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好毛巾,不要恐慌,這裡有一篇「核末日生存指南」

100多年後的今天,2161年12月5日早上7點21分,13號避難所的一位居民被派出去尋找凈水晶元的替代品。《輻射》1代正式開幕。

作者丨Inversion

每天,各位讀者朋友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文字,都是編輯、記者和作家們在溫馨的書房或明亮的辦公室里寫就的,要不然就是在五星級酒店或新聞發布廳當中,但本文卻非如此。本文原作者Rupert Goodwins一行人跑到了英國艾希克斯鄉下的一塊濕地里,穿著鍋爐工人似的制服,探訪一處英國政府已經廢棄的核避難所,並且接受了核避難訓練。

雖然電影和遊戲中經常會描述世界被喪屍病毒毀滅的景象,但我們都知道那其實不會發生,然而核威脅卻是真真正正存在的。也許你對核武器不甚了解,甚至不如喪屍了解得詳細,可你知道喪屍並不存在,與此同時,在每時每刻都可能有顆核彈正在朝你家飛來。真正的世界末日也許就近在咫尺。

喪屍病毒一時半會應該還不會出現

下面就是一些核末日的小貼士,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歡迎來到避難所

丨 步驟一:找到核避難所

好在我們比較幸運,找到了一個避難所。

凱爾登秘密避難所(Kelvedon Hatch)建於20世紀50年代,在這座3層的地下掩體中有獨立的電力供應、水力供應和空氣凈化裝置。最初它被設計為核戰時的政府避難所,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退役後它被出售了,好在裡面的設施還算齊全。

避難所的地面上豎立著高高的信號塔

主控中心裡擺滿了幾十年前的電子設備

在地表上,避難所被偽裝成了一個山丘上的小平房,雖然這種偽裝部分地被巨大的天線桿暴露了,但它仍舊是人類可靠的避風港。在裝備齊全的情況下,它最多可支持600人的生存長達3個月之久。在核戰中這些補給品很重要:我們學到的第一條是,如果沒有補給,你會在3天內死於脫水,或在3周內死於飢餓。

如果你沒有食物或水的安全來源,你可以喝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尿,但是不能超過3次,否則會導致中毒。看起來健康的動物肌肉可能可以安全食用,但其他部分最好不要吃。任何暴露在外的、被塵土和沙礫弄髒的東西都不安全,如果你能找到罐頭食品,那它是你最好的選擇。你可以用活植物的根莖作為凈水器,只需要把它栽進水裡就行。像向日葵這樣的植物能有效地吸收環境中的污染物,但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所以你知道避難所的凈水晶元有多重要了吧!

《輻射》初代的故事就是圍繞凈水裝置展開的

《輻射》初代的故事就是圍繞凈水裝置展開的

你最好就待在避難所里不要亂動。不僅因為那裡有食物,更因為它能防止外來者進入。核戰爭的最直接影響,甚至在核彈落下之前就會出現——社會秩序和法律的崩壞,人們因為求生本能搶奪食物和燃油,公路會陷入癱瘓,暴力也會在地表蔓延。

我們對此十分確信,因為在70和80年代,英國政府進行了3次核戰假想演習,假設英國被100到200枚核彈頭擊中。其結果是基礎設施大規模崩潰、國際局勢緊張,核彈落下後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無數的傷亡和社會性的混亂」,在戰爭開始後的頭幾天內就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死亡。

當然,倖存的人可能會想要吃了你。所以趕緊找到避難所。

《輻射4》序幕:奔向避難所,並目睹核爆的發生

丨 步驟二:待在避難所里

一旦你進入了避難所——就待在那裡別出來。假設你沒有受到熱衝擊、初始輻射或來自核打擊的衝擊波的傷害,那麼你要面對的下一個敵人是輻射塵(Fallout),也就是那些被輻射污染又被爆炸的衝擊波震飛到空中的塵土或其他廢物。

幽深的走廊儘可能避免了廢物飄進避難所

避難所里密集的床位增加了可收容的人數

阿爾法輻射在人體外部時並不危險,因為它很容易被空氣和你的皮膚所阻擋,但如果你吸入或食用了被阿爾法粒子輻射過的東西,會導致你的DNA的巨大破壞。貝塔射線更具穿透力,但只要有適度屏蔽,強度會大大減弱。最應該避免的是伽馬射線。

當然,好消息是,熱核武器造成的輻射半衰期還算比較短。時間每增加6倍,輻射強度就會變為初始值的十分之一——換而言之,7小時之後,輻射水平就會變為最開始的十分之一。兩周之後,輻射水平會降低至初始值的千分之一。14周後就只剩萬分之一了。

