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專車上開小賣鋪,這腦洞我給零分

今天當我第一次聽到「魔急便」這樣的名字時,還以為是個類似當年「噢粑粑」的找廁所產品。結果仔細看報道,才知道是個在專車上擺放商品(目前主要是零食飲料)賣貨的項目,名稱或來自於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可惜,這樣的縮寫,實在令我難以把它與零食飲料聯繫起來。

而朱嘯虎王剛作為這款產品的投資人,也使其入駐滴滴的專車,顯得理所當然。

2017年,滴滴在專車領域的發展進入停滯期,面臨政策、市場等多重不確定因素,盈利遙遙無期,又有一圈強敵環伺,急需一個新的故事來突破估值的天花板。而專車這種模式,我在之前也多次撰文分析,除去政策限制,其最大的瓶頸在於司機和平台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相比傳統的計程車行業,除了召車模式變為手機之外,並未創造新的價值。這一本質的模式問題,越來越被業內外所認清。因此,專車行業的真正突破,還是在於遠期的無人駕駛技術,徹底剝離人力成本。

而今年火爆一時的無人便利店,顯然是沒有逃過追風少年-哦是中年-朱嘯虎先生的眼光。而聯手王剛,入駐滴滴,既享受了無人便利店的高成長性,又可拉一把陷入泥潭的滴滴,一加一大於二,看起來是非常之犀利。但很可惜,對於這樣的腦洞,我要給零分。

由於補貼潮的褪去,打車出行的用戶,所付出的價格,正在逐步回歸出行平台提供的價值。這也意味著,以前低價而吸引來的乘客,對於劣質車況和服務的容忍度,正在逐步消退。窮家富路是古訓,打專車出行的人或者因為趕時間而咬牙忍痛付出比公共交通更高的價格,或者由於希望獲得比公共交通和傳統計程車更好的體驗而付出更高的價格。前者滿腹怨氣,後者本來就是花錢買體驗,這時候你在車上給他放個礙眼的貨架,並且司機絮絮叨叨推銷商品,請問換做你是乘客,會作何感想?一般而言,會有去理髮店被推銷辦卡的既視感。

並且,由於車型不同,我們假設緊湊型轎車,是沒有空間投放這樣的貨架;而舒適型、豪華型、商務型車輛,在安裝了貨架後,結果是空間變為緊湊型轎車。於是乘客花了比緊湊型轎車更多的錢,卻有可能乘坐緊湊型轎車。準確的說,還不如緊湊型轎車,這句話應該表達為,我們花了更多的錢,坐在了小賣部里。這樣的事情,會有乘客喜歡嗎?

而從司機的角度,我作為一個駕齡近十五年的司機,尚未熟練掌握如何一邊開車,一邊監控後排乘客是否在拿取商品的同時掃碼付款了的技能,又或者說,是否依照實際貨品的種類和數量付款。於是我是應該在乘客到達目的地後先鎖閉車門清點貨品,還是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監控後排乘客的一舉一動,防止其偷拿偷吃商品,或者更不幸的是,乘客從包里拿出同款商品食用飲用,卻被我誤認為是車上的商品而引起爭執。

總之,如果商品有損失,司機是需要自己承擔的;但,如果司機因為過度關注乘客是否偷吃偷拿而造成交通事故,損失也是需要自己承擔的,對了,千萬不可以追尾,否則乘客會撞在貨架上,傷情有可能會比較嚴重。

至於司機是否會需要因為在車上賣貨而在網約車駕駛證之外再申請一張個體工商戶執照,這個我們暫且不考慮。個人認為,專車司機選擇這樣一份工作,賺錢是最大的動力,於是在車上賣貨如果確實有利於賺錢,也無可厚非。我們假設貨品的銷售順暢,且沒有因為需要監控貨品而分散注意力引發交通事故,則司機的收入,取決於商品的銷量和單品的利潤,這個也算是常識,於是商品的選品,成為關鍵的因素。

考慮到目前的貨品以飲用水、非碳酸型飲料與零食為主,按照每件商品一元的毛利潤,每位司機每月五百單行程,每單都有至少一位乘客購買一件商品,確實會產生加盟材料中「稱能每月多賺 500 元」的效果。不過我確實不清楚這個效果,是否考慮到取貨和擺放的時間成本,推銷的精力成本,清理車內垃圾的經濟成本,以及存貨擠佔後備箱行李空間的成本。或者,車上便利店參考了機場車站,把食品飲料的價格提高,以提高毛利率,降低貨物周轉的負擔,只是,還需要在乘客的接受度與利潤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因此,由於專車行業和無人便利店行業,都是前景未卜,把兩個這樣未知的產品捏在一起,能否化反變成一個有前途的產品,我們持懷疑態度。據說產品已在小範圍測試,無論開局是否順利,針對車內的增值場景,希望諸位投資人再接再厲,勇於嘗試。我在這裡,也可以貢獻幾個思路:

車內抓娃娃機,在前排頭枕處放置觸摸屏幕,供後排乘客無聊時抓取,獎品可以快遞到家,也可以兌換滴滴里程;

車內共享按摩椅,加裝按摩設備,掃碼付費後,座位可以抖起來,以解舟車勞頓之苦;

車內KTV,可以獨唱,也可以與其他車上的乘客合唱,還可以開通直播,觀眾可以發彈幕,可以刷禮物;

車內現金貸,乘客的信用分越高,放款額度越高,上車窮光蛋,下車買買買;

......

或者,我們回歸到車內貨架場景,考慮到銷售方提升商品毛利的需求,也考慮到乘客購買商品的剛需程度,水和零食毛利太低,到處可以買到,不如利用車內的私密性,乾脆變成車內情趣用品貨架,乘客可以放心大膽的買買買,貨品利潤又超級高,豈不是雙贏?這個產品,就叫滴滴老司機好了。

不多說了,我去寫商業計劃書了,歡迎各位投資人來人來函,踴躍聯繫我。

判官:十四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現專註於社交和商業化產品領域。個人公眾號:判官老司機


推薦閱讀:

新零售時代波譎雲詭,如何才能成就下一個風口?
馬雲、劉強東和張近東玩兒不同的零售新概念,誰更接地氣?

TAG:滴滴出行 | 滴滴快车 |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