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這隻灰犀牛,避免跳樓悲劇重現
前些天,「中興某技術人員歐某因被公司辭退憤而跳樓,結束了42歲生命」,引發許多人的關注。
歐某的妻子,稱老公因中興網信內部矛盾成為犧牲品,被辭退接受不了賠償方案而跳樓。
程序員行業收入不低,歐某更是他人眼中的成功者和精英人群,從小學習成績優秀,本科、碩士就讀於重點大學,先後在華為、中興工作。
這樣一位精英最終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給我們的衝擊是巨大的,這次事件把職場中年危機再次擺到我們面前。
這兩年有個流行的概念叫灰犀牛,意思是那些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大概率風險。
職場中年危機,就是典型的灰犀牛,大多數人都會在狹路與這隻來勢洶洶的灰犀牛相遇。
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這隻灰犀牛,避免歐某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呢?
我個人的建議是用雙輪驅動策略,提前做好準備。
雙輪驅動是指工作之外,一方面學習某項技能,打造個人品牌,另一方面進行投資理財,獲得工資收入外的財產性收入。
幾年前網上流傳過一篇名為《公司不是家》的文章,作者是聯想的一位員工,描述了他親身經歷的裁員潮。
我當時看完這篇文章非常感慨,並給出一些建議,就是職場人士不管多忙多累,也要努力抽出時間,通過學習一些新技能,打造個人品牌,以應對裁員這類突發事件。
許多人認同打造個人品牌的觀點,但不知選擇哪個方向,我覺得可以是工作相關的,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定期輸出乾貨內容,積累行業資源和聲望。
這樣一方面不容易失業,另一方面即使被裁員了,憑藉之前積累的資源和名氣,也很容易找到下家。
如果覺得工作相關的不太合適,也可以選擇工作無關,自己喜歡的方向,打造個人品牌。
這個方向就很多了,比如你喜歡咖啡或紅酒,喜歡打球健身或瑜珈,喜歡汽車或化妝等等。
反正也要在這些上面花不少錢,那麼不如在消費的同時,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之外成為咖啡師、品酒師、健身教練、汽車專家、化妝達人,並逐漸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進行一些收費的嘗試。
這樣遇到裁員等突發事件時,就會比較從容,起碼不會有一下子顆粒無收的恐慌感。
我們一方面不斷學習技能,打造個人品牌,另一方面要發揮自己資產的威力,獲取一些財產性收入。
財產性收入對應的是職務性收入,公司給你發的工資,這就是職務性收入,大多數人的收入結構中職務性收入佔大頭,所以一旦遇到裁員等突發事件,就會覺得經濟壓力很大。
財產性收入是指通過理財獲得的收入,簡單說就是錢生錢,比如銀行利息就是財產收入,你把錢放到銀行,什麼都不用做,就有利息收入。
但算上通貨膨脹的因素,利息經常是不划算的,用購買能力來衡量,你的財產是貶值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負利息。
因此我們要學習理財知識,把自己的資金投到能產生更多收益,但又風險可控的地方。
比如股票、基金、債券、信託理財產品、房產、股權投資等。
當然這些都是有風險的,而且有的風險很大,但我們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接觸。
風險和收益是對應的,而通過學習和鑽研,也可以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樣找到收益穩定的投資對象是大概率事件。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我沒多少錢,所以不用投資理財,其實越沒錢,越應該理財,這時更重要的是獲得投資經驗和認知。
比如你有100萬可投資資金時,如果沒經驗,投資失誤,虧了10%,就是賠了10萬。
但如果你只投資1萬元,或者1千元,同樣投資失誤,虧了10%,你只損失1000元或者100元,但你獲得的經驗和認知,是和投資100萬損失10%差不多的。
我現在通過小額基金定投,經過一些摸索和研究,年收益率穩定在10%以上,那麼理論上我有更多可投資資金時,依然保持10%的收益率是大概率事件。
華爾街有一句話,叫金錢永不眠,不要讓你的錢躺在銀行睡大覺,去學習投資理財知識,讓你的錢為你賺錢。
只要你用了這個雙輪驅動策略,一方面不斷學習,打造個人品牌,另一方面投資理財,獲得工資外的財產性收入。
相信中年危機這隻灰犀牛會離你遠遠的,即使它真的向你衝來,你也不會害怕。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