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岩茶的焙火與火功的一些分享(其一)

有些茶友似乎對岩茶的焙火與火功這個概念不甚清晰,故今此一篇,旨在分享子舟關於「岩茶火功」的一些看法。

事實上,武夷山許多的做茶人對火功的判斷也有一些出入。特別是對於「中火」的概念,各執一詞。對於其他的火功倒是還好,基本判斷是一致的。

那岩茶中都有哪些火功呢?說法亦不一。我比較認同的一個觀點,應是:走水茶→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

一般的情況下,岩茶是這樣子的:

1)t茶葉粗製後,經過挑選,然後再次焙乾。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走水茶」。「走水茶」從茶幹上面看,顏色是偏綠褐色;從葉底看,是偏青黃色、夾雜著紅邊的;從湯色看,是偏金黃色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清香中帶著青味的。

2)t走水茶開始之後,一般就會用碳焙了。經過一輪碳焙之後,我們把它稱之為「輕火茶」。「輕火茶」嘛,就是「輕輕的」用碳火焙一下。這個時候的茶,於走水茶其實相差並不十分明顯。從茶幹上看,顏色是褐中帶綠;從葉底看,是偏墨綠色、帶著紅邊的;從湯色看,是金黃偏紅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清香且不帶青味的。而且,從這個時候開始,它的口感有別於走水茶,變的更加溫緩,這就是碳焙的作用之一。

3)t輕火茶再往上焙一次,就是「中輕火」的茶了。這個時候的茶,火功比輕火茶高,又比中火茶低。從茶幹上看,顏色是偏褐色的;從葉底上看,是墨綠色、且帶紅邊的;從湯色上看,是偏紅色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偏熟香的。

4)t中輕火再焙一次,就是第三輪碳焙了。一般岩茶的碳焙亦止步於此,這時候,它的品種比較穩定,風味達到最佳。我們把它稱之為「中火茶」。從茶幹上看,顏色是偏黑褐色的;從葉底上看,是墨綠色帶著紅邊的;從湯色上看,是偏紅色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熟香且帶著自然的品種香的。

5)t那麼有一些老廠或者是一個特殊的茶,在焙制到中火之後,還會再往上焙火,我們把它稱之為「中足火茶」。從茶幹上看,顏色是偏黑色的;從葉底上看,是偏黑色的;從湯色上看,是紅色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熟香且品種香較淡薄的。(無圖,難找)

6)t中足火茶再往上焙,就是「足火茶」了。從茶幹上看,顏色已十分接近黑色甚至就是黑色的了;從葉底上看,顏色也是十分接近黑色或者就是黑色的了;從湯色上看,是紅色偏黑的;從品飲感官上看,是熟香且帶焦糖香的。(無圖,難找)

當然,凡事總有意外。總會有些特殊的茶,工藝方面處理不當的,五花八門,就不多說了。譬如有一類茶,是全程低溫碳焙的,它的焙制時間需要更長,從干茶、葉底方面,基本與輕火茶無異,但是它確屬於中火茶 —— 畢竟,判斷茶葉的火功高低,還是要從品飲感官上面作為主要出發點:也就是說,這個茶從品飲感官上面看,已經是中火茶的特徵了。

像這種茶,乃是創新焙茶工藝的一個好的典範。它既保存了茶葉新鮮的風味,又兼具熟香的濃醇。說實話,我自己也比較愛喝這種茶。 :D

附上部分的岩茶火功的茶干、葉底、湯色圖片,僅供參考。需要說明的是,岩茶焙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非黑即白的說法。於是,也可以會出現一個茶的火功,既不符合上文描述以及圖片展示的「輕火」的特徵,亦不符合「中輕火」的特徵。那這個時候,只好根據經驗,去判斷它是更偏向於哪種火功了。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TAG:武夷岩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