高專註度的建議嗎?我現在適合繼續學佛嗎?

——————————————————————

的確如各位所說,學佛並非我懶惰的理由,我本意也非如此,只是對佛經的領悟還不夠,舊的價值觀崩塌,新的價值觀還沒完全建立,才導致這種情況。所以各位說我懶惰的可以休止了……

麻煩各位說我懶惰的人是否可以提供克服懶惰的方法,謝謝!

————————————————————————

現在我比以前沒學佛前精進了很多 ,而且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而不是外在的壓力和要超越他人的攀比心所帶來的壓力。我覺得此生能有幸聽聞佛法,信解受持,在修行中感受到了真正的歡喜和平靜,是我此生最美好的事情!


朋友,我覺得這不是佛教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佛教講究五明,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鼓勵佛教徒學習世間一切智慧。釋迦摩尼,達摩祖師,諸佛、菩薩,包括很多世間大德在世間的時候都是智慧超群的人。

佛教叫人不耽著世間金錢、名利,是指要求佛教徒不要利欲熏心,執著於此。金錢、名利本不是邪惡的,邪惡的是人的貪慾。如果你努力奮鬥,有名有利,以此利益眾生,那就是佛菩薩的善行。這個建議你看看索達吉堪布的視頻《金錢到底值多錢》。

如果你有一顆利益眾生的心。你就不會不奮進。佛陀告訴眾生生之假象,是要眾生不貪戀,並不是要你破罐子破摔。你知道人身多難得嗎?自渡渡人,多少事情要做。世間之所以有如你一般的誤解,才給很多人留下了對佛教,乃至所有宗教的錯誤看法。

真正的修佛人一定是一個努力、積極生活的人。精勤、刻苦、堅韌、同時淡然,微笑冷靜親和地面對一切。就像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得:水利萬物而不爭。就是用自己不斷的努力,饒益世上一切眾生,不在意是否有回報,有讚揚,有崇拜。

你之所以覺得沒動力,就是耽著於名,耽著於利,對此貪戀不舍,一旦得不到,就感覺索然無趣。沒有真正的菩提發心,怎麼可能於世間有益,於佛法精進呢?

我覺得這不是學佛的問題,是你對佛法認識的偏差。觀點不周之處,請海涵。


佛是無辜的,題主懶惰的借口好洋氣


非懶惰,只是沒有正解佛意。從坑裡又掉進溝里,空色皆是兩端,普通人易執色,修行人易落空。常看心經必知其中一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空本一體,生活與修行就是空與色,該修行時就好好修行,那叫不執色,該生活時就好好生活,那叫不執空。在生活中修行即是中道。至於動力,願力是動力的源泉,沒有大願難有大行。


你過去的內驅動力是有隱患的,現在不再抱著虛榮和嫉妒的心態學習生活,很好。沒有新的動力,這也很正常。這是一場內心的改革,必然也會有改革的陣痛。

年輕人渾身充滿能量,無處可使必然煩躁寂寞,那麼你面對的是兩個問題,修正和立志。(我也是這兩個問題)

修正,既是改掉自身的毛病。平和的生活如果消極,就如劉俊所說是懶惰;還比如,邪思妄想,軀殼起念,取象認同,無明怒火等等,平靜的生活是真正的人生磨刀石。

立志,中國人過去講立志同現在是不同的,古人立志非得是與己無關的,今人立志非得與旁人無關,這裡面古人是大有學問的。正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從自身出發的立志,難免牽扯情緒,留有禍患。你看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功績,有人格,這是兩全。

佛弟子若能以慈悲發心,將來勢必也是兩全。

用做事磨練自己,修正自己,那就是精進了。將來有經歷後,你在看那幾本書體悟自然不同。


我來說說吧,和你的情況很類似,我也是個學生,並且堅定不移相信學佛修行了生死是我人生中的頭等大事。

但是凡事有個過程,我們的人生連一半都還沒有經歷過,真的還談不上不為物累超然豁達的境界。真的到了立身立業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習氣依舊這麼重,即使看懂的道理還是做不到。

說說我的建議吧:

1. 學佛的書也應當繼續看,並且用心體會。推薦看看南懷瑾先生的著作,不僅限於佛學方面,他勸學佛年輕人先要學做人。

2.有了正見之後要積極入世在經歷各種事情當做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並且常常修正自己。要有願,並且行願。你自己要知道世間的一切都不能給你帶來煩惱,你的精進來自於你的所願。


