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的力量之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 ?「余莉開講」第14講下

  • 境隨心轉的道理,讓我們學會一種積極的心態,想方設法去轉變境界,而不為境界所轉。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而不總是怨天尤人。
  • 同一件事情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得出的結果不一樣,對我們的影響也不一樣。

例子:

在桌子上放半杯水,消極人看了他覺得是半空的,你看我們都喝完了半杯水,僅剩下半杯水了,他就覺得很沮喪;但是積極的人看了半杯水,他覺得是半滿的,他會說你看還有半杯水可以喝,於是他就很開心。所以同樣都是半杯水,不同的人看了,得出的結論不同,原因何在呢?就是我們看待它的角度不同,對待它的態度也是不同的。

故事一:七個兒子和一根拐杖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佛陀曾經以一隻拐杖讓一位老人的七個兒子和七個媳婦了解到什麼是孝道。

一天,佛陀出去托缽時,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邁的婆羅門教徒,他的背已經駝了,拄著一根拐杖,還捧著一個碗,走起路來很吃力。他彎著腰弓著背,拐杖向前撐一步,他才能走一步。

佛陀看在眼裡,憐憫在心,加緊腳步上前去扶著老人,問道:「老人家,你走路那麼不方便,為什麼還要出來托缽(討飯),難道沒有孩子照顧你嗎?」

老人回答:「有,我有七個兒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們有妻子要照顧,有孩子要養育,所以無法容納我,把我趕了出來。」說話時,老人抬頭一看,認出是佛陀,趕緊跪下說:「佛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麼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兒子?」

佛陀很慈祥地說:「道理要用心聽,才能啟發他的良心。」

老人說:「那要啟發教育我的兒子就難了。因為現在在他們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兒,沒有多餘的時間聽道理。他們總是想要教育別人,找別人的問題。」

佛陀說:「只要你用心,仍然可以。」

老人問:「我要如何用心?」

佛說:「你什麼都不要想,只要記得將你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時用心走穩。你要用最虔誠的心,去感恩這根拐杖。因為它幫助你走路,你要看到,你要知恩,這是第一條。第二條,若有惡狗跑來,你可以用拐杖趕走它,保護自己。涉水時可以用拐杖去探探深淺,以測安全。第三條,它助你走出一條平坦的路,不會因踢到石頭而跌倒。這一切你都要用心感恩它。 如果你的意念言語都很用心,就能感化你的兒子。

老人心想,這的確是真的,這個時候我還能靠誰?我只能依靠這根拐杖,這根拐杖給我的幫助最大,我應該感恩。從此老人拳拳服膺佛陀所說的話,不再抱怨兒子,不再找他人的麻煩和責任,而是一心一意地感恩,每一天都感念著拐杖的恩情。有時他脫口而出,邊走路邊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幫助我走路,感恩拐杖幫我探測水的深淺,感恩拐杖保護我的身體轟走惡狗。

老人的七個兒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唯有妻子兒女是他們的最愛。有一天他們聽人說,城裡有一位佛陀能夠賜福給世人,若求佛賜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報。這七個兄弟就相邀一起帶著妻兒去求佛賜福。他們到達王舍城耆闍崛山時,佛陀正在為大眾開示。那一天老婆羅門也拿著拐杖、捧著碗出來祈禱,現在他所有的煩惱都去除了,一心只有感恩,所以邊走還是邊念著「感恩」,感恩他的拐杖。

有人路過,看到老人那麼慈祥,又滿口的「感恩」,於是問他:「老人家,您的心那麼知足感恩,您一定是位有福的人。」那個人接著說,「您可知道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說法,您想不想去看看佛,讓佛為您祝福?」老人聽了滿心歡喜,他說:「非常感恩佛陀,佛曾在路途中對我開示,所以我現在過得很歡喜,心靈很自在,不知如何才能再見到佛,再聞佛陀的開示。」

這位過路的好心人就說:「我正要去禮佛聞法,我們可以一起去。」老人就隨著好心的過路人去了耆闍崛山。那時佛陀已經開始說法了,老人從遠處慢慢地走來,邊走還是邊念著「感恩,感恩拐杖幫助我」,一直走到佛前。佛陀看到他就說: 「你來了!看你這麼歡喜,你到底如何感恩?你來這裡再多念幾次吧。」

當時有很多人聽聞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兒子們也在場,他面露笑容,滿面風光,一點沒有煩惱地說:「我很感恩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幫助我度過危險。渡水時,它讓我知道深淺;有惡狗時,它還可以保護我,把狗趕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這根拐杖。」

