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21世紀資本論》第五章 I
第五章 資本/收入比的長期變化趨勢
第一節至第四節
背景:
分析了歐洲和北美洲自18世紀以來的資本變遷。從農地形式的資產逐步被工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以及城市房地產資本所取代,然而資本存量的總價值似乎在很長時期里變化並不很大,對比英國和法國兩國,自 20 世紀50 年代以來資本/收入比持續強勁走高;對比歐洲與美國,歐洲除在20世紀20--80 年代資本/收人比低於美國外,其他時間始終處在較高的水平。在這基礎上,解答是哪些神秘力量導致一個社會的資本/收入比應該是 600%~700% ,而非 300%~400% ?資本/收入比是否存在均衡水平,均衡水平又是如何決定的?這會對資本收益率產生何種影響?資本/收入比同資本和勞動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疑問:
1、為什麼歐洲的資本/收入比回到了歷史高點?為什麼歐洲的該比率結構性地高於美國的水平?
2、那這種趨勢是否會在今後數十年內持續?資本/收人比在 21 世紀末之前能否恢復甚至超過先前的高水平?
觀點:
1、資本存量的總價值是反映資本在經濟和社會中的重要性的指標
2、資本主義第二基本定律: ?=s/g,(資本/收入比? 與儲蓄率 S及增長率g,g指的是國民收入的總增長率)通過該定律把一個經濟體中的資本/收人比同儲蓄率及增長率聯繫起來。
3、增長率g(國民收入的總增長率)=收入的增長率+人口增長率
4、第二定律式反映了一個淺顯但重要的事實:儲蓄較多而增長緩慢的國家將在長期中積累起更大數量的資本(相對於收人而言) ,而巨額資本反過來會對社會結構和財富分配產生重大影響。
5、增長(特別是人口增長)放緩是資本的勢力捲土重來的根源
6、長期來看增長率的較小變動可能會給資本/收入比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總結:
分析了歐洲和北美洲自 18 世紀以來的資本變遷後,定義出基本主義第二定律,但只有在滿足若干關鍵假設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第一,這是一條漸進式定律,也就是說只有在長期才有效。其次,只有把考慮的重點放在人類可以積累的資本形式上,最後,只有當資產價格的變化與消費者價格指數的變化大體相同時,第二定律才成立,總而言之,第二定律並不能解釋資本/收入比可能遭受的短期衝擊,但這條定律可以讓我們知道:在去除衝擊和危機的影響之後,資本/收入比將在長期收斂到何種潛在的均衡水平。
借用1970--201O的數據,資本在發達國家回歸,出現新型的承襲制資本主義因素有三類:一、它們相互補充和強化,使得振幅非常顯著。長期來看,最重要的因素是增長率放緩(特別是人口增長率) ,二、再加上高儲蓄率的影響,會自動導致長期資本/收入比的結構性提高一一這是第二定律的必然作用。三、漸進式私有化以及將公共財富轉移到私人手中的過程和房地產和股票價格的長期趕超現象。
推薦閱讀:
TAG:书籍推荐 | 读书会 | 托马·皮克提ThomasPiket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