同意樓上的觀點,題主只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了一個借口而已。

首先,人為什麼活著之類的,我不知道,而且釋迦牟尼沒有回答出來,孔子沒有回答出來,老子沒有回答出來,耶穌,康德,黑格爾也沒有給出一個普世的答案。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在不停的努力,我只是知道,我活著,好好的活著我的父母就會心安,我在努力奮鬥,他們就會高興。我只是知道,我只有現在不停的努力,我才能娶妻生子,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給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比我更好的環境。

請諸位原諒我的世故,現實。我的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讓我不得不去考慮這些。

其次,題主所說的什麼平和淡然之類的,其本質是缺少一個目標,最根本的是在於題主本身的自私性。不需要考慮生存壓力,又不去考慮他人,只關心自己,自然會產生這種一切無所謂的心理。

所謂的只關注過程,不過是去打發無聊的時間,去消磨時光而已。

再者,不建議題主這般學習佛法,應該先從華嚴經入手,其次是楞嚴經,然後地藏經,金剛經之類的,盡量去獨立解讀原本佛經,不要看什麼什麼說佛教智慧之類的,動不動什麼人生,生命的真諦的大帽子給你扣上。

我曾經無意中看過洪志li的轉fa倫,開篇第一章就是人為什麼活著?

哈哈,多有深度,鼓動性的話!

但是論語說人為什麼活著了嗎?道德經說人為什麼活著了嗎?佛經說人為什麼活著了嗎?

充其量只是說,你應該怎樣活著。

由於學佛?呵呵,這麼大屎盆子扣在了佛身上,你有愧乎?

當代那些令人欽佩的大和尚,哪個整天如你這般混日子?

按照題主的這種心態來行事,估計我們不會看到任何一本解讀佛經,佛教哲學的書。

你可以去看看如今諸如星雲大師之類的高僧,那一個不是度己度人努力了一輩子?

並且,你學習本身目的不純,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

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話,對於你來說,看到之後不過是臉上閃出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然後搖搖頭而已!

題主不是要找解決方法嗎?

1,如果你是文科方面的,畢業後面對就業壓力的,請看此條,如果是毫無就業壓力的某些理工科,請跳過。

給自己做份簡歷,想想用這份簡歷能夠找到什麼樣的工作。想想你要為這份簡歷添加上些什麼。

2,沒有女朋友的話找個女朋友。

3,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的書各找一摞,中西方交替著看。

如果還不行,那就去做心理諮詢!

二十齣頭的人,懂什麼人生真諦?能有什麼人生閱歷,感悟?那些書上的東西常看常新,你又能真正讀懂多少?

務實一點,不要太自視過高!


這問題好深奧,咱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大乘根性,但就「懈怠」可以搬運如下供參考:

長阿含 卷九

「云何八退法?謂八懈怠法。何謂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食,便作是念:『我於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復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過足,身體沉重,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寢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懈怠比丘設少執事,便作是念:『我今日執事,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寢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懈怠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豫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設少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我今宜當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設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豫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六。懈怠比丘設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篤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當須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懈怠比丘所患已瘥,復作是念:『我病瘥未久,身體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宜自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

  「云何八增法?謂八不怠。

  「云何八精進?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還,即作是念:『我身體輕便,少於睡眠,宜可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是為初精進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飽滿,氣力充足,宜勤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有執事,便作是念:『我向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設有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欲行來,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設遇患時,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終,今宜精進,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患得小瘥,復作是念:『我病初瘥,或更增動,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坐禪、經行,是為八。


一般世俗的追求首先是生存,然後是繁衍,最後是思想的永續,金錢、地位、權勢這些成功標誌是生存、繁行、理念的條件。

而修佛的目的是脫離現世,成為更完滿的生命,除業障、識本性是其途徑。

由於兩者目的的不同,當然會有矛盾。

解決方法當然包括放棄其中一方,但二者協同也並非不可能。

大乘教義的本質,就是由於個體和眾生業緣牽涉過深,難以全部解除或斬斷,於是乾脆努力一下,讓和自己有業緣的眾生「打包」一同脫離輪迴,這就是為什麼要「度人」了,為什麼要「無我」了。

和世俗「成功」的交會點就在這裡:你要度人,你要帶領大家一同脫離輪迴,你就要融於眾生,就要無我,不然眾生不會認同你。同時,你還要優於眾生,無論金錢還是地位都要高到某程度,你的所言所行才會有人聽,有人跟從。如果你不能取得世俗的成功,談何度人呢?