那麼初始輻射水平到底有多高呢?壞消息來了,沒人能知道,除非你真的去外面測量。核彈的爆炸位置、爆炸高度、盛行風向,以及天氣都是重要的而且也不可知的影響因素。

《廢土》,1988年

為什麼別人會讓你進入避難所呢?如果你能有一技之長,別人才會讓你進門。機械或電氣方面的維修知識、醫療或個人護理方面的訓練,也可能是出眾的身體素質——一切能證明你能派的上用場的能力都能為你在避難所里贏得一席之地。我們確實受到了一些緊急醫療方面的訓練,但是畢竟是應急措施,對我們的期望也不能太高。

每個進入避難所的人都會接受簡單的醫療培訓

當你在避難所期間,不要生病,並且按照要求行事。如果你要當個刺頭,等待你的只有死亡。

避難所可以維持人類的日常生活,肯定要比暴露在野外好多了

丨 當你不得不離開時,再離開避難所

進入了避難所後,一旦眼前的危險結束了,你就可以思考如何在外面生存的問題了。我們接受了槍支和自衛訓練——假設避難所里有足夠的槍支和彈藥,學習如何擊斃地表可能會出現的瘋狂食人者並不是件難事(喪屍生存指南或許在這部分有點作用)。自衛訓練難度更高,並且需要更多的練習:你可以現在就報個武術班,一年左右的訓練就能讓你這樣的能力。

當核彈爆炸後,你需要一些不會被電磁輻射干擾的原始通訊方式

多數電子設備在核彈爆炸後會失效。同樣地,儘管網際網路「號稱能抵禦核攻擊」,實際上它還是會癱瘓,電力網路和手機通信也同樣會陷入癱瘓。為了核末日做準備,你可以現在就買點步談機和蓋格計數器,以及太陽能充電器和充電電池。把無線電設備用錫密封起來有助於減少它被破壞的可能——高空核爆帶來的電磁脈衝就可能毀壞許多這樣的設備。

在核攻擊之後唯一能使用的通訊方式是短波無線電,所以如果你真想在核戰爭後重建人類文明的話,考個無線電通訊的執照會有幫助。《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里就對核彈的EMP效應有所描述:在電離層核爆後,會散發出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流。當這些高能帶電粒子流擊中電子設備的時候會讓電子元件短路,並生成涌流而燒毀電子產品。

普萊斯發射的核彈在華盛頓上空遠距離爆炸,隨後帶來的電磁波讓交戰雙方的所有電子設備陷入癱瘓,真正來了一次「通訊基本靠吼」的原始體驗。當然需要的指出是,機械傳動或使用電子管的裝置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原始技術在核爆之後反而更有優勢。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的「第二個太陽」

近來有一個發明確實對核戰後求生有幫助,那就是無人機。雖然蓋格計數器不是無人機的標配,但如果你有相應的電工技能,可以把小型蓋格計數器安裝到無人機的遙感通信面板上。小型蓋格計數器的重量較輕,不會影響到飛行距離和高度,並且可以提供一個簡易的探測周圍環境輻射水平的方法,你同時還可以用無人機的攝像功能偵測是否有食人族。

當然,使用無人機也有可能會暴露你的位置,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

其餘的野外生存技能——比如捕獵動物、潛行、定位、製作簡易武器等等——就不那麼實用了,除非你正單獨一人處在沒受到污染的環境中,而且這種環境也不大可能在核戰之後還存在。如果你接受了領導力訓練,或你有一些紙質的色情讀物來以物易物,這兩樣都能派上大用場。瓶蓋應該會作為貨幣,但你要是有一副撲克牌就更厲害了。

避難所里還模擬了核爆之後的交易狀態,你可以用瓶蓋換取一些東西

我們在凱爾登避難所的旅程結束後,我們被護送著走出了避難所,同時還模擬了被食人族攻擊的情景,最後我們吃了禮品店提供的晚餐後登上了回家的火車。

經過這次核避難訓練,我們中的每個人都十分確信,如果核末日真的到來,我們都活不下來。尤其是那些經歷了80年代的人——當冷戰的鐵幕還未消散,蘇聯仍然持有核威脅的時候——更加對此深信不疑。雖然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但是核彈仍然存在:只要它們還存在一天,就有末日降臨的可能性。《輻射4》帶給我們的後啟示錄世界只是一個假想,我們之所以這麼說不是因為裡面有太多的野獸或高科技成分,是因為真正的核戰後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倖存者。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人們喜歡喪屍了吧。

