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少有大師出現?因為現實誘惑很多嗎?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然而現在社會上的論調和趨勢,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卻要他滅亡,連預備的土也想掃盡。」

——魯迅《未有天才之前》(選自文集《墳》)

我認為:所謂大師,不過是天才種子和好土壤的姻緣。當今社會我們的種子不差,而土壤質量實在堪憂。

什麼是惡劣的土壤質量?魯迅先生指出了三種能滅亡天才、扼殺大師的社會惡土:

第一,固步自封。堅持只有「祖宗」的才是好東西,學習外國的,都是「忘記了祖宗」,是「不肖」。

此種論調認為,中國「有許多好東西」,要「整理保存」,不要「倒去求新」。且動不動就「抬出祖宗來說法,那自然是極威嚴的」。

魯迅先生對他們的評價:喪魂失魄,荒謬絕倫。

可悲的是,持此論調者,不僅是「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

可怕的是,一百年後的今天,昔日的一支小小輿論力量,已然成了決策層的中流砥柱。

第二,曲意逢迎。表面上對創新者持寬容態度,卻以提倡「本土化「、接地氣為由,迎合「中國人的老脾氣」。

此類論調比第一種更加狡猾。他們表面上所謂的自由開放,不過「刺取點外國作品的技術和神情「,而骨子裡依然是老大帝國的那套腐朽的奴隸美學。

可怕的是,這種論調滿足了民眾「崇洋而不媚外「的道德心理需求,極受追捧。主角和觀眾「互為因果,排斥異流」,以至「即使(天才)產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這種論調,對應我們今天鋪天蓋地的雞湯審美。改變於不必改變之地,進步於無需進步之處,看似振臂,實為自慰。演員觀眾惺惺相惜、相濡以沫,不過一場歌舞昇平、轟轟烈烈的自我陶醉罷了。

第三,惡意詆毀。還未看清,就「恨恨磨墨」、大肆批判、隨意捧殺,把一個又一個有創造力卻不完美的萌芽思想殘忍扼殺在搖籃里。

如此惡意的批評者,對待天才如「在嫩苗的地上馳馬」,踐踏起來「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

魯迅先生對此論調悲痛回擊: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的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

這種論調,對應今天的輿論暴力。對創新者「當頭加以戕賊」,把敢說真話、敢動真刀子、指出新道路的先行者盡數「罵得寒噤了」才算罷休。偉大的思想一定有脆弱的生長期。如此踐踏、屠戮、蹂躪,讓之如何生存?

魯迅的三點論斷聲猶在耳,而回首已然百年。

出路何在?

魯迅先生說,要不求「天才」,而求肥沃泥土,為大師的出現打好民眾根基,因為:

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做土要擴大了精神,就是收納新潮,脫離舊套,能夠容納,了解那將來產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業……

泥土和天才比,當然是不足齒數的,然而不是堅苦卓絕者,也怕不容易做;不過事在人為,比空等天賦的天才有把握。這一點,是泥土的偉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有報酬,譬如好花從泥土裡出來,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賞鑒,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賞鑒,正不必花卉自身,這才心曠神怡的——假如當作泥土也有靈魂的說。

願泥土多芬芳,喬木秀於林。


原因很多。我不覺得和以前「大師」在學術水平上碾壓現在的頂尖學者。但是由於各個學科的飛速發展成熟,即使是頂尖的學者也不是以前那種一個學科學派的開創者了。越成熟的學科越難有重大突破。所以頂尖學者就顯得沒那麼大師了。舉個關於一片牛文章的例子。算個弱化簡略版的大師級成果的例子吧。我讀博士時候看過一篇1984年發表在journal of finance上的論文,金融領域最好的期刊。我很吃驚的是,我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前的一次和導師的討論中,我導師花了十幾秒想出了那篇文章里的模型。我確定我導師並沒有看過那篇論文,因為他們的方法是等價但不相同的。那篇論文在我那個小小領域內是很開創性的,雖然特別簡單,不然我導師也不會瞬間想出來,但是之前沒人做過,人家就頂刊了,到現在被引用了2k多次。幾十年過去了,我導師雖然也是獨立想出來了,但是什麼貢獻都沒有了,他自己也沒覺得那是什麼重要成果。

另外人的精力有限,人類近幾十年的知識積累非常快。相應的,普通人需要知道的"常識"越來越多。崔化鈉被網友奚落是因為初中課本上就教過氯化鈉是食鹽。某種程度上,這個是常識。現代社會要達到具有常識的水準就已經花去了12年(高中畢業)。還是說我們學科的例子,不談接觸最前沿知識,從小學讀到碩士(如果是美製要讀到博士二年級),才算把基礎知識學過一遍。不算跳級的大神們,這就已經差不多23,4歲了。牛頓23歲就發明微積分了。愛因斯坦在奇蹟年的時候是26歲。當代潛在的大師們在這個年紀剛剛過了博士資格考試。都說科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過巨人們實在太高,一個人爬上去就花了太多時間了。某種程度上也是阻礙了大師的發展吧。


因為那個年代底層人民的比例實在太多。


你到大師那把年紀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大師的,商業性一點不耽誤大師的出現,只是現在發出的聲音很小,總被嘩眾者奪食。


我認為是商業本身遏制了大師的出現,王家衛、黑澤明時代,商業性遠比現在弱很多,人們在追求回報率方面沒有那麼歇斯底里。


不認同你的觀點。因為現在各個行業都是高度專業化,別說普通民眾,就是相鄰學科都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所以很多驚人的成就都是僅僅在小圈子裡被人稱讚,但是絕對不等於沒有大師。只是你學識和人生格局還沒到欣賞專業成就的水平。


因為現在達到「大師」水平的人太多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人才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