當然,爭取世俗成功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你脫離這輪迴的「初心」。


其實對於精進的定義,在百法明門論直解中藕益大師說說精進者。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

在斷惡修善上勇猛強悍才叫做精進。而像題主所說的努力讀書努力考研努力賺錢。這些在佛教看來恐怕和斷惡修善離得比較遠吧。

世間一般人都把大多數精力都花在這樣的毫無意義的瑣事上面,卻還以為在做著很有意義的事情。就好像題主媽媽說的一樣,害怕你學佛之後就把這些世間事放下了。這裡我想跟題主說,你媽媽這樣的說法真的是毫無道理的。

世間一般人都以為學佛的人會變得消極,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做著的事有沒有意義。

從最簡單的因果說起,人們常常認為得到是來自於爭取。獲取財富來自於自己的努力,或者聰明才智,不擇手段,投機等等等等。但是佛陀告訴我們獲得財富最根本的因緣來自於布施。布施錢財就會得到財富,布施智慧就會讓自己智慧增長,救眾生性命,就會讓自己獲得長壽。

佛陀給我們說了種種層次的,這個世間的真實。我們緣著這樣的真實去做才會有有意義的結果。就如我們去北京要坐上去北京的車一樣,我們要追求快樂,就要知道能夠快樂的原因。我們一般人的認知都是顛倒錯誤的,在這些顛倒的事上做再多,也不會變成正確,只會越錯越厲害而已。

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只是想鼓勵題主,既然現在對於世間的事沒有興趣,那就在佛法中先找到正確的道路。我們在沒有確定道路前,先不要急著起程,先把正確的認知樹立在自己的心裡。自己確定佛所說是正確無誤的,在佛法中認清了世界的真相後,再去決定自己要去做什麼,怎麼做,和以怎麼樣的心去做。在自己的心裡有一個對佛法明確而認定的認識,這樣才不會因為旁人的話而懷疑,猶豫,左右不定。

最後給你講個故事,有位施主問印光大師,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念佛能夠往生。印光大師回答說,就算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念佛我也要念。希望你也能在三寶的加持下,在認真的學習佛法後擁有這樣的定解。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任何人改變不了的。


樓上師兄說得不錯,發菩提心。

我再多說一句:建議看看《慧燈之光》和《入菩薩行論》。


1.所謂「入世而不戀世」的觀點,我個人認為一個20歲左右的大學生並不適合討論和理解,因為你壓根不曾入過世,還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何來入世?網路上有句玩笑話說:「別和我談人生,你連人都還沒生過呢。」

2.有了前述內容,再來談學佛和生活態度。學佛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修行,讓自己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對的,在生活中做什麼事才是對的。至少我自己學佛是這樣的體會和認識。從這個原點出發,自然也就不會認為佛學是消極的,做事沒有動力。

3.內心的平和與淡定,並不是做事沒有動力的理由,至少我不認為是佛教教化信中與教徒的理念。佛陀教育我們要持戒,要行十善。可佛陀也沒有要求你與世無爭、消極生活。在家人有在家人修行的方式,至少,精進一點,就與你所理解的「平和、淡定」相違了吧。更多細節請參閱不出家怎麼修行?


感覺你的經歷和我相似之處太多,從小到大說誇張點可以是准名逐利,一心認為高分和長輩的認可就是自己奮鬥的目標,直至現在這觀念也揮之不去。這些天一直在追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追求什麼,但始終得不到最內心的答案。想來想去,腦袋裡蹦出「浮躁」二字,仔細想想卻然如此,從小就抱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又生活在如此浮躁的社會,大家都在追名逐利。如今的我,除了自己所謂的專業,其餘的感覺幾乎為零。女朋友覺得我沒有情調,自己也感覺對身邊的事物沒有任何感觸。感覺好多事情在我眼裡似乎都毫無意義。我也想是自己變得更感性,對身邊的一切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情懷。這幾天朋友叫我抄經,自己也在嘗試,真心希望自己能夠有所變化,做一個積極入世,但有時也能暢然感懷,拿的起放的下的人。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既想「不懶」,又想學佛,世上沒有這種好事,你的那個是想陰,跟執空沒有任何關係,先入定了再說吧…還差的遠,雜念完蛋兒去吧!(日和)


