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逾兩千專家評國家科技獎,緣何意見紛紛?

?圖片來源:suindependent.com

撰文 | 吳可忍

責編 | 李曉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少則精、多則濫——諾獎也好,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也好,這些業界公認、世人仰慕的知名獎項,每年的獲獎者鮮有超過十個人的。

反觀我國的國家科技獎:每年候選項目過千,兩千多名專家花費幾十天時間,評出的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有三四百項之多(近年來壓縮至「不超過300」項),實際獲獎人最少2000名。

如此興師動眾,以「國家」的名義頒發的國家科技獎,體現了「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大國」什麼樣的水平?其公信力和權威性有多高?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12月15日,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發布公告,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稿(以下簡稱「條例修訂稿」)公開徵求公眾意見。

根據慣例,這份「經多次專題研究和廣泛徵求、吸納各方面意見建議,並反覆修改完善」的「條例修訂稿」,估計最終不會有太大改動——換句話說,今後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就按「條例修訂稿」辦了。

那麼,「條例修訂稿」都有哪些乾貨?

吃瓜群眾仔細學習了幾遍,實在有些失望——它與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深化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大同小異,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且不說《條例修訂稿》規定的「專家、組織、部門」提名制,與「專家提名」的國際慣例相去甚遠、換湯難換藥;也不說「技術發明獎」與「科技進步獎」無本質區別、完全可以合併同類項;單是三大獎「每年獎勵總數不超過300項」這一條,就可謂「武二郎吃砒霜——要了命了」!

少而精,多則濫。試想,如果諾獎每年頒給一百名科學家,它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能有今天這麼大嗎?

原因很簡單:如果把全球的科研比作金字塔,只有遴選出塔尖上的「頂尖」科學家,才能服眾,進而形成「眾星捧月、萬人敬仰」的影響力;如果讓「塔腰」以上的科學家都參選、一年評選上百名,那就不是「諾貝爾科學獎」、而是「諾貝爾瓷磚了」。

從操作的角度講,數量越少越能杜絕「貓膩」、確保公平。

越是評選「塔尖」上的科學家,入圍的科學家就越少,越有利於評委會精挑細選、分辨優劣、甄別高下,而且評選時也越好對比、越好評判;否則,從「塔尖」往下,越往下人越多、水平越接近、評選的難度越大,評選過程也越容易出現「貓膩」,評選的結果就越難服眾。

就國家科技獎中的最高科技獎來說,由於每年的獲獎者最多不超過兩人,所以至今評選出的20多位獲獎得主大都價真貨實、「經得起歷史考驗」;而動輒三四百項的三大獎,由於入圍數量眾多、水平非常接近,不僅導致報獎過程中的「三拼」——拼打包、拼包裝、拼關係——現象屢禁不止,評審過程中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的評選結果自然難免非議。

更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數量少,才能最大限度讓科研人員「潛心科研、專註學術」。

國家科技獎由於評選的項目(人)太多,評選過程可謂「興師動眾」,導致其實際效果與最終目的南轅北轍。

先說評審專家。看看國家獎勵辦在媒體發布會上的公開信息——

今年通用項目網路評審於4月19日至26日在部隊某基地進行,共分109個網評組,參評專家1677人。通用項目會議初評於6月9日至23日在北京進行,共分了59個學科專業評審組,參加答辯的項目、候選人和國際組織共528個,評審專家1209人,最終初評通過241個項目(人選、組織)。專用項目因為保密不進行網評,會議初評於4月20日至5月20日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完成,共分13個評審組。

除去歷時一月的專用項目,單是通用項目,網評加會評,共耗時21天,參評專家超過2800人(次)!

再看看報獎的項目(人數):形式審查篩下去的不說,2017年最終受理的就多達1021項,其中自然獎205項、發明獎245項、科技進步獎571項——一千多個項目,光是準備材料,就要消耗多少科技人員的多少時間和精力?這還不算,在會評中,還有500多名項目負責人參加答辯,其中不乏不遠千里、打飛的專程趕到北京的。

要知道,這兩千多名參評專家和數千名候選人,都是我國的科技精英啊!除了參評國家科技獎、準備材料、赴京答辯,他們還要參加名目繁多的項目評審、項目申請,以及其他大小會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們究竟有多少時間真正花在一線科研上?

正如一位熟知內情的科研人員所說:評選數量大導致每年有太多人投入報獎,浪費科技精英們太多精力、把功夫花在詩外,濃厚了名利、浮躁了學風,淡薄了對科學真理的追求!

任何科技獎項,都有自己的定位。既然頂著「國家」二字,特別是在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的新時代,所評選出來的國家科技獎獎項就更要「少而精」「寧缺毋濫」,真正能體現國家水平,讓評選結果對內可以服眾、讓業內人士點贊,對外可以代表國家水平、得到國際同行認可。否則,獲獎項目動輒幾百,不要說國際同行一頭霧水,就連國內的科技界同行,恐怕也是不以為然。

我國既有以「國家」命名的國家科技獎,又有數以百計的省級科技獎、社會科技獎,不知有多少科研人員、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報獎,甚至跑獎,何談「潛心科研、專註學術」?

是時候給國家科技獎真正瘦身了。

國家科技獲獎項目(人)數量太少,會影響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和吃瓜群眾的科技自信?這實在是杞人憂天——想想當年屠奶奶榮膺諾獎時萬人空巷、舉國沸騰的盛況吧!

製版編輯: 飲水食糧|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TAG:科技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