在喪屍面前,人類還是有反抗餘地的

丨 核武器用戶指南

核彈頭有兩種基本模型:裂變和聚變。裂變就是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子,同時也會帶來輻射。這種過程會產生一些能量以及一些新元素,還有一些中子。

中子是所有核武器的關鍵。自然界中的中子碰撞到物體上的時候會消失,完全無害,但如果你有足夠的高純度鈾或鈈,它們在衰變時產生的中子就會碰撞到相鄰的其他原子上,引發鏈式反應。隨著衰變的不斷進行,釋放中子的速率也越來越快,釋放的能量隨之劇增。當能量達到臨界值,系統將失去控制——原子彈就爆炸了。

隨著爆炸將會帶來兩個效應:大劑量的輻射,包括了巨量的中子脈衝,這會殺死大量的生物;以及熱能的釋放,包括大量的過熱強輻射性物質。

聚變則是讓兩個較輕的核子融合成一個較重的核子。不是所有的反應物都會轉化成產物,剩餘的一些質量將會根據質能方程轉化成能量。如果是在氫聚變成氦的過程中,則還會產生自由的中子。聚變相較裂變來說條件更苛刻,因為起爆需要大量的能量,但是一旦它成功發生,也將會釋放更大的能量。

早期的基於裂變的原子彈是由美英兩國的科學家在曼哈頓計劃中製造出來的,在廣島和長崎轟炸中被應用於實戰。第一枚落下的「小男孩」用的是槍式機制,需要將低臨界態鈾轟擊到另外的3塊低臨界態鈾上引發爆炸;第二枚「胖子」則使用了內爆式機制,使用炸藥將外圍的低臨界態鈈向中心聚攏,使其密度增加達到超臨界引發爆炸。

特勒-烏拉姆構型氫彈的設計示意圖。在第一級原子彈爆炸之後產生的能量用來壓縮第二級的氫元素從而產生更大的爆炸。彈頭的外部是空腔

聚變核武器也被稱作熱核武器或氫彈,其工作原理是一開始使用裂變來提供引發聚變的能量。這項研究最初在曼哈頓計劃期間開始,但是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第一個成功的熱核反應是1951年的「常春藤邁克」實驗,爆炸當量約為10兆噸TNT炸藥,相當於原子彈破壞力的500倍。有史以來最大的氫彈爆炸實驗是蘇聯的伊萬級氫彈,於1961年引爆,爆炸當量約為50兆噸,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戰爭所需要的破壞力。

「恐怖伊萬」名不虛傳

聚變武器比裂變武器能產生更多的中子,聚變過程本身並不能產生大量放射性元素,但如果你的目標是長時間用輻射污染一片區域,可以通過覆鹽——將氫彈覆上其他元素,例如鈷——來生成大量的具有很長半衰期的放射性產物。這項技術能最經濟快捷地殺死地球上所有生命。好在還沒人想要這麼去做。

相反,可以縮小裂變規模來製造所謂的中子彈,讓爆炸和污染效應降低,中子釋放量增加。雖然人們普遍認為中子彈不會產生太多的物理傷害——因為它主要依靠中子通量殺死生物——但它的爆炸當量仍然在1萬噸TNT左右。好在作為一個平民你應該碰不上中子彈,這玩意只會應用在戰爭前線和應對反導系統。

截至2015年,世界上約有1萬枚熱核彈頭仍然服役,已經比60年代中期的最高點——3萬枚要少一些了。美國和俄羅斯擁有大約4000枚核彈頭,包括陸基、潛艇、空中導彈以及空中炸彈。此外,蘇聯在冷戰期間裝備過搭載核導彈的列車,美國還研製出來更奇葩的核火箭筒:發射者甚至都不能逃出核彈的爆炸範圍,會當場斃命。

「合金裝備」系列對核彈發射裝置也有描繪,其標題中出現的「Metal Gear」就正是一種高機動性、高隱蔽性且具有很強單兵作戰能力的核彈發射機甲。《輻射3》中首次出現的Fat Man則是一種類似於現實生活中核火箭筒的小型核彈發射器,《輻射4》中還出現了Fat Man的加強版MIRV,可以一次發射8枚小型核彈頭——遊戲中對核彈的描繪,可遠遠比現實生活中要時髦多了。