幾日前剛閉關結束 每日晨起拜懺誦經 心無雜念 雖然辛苦但心靈平靜 佛學說消除分別心 做好當下就好了 寬恕自己也寬容他人 修行之路很長很苦 但是人生不也如此嗎 紅塵萬事皆是佛法 在紅塵中去修行 學佛是出世 不能入世者何以出世 共勉


首先,讚歎你學佛!學佛最好有名善知識指導,若無善知識,應該自己發願,願尋求得一位良師和具足弟子相(如何具足弟子相可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

佛法不僅講出世,也講入世,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你應該更加替他人著想,以更有責任心熱情來面對眼前的學習生活!

祝好!


「無上大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豈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所可妄自希冀。」


希望有所幫助~

---------------------------

南師開示: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許

有些人修道打坐,一副討債的臉孔,還想把宇宙間的氣吸進來歸到自己身上,那個貪心、那個壞心眼比誰還大。佛菩薩的臉孔、姿態都很慈悲,只有布施出去,不希望收回來;只有幫助人家,不希望你的回報,那才是學佛人的心腸。你看,我們的思想一個一個千百萬億變化,大家今天坐在這裡,誰能夠把握明天早晨自己會想什麼?哪一個有把握?不知道,這個就是心的變化。所以修成功,證得心的體、相、用,他就能夠有「化身」。

明白那個「明心見性」的「體」,就是「法身」,能夠了解心性之體,知道了心相,曉得心的靜相與動相,他就能夠起百千萬億「化身」的作用。所以我們注意啊!我常常告訴同學們,我們大家修顯教、學禪、修般若,喜歡講空,空是心的體,你口口講空,你還空不了哩!你打起坐來空得了身體嗎?坐在那裡(還有)身體的感覺。「噢,我有氣功」、「噢,我放光」,還是有身體。你沒有肉體,誰放光?那個臘燭點都點不燃,一點亮光都沒有;那是身體上的感覺。你說:「我坐到我空了」,不是真的空,是你意識的境界好像「我空了」。

我經常跟同學們說:「你坐到空了?你的空有『水桶』那麼大?」。你坐到「噢,空了,什麼都不相干」,有人給你一拳,「你怎麼打我?」(眾笑)你就不空了。那不是真空,那是意識境界自己造作的一個境相。真的空,那是證到「體」!所謂「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空是無相的,有相已經非空,有個空相不是空。我們學顯教、學禪,認為「萬緣放下」、「空」就是佛法,錯了!你還做不到真空,那是你意識形態一個寧靜的境界,自己下意識假想的一個空。

我常常告訴人家:「不要亂修啊!」你認為這樣就是空,腦子越來越遲鈍;這樣搞打坐、學佛,我講真的哦!智慧越來越差了,行為越來越懶了。這樣坐起來「空」是很舒服的,世界上一大享受,而且告訴人家:「我在學佛,不要吵我,我要打坐」,實際上坐在那裡--這是學懶,不是真的空;真的空是活潑潑的。你看,這個虛空多靈活啊,飛機可以在裡頭來去,原子彈可以來去,它不沾,這個是空,你做得到嗎?你做不到啊。真達到空,你成功了、成佛了;沒有做到,不如修「有」,所以佛教有一句話,教我們一切人修行「寧可執有如須彌山」,抓「有為法」來修,不怕你執「有」;「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不要隨便修空,那是頑空。

為什麼抓「有」呢?因為「有」能夠修心、能夠調心,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的心最難管;修行人最難管理的是自己的心(思想、情緒)。所以我常常告訴青年同學:「一個人要征服天下很容易,沒有辦法征服自己;能征服天下的是英雄,但是英雄不是聖人,不能成佛,他沒有辦法征服自己。我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別人,能夠征服自己,那是聖人,那就是得道。」征服自己就是把握自己的心念。我們的心念把握不住,怎麼辦呢?你說要「放下」,但誰能放得下?那講得好聽啊,「放下」就是。那我勸你放下,我放不下,個個都這樣,等於人家碰到痛苦的事,「哎呀,你不要傷心嘛」、「哎呀,你不要這樣」,他在哭,你還在笑哩,因為你不傷心嘛。所以勸人家容易,到你身上來就難了。真放下,就難了,誰能放下?放不下,就抓「有」。你把心收攏回來才容易放下,在中國文化儒家的道理,就是一個字:「敬」---恭敬的敬。我們大家學佛修行,做功夫不得力、修行不上路,因為大家心中沒有敬,沒有恭敬的心。

