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台灣的風俗電影或書籍值得一看?
01-31
《海角七號》、《練習曲》嚴重推薦《賽德克巴萊》!!!
給你介紹點新的吧 1.《父後七日》 中國含蓄版《葬禮上的死亡》 2.《一頁台北》 最近最好的冷幽默電影啊 3.《當愛來的時候》 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家庭的故事,這樣細膩的說自己的生活,大陸的導演已經失去這種能力。
4.《九降風》 屬於台灣的80的電影,我們就隔海相望一下了。
以下兩部比較有名: 1.《艋舺》 豆導版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艋舺少年殺人事件」。 2.《海角七號》 魏德勝將配角小人物刻畫完美 還有一個《雞排英雄》 還沒來得及看當然最最最推薦的是《 賽德克·巴萊 》 十一上映啦 不過在台灣
劉梓潔《父後七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內附劉的旅行散文數篇),《父後七日》曾被改編成電影;朱天文《紅氣球的旅行——侯孝賢電影記錄續編》,最近剛看的一部,朱天文曾與侯導多次合作,看書時若能結合文內所提到的侯導電影慢慢欣賞,別有一番滋味
陣頭,翻滾吧阿信,我喜歡這兩部
比較老的文藝片和近幾年台灣的青春片似乎很多都反映了台灣的風俗
比如
桂綸鎂的 最遙遠的距離
藍色大門
盛夏光年
楊德昌的 南國再見 南國
一一
麻將
悲情城市
到比較新的 練習曲
九降風推薦幾個喜歡的書作者:沈君山、白先勇、吳念真。我自己看過一些小品文,一直覺得台灣文化人寫的文字精準又優雅,有特殊的腔調。《浮生三記》、《浮生再記》、《這些人那些事》、《台北人》等
兒子的大玩偶
這部不錯,早期的台灣
《兒子的大玩偶》(英文:The Sandwich Man)為依據臺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作品。上映前,雖已通過行政院新聞局審核,卻遭保守派的影評人士運用「中國影評人協會」名義書寫黑函密告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指稱本片貧窮落後及違章建築的畫面不妥當,恐有影響國際形象的疑慮;導致屬於黨營企業的中央電影公司在未經過導演萬仁同意下,打算逕自修剪《蘋果的滋味》部份片段[3]。為此,萬仁透過《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於報紙上披露後,隨即引發臺灣輿論界一陣譁然,紛紛批評中影的官僚作風,迫使中影放棄刪減影片內容。最終,影片逃脫過被刪剪的命運,一刀未剪通過上映,讓此片的創作理念得以保全,而此事件也經常被戲稱為「削蘋果事件」。
上映後,寫實傳達臺灣記憶的電影風格,擄獲大多數觀眾口碑,兼具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視為「臺灣新浪潮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千江有水千江月》 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關於台灣民風的小說,小說本身也好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91664/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書《我們台灣這些年》——以作者的成長軌跡來細說30年來台灣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以樸實台灣人民的角度來分享涵蓋政治、經濟、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事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