《合金裝備5:幻痛》中的Sahelanthropus不僅具有發射核武器的能力,甚至自身也是核武器

《輻射3》中的「胖子」小型核彈發射器

如果你住在北半球一個重要的軍事城市或軍事地區,你現在要麼已經被瞄準了,要麼也可能在幾個小時之內被瞄準。這些現代彈頭的產量一般在0.5至100萬噸左右,是落在長崎的「胖子」威力的25至50倍。

美國在1954年3月1日試驗的氫彈「喝彩城堡」產生的蘑菇雲,這也是美國首次成功實驗可投入實戰用的氫彈。氫彈設計當量是500萬噸,但實際引爆時測得的當量約為1500萬噸,足足是預期的3倍之多。直到現在這都是美國在大氣層內試爆的最大核彈

丨 用戶體驗

核武器爆炸時會產生火球、輻射、熱和光脈衝,以及壓力波。最常使用的核彈頭,也就是裝備在三叉戟導彈上的0.5兆噸核彈頭,可以達成以下的破壞效果:半徑為1公里的火球;壓強達到20psi(磅/平方英寸)時形成半徑約為1.7公里的空氣震爆(能百分之百殺死人類並且破壞主要建築結構),壓強為5psi時形成半徑為3.5公里的震爆;爆炸半徑2.3公里內可以的輻射水平可導致百分之九十的人類死亡,半徑8公里內的熱/光脈衝能導致人類三度燒傷或致盲。

在《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美軍所經受的核彈爆炸大約就是這個當量級,也可能要小一些,玩家所扮演的保羅·傑克遜下士真實地遭受了這樣的核爆攻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爆炸掀起的巨大氣浪將處於數公里外的直升機掀飛。保羅·傑克遜和他的戰友們在掙扎了數分鐘之後因為身體的燒傷和致命的輻射劑量而死亡。

《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浩劫之後」一關核彈爆炸後的場面

如果這個當量的核彈在倫敦市中心爆炸,即時傷亡人數將達到120萬左右。如果當時有10km/h的西南風,那麼它將推動強度為每小時100拉德的輻射,留下一條120公里長的痕迹,經過東安格利亞地區(East Anglia),直到洛斯托夫特(Lowestoft)。人體承受的致死輻射總量約為1000拉德,所以如果真的有核彈爆炸了,做好防護措施,並且趕緊躲進附近的避難所。

倫敦核爆示意圖:如果你身處兩個圈之內,可能已經死了

如果你看到了爆炸產生的蘑菇雲,而且自己的身體還很完整,沒有失明或燒傷,你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來確定你是否已經受到了危險的輻射量。

閉上一隻眼睛,手臂伸直,豎起大拇指。如果大拇指完全覆蓋蘑菇雲,那麼你可能還狀態良好,並且應該立即向爆炸的反方向撤離。如果你的大拇指蓋不住蘑菇雲,那隻能祝你好運了。所以《輻射4》開頭處主角進入避難所時的產生的巨大蘑菇雲,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很可能已經給主角造成了致命的身體損傷(當然,在豎起大拇指測試的過程中你已經死了)。同樣地,《德軍總部2:新巨人》中BJ在用核彈炸掉羅斯威爾之後的「真男人從不回頭看爆炸」戲碼在現實中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這是遊戲,所以請不要在意這麼多細節。

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看到這麼大的蘑菇雲,估計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最後,新版的谷歌地球上可以模擬核爆對地球的影響,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親自去嘗試一下「核平」帶給你的是怎樣的感受。

原文刊載於:arstechnica.com/gaming/,編譯時有改動。

原作者:Rupert Goodwins

鏈接:帶好毛巾,不要恐慌,這裡有一篇「核末日生存指南」

觸樂推薦閱讀:在遊戲中展現暴力,是嘩眾取寵還是實際探討問題?

觸樂招聘:我們需要運營、文字編輯(均可實習)


關注觸樂專欄,閱讀更多優質遊戲文章與深度報道。

觸樂邀請到了三名熱愛遊戲的玩家帶來了一個知乎Live專題——打破「遊戲無用論」。通過他們的分享,希望能拓展你對遊戲的認知。詳細介紹:觸樂Live專題上線:和三名熱愛遊戲的玩家一起打破「遊戲無用論」

點擊這裡購買參與Live

推薦閱讀:

比核武器先進一代的武器會是什麼武器?
核武器很可怕,但也降低了世界大戰發生的可能 | 一勺思想
中國第一顆核彈真的是用算盤算的嗎?
核彈如果沒有輻射,人類目前的核控政策還會是現在這樣么?
動畫考察10 從核彈的假想現實到福島的擴張現實(AR)——ACG中日常和非日常的對立到重合

TAG:游戏 | 求生 | 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