佛陀聽了很歡喜,用眼睛掃視著老人的七個兒子和七個媳婦。佛陀語重心長地說:「對,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幫助你生活,可以讓你那麼歡喜地過日子,所以你應該感恩。世間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將來的因果,他們一樣會受到兒子的折磨,還要墮入地獄,像這樣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養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

七個兒子和七個媳婦看著自己的老父親,又聽到佛陀的說法,慚愧得無地自容。他們的良知即刻被啟發,七個兒子同時站起來,媳婦也跟著一起來到佛陀的面前頂禮,感恩佛陀。然後他們轉過身到老父親身邊,扶著他說:「我們很慚愧、很懺悔,從今天開始要請父親回家,一定要奉養您。」這時七個兒子都爭著要迎請父親回家孝敬。

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其中的道理卻很深,那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境隨心轉」。在老人不明白「自己之所以淪落為乞丐,是因為自己的福薄,而自己的福薄是因為自己的德行淺薄」這個道理之前,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自己的兒子,從外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結果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過著怨天尤人的生活。

當他經過佛陀啟發,懂得感恩自己手中的拐杖時,通過這根拐杖,把他的感恩心引發出來了,結果,「福田心耕」,為自己培植了福分,最終也感化了七個兒子,轉變了境界。

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故事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例如有一個秀才趕考的故事,也說明境隨心轉的道理。

有一個秀才,他考了兩次考試,都沒有考中。結果第三年考試之前,就戰戰兢兢很緊張,考試前三天他做了三個很奇怪的夢:

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的白菜種在了牆頭上;

第二個夢是夢到自己站在雨里穿著蓑衣,還打著一把傘;

第三個夢是有一個棺材掛在他家門前一個樹上。

這三個夢都很奇怪。他感覺和自己的考試有關,於是他就跑到丈母娘家裡,想找丈母娘給他解夢,因為他的丈母娘是解夢高手。但是來到丈母娘家裡很不巧,他的丈母娘被人請走了,只有自己的小姨子在家。小姨子看他驚驚慌慌的,就問他:「你有什麼事情啊,這樣驚慌失措身心不安?」他說:「我做了三個夢,感覺和考試有關,想讓丈母娘給我解夢,可是不巧她不在家。」小姨子一聽就笑了,她說:「這麼多年我看母親解夢,不用學都看會了,我把三個夢解給你聽。」

第一個夢白菜種在牆頭上,植物要根深才能葉茂,你這個白菜都種在牆上,怎麼能夠長得很茂盛呢?這是白種,說明你去考試希望不大,可能沒戲了。

這個秀才聽了之後有些失望,但是還是抱著一點點的希望,把第二個夢也說了出來。小姨子說,你看下雨天,站在雨里穿著蓑衣就夠了,你又舉了一把傘,這不是多此一舉嗎?意思是說你去進京考試去也白去,是多此一舉。

這個秀才就更加失望了,但是他還抱著最後一點希望說了第三個夢,說一口棺材掛在了他們家門前的一棵樹上。小姨子一聽,說這不是更明顯嗎?你看這個棺材都掛在樹上了,這不是死無葬身之地嗎?

這三個夢一個比一個差,秀才一聽非常失望,耷拉著腦袋往回走。結果很幸運的在路上遇見了他的丈母娘,這個丈母娘一看女婿心情不是太好,就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他就把剛才的經歷給丈母娘說了一遍。丈母娘聽完就笑了,對秀才說道,你小姨子把這些夢全都給你解錯了,我重新給你解一下這些夢。

你看白菜種在牆頭上,種得這麼高,這不是「高種(中)」嗎?你去京城考試一定高中頭名。

秀才一聽,精神一震,迫不及待地把第二夢也說了,丈母娘說,這個夢很好啊,你看站在雨里你穿著蓑衣是夠了,你又舉了一把傘,這不是「雙保險」嗎?肯定能夠考中。

秀才一聽又趕緊把第三個夢也說給了丈母娘,丈母娘說,這個夢就更好了,你看這個棺材掛在樹上,掛得這麼高,這不是「高棺(官)懸掛」嗎?意思是說你這次進京趕考,不僅能高中頭名,還能獲得一官半職,衣錦還鄉。這個秀才越聽越高興,非常地有信心,結果他進京趕考,果然名列前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得出的結果不一樣,對我們的影響也不一樣。


推薦閱讀:

重要的考試失利後,怎樣調整心態?
男朋友工作不如意,有能力,但得不到領導的賞識,還經常挨罵,我該怎麼安慰他開導他?
怎樣清除考試過程中的雜念?
怎麼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
在外留學,心理壓力很大,生活失去樂趣,如何調整心態?

TAG:家庭伦理 | 心理学 | 调整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