*****

不要說我坐在這裡,心空一念就好了,萬緣不起,那是大昏沉;即使做到完全「空」了,也不過是小乘的果位,因為你那個空還是意識現量的一個境界。那麼,我說「有」呢?也是意識現量的境界。所以永嘉禪師告訴過我們:「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因此古人再三告誡我們修行的道理:「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一落了空,轉身很難。

*****

在《大藏經》中,准提法有好幾種可供參考,但最好的是唐朝道殿法師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你們好好研究通了也就成佛有餘。當然再配合禪宗參透了,再轉回來修這個有為法。所謂:「明知其空,轉而修有。」此人非成就不可。但當今之世沒有此人。所以我特別勉勵你們青年人,在未來時代,在新世紀中能有所成就,也就是我此次傳法最大的開心和安慰。

(摘自南懷瑾老師准提法開示)

--------------------------------

空是要證得的空,不是理論上的空。只是理論上的空,落在佛法的斷見,那不是空,很嚴重的。以為什麼都沒有,那同唯物思想一樣。唯物思想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人死如燈滅,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騙人的。這些皆屬斷見,斷見即邪見、邊見。一個東西從有到沒有,到了邊際就沒有,也落入邊見,這些統統屬於邪見。南傳小乘佛學談偏空的搞不好就有這種思想傾向的危機。此即東南亞佛教國家落到今天的結果,背後的重要文化思想因素,要今世樂、現行樂大有問題。這一點希望搞文化思想的年輕同學們特別留意!

「空」很難談,很難講,因此後世祖師說「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許」,這是佛教的教育,我萬分之萬同意這個話。所以我經常勸人老實念佛,走「有」法不會錯。「空」法是無上大法,不是上上根器很難走。「寧可執有如須彌山」抓到有法修;「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一個偏見在空的這一面,有絲毫偏差,落入撥無因果,錯誤了,不得了!所以禪宗雖以空為號召,但是強調「空有雙融」。然而後世學禪的,多半走入偏空之果,因而變成狂禪,非常嚴重。

《宗境錄略講》

--------------------------

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所以說,得了道的人,不用再談成什麼佛了。一般說成佛之路都是被我見擋住了,先空我見,再空法見,才能成佛。這裡文殊師利卻說,寧可有我,即使這個我見大如須彌山,我慢貢高到了:格老子,我非要成佛不可!你寧可保留這個我見,這樣還能夠大徹大悟成佛。像小乘羅漢,雖然沒有我見,只得了半邊空,認為這就是佛法,反而不能成佛。

所以禪宗有句話:【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許】例如這裡有位同學,自以為已經空了,不需要再修了。當然他還沒有到家,可是這樣就會有嚴重的偏差,連諸佛菩薩都拿他沒辦法。其實你認為空,那個正是我見,是見地的偏差。所以勸人學佛常以念佛為穩當,規規矩矩走「有」的法門。要走般若空的路子,非真有大福德大智慧是做不到的,只會走入狂了,連個定都做不到。《維摩詰經》上講的這個道理,對大家修行會有很大的幫助。你落入了偏空,那就要轉個三大阿僧祇劫再來,白走冤枉路。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

南師開示:心中有佛,必有事焉

南師開示:心中有佛,必有事焉


是不是中了「無分別」的毒?

空是實相,「執」空是三界的妄想


你就是終於找到了可以懶散的借口么?

我前男友就是常和我說什麼「所有物慾都是短暫易逝的」宣揚自己是堅定的修行者,不過憑他內副loser樣,可是不斷的被妹子拋棄啊~

你說不知道如何開始精進?難道非要等到大四找不到好工作屁滾尿流啃老的時候才能醒過來么。

對於你的種種想法,我只能說,大二的孩子還是距離社會有點遠,浪漫是正常的。


推薦閱讀:

耶穌是不是佛教徒?
如何系統的學習藏傳佛教?
佛教徒應該怎樣面對死亡?
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對佛教非常信仰,甚至要放棄工作,全職加入佛教團隊做義工,應該怎麼看待?

TAG:佛教 | 宗教 | 宗教哲學 | 佛教徒 | 宗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