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手藝》:真正的手藝人,從來不問什麼是工匠精神

躲過了黑夜的那隻鳥

最後還是消失在黑夜裡

01.

80歲的坎溫老人靠牆坐著。消瘦的身軀和四肢滿是勁道。他不說話,眼睛盯著手裡的活兒,手不停地忙碌著。他在做傘,傣族的油紙傘。30個小竹片削光滑,作為支撐的傘頭上憑著感覺鋸開開口,也是30個,外面的大傘骨還要削30根竹籤。竹籤里外一層層次第埋下、串線,再巧妙地用線把傘骨綳成圓弧狀,就成了傘骨。

也許是先前串的太緊,最後這一綳,坎溫老人綳了八次。滑脫一次,重來一次。重來一次,滑脫一次。一直到第八次才成功。

所有這些都是憑几十年的感覺。幾年前,傣族油紙傘被媒體報導時,村子裡還有四位老人會做傘。如今,只有坎溫老人一位了。無論是否有人買,坎溫每天都這樣靠牆坐著,默默地做著他的傘。他的妻子,79歲的溫扁是他的助手。

一把傘要經過幾十道工序,材料就是竹子、紙張、棉線;插入一根竹條,就能做成彈簧;塗上菜籽油便可防水;抹上鍋底灰和特別的植物製成的顏料,傘面變得古樸動人。

寂寥的雨巷中,伴著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彷徨而去的不知是否是這款油紙傘;鳳尾竹林中的傣族妹子必曾撐著它遮陽躲雨。傣族油紙傘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然而會做的人已風燭殘年。

02.

坎溫和他的油紙傘是五集紀錄片《尋找手藝》中所記錄的眾多的匠人和他們瀕於消失的手藝之一。

《尋找手藝》是導演張景賣了房子加上友人贊助,自費和他的兩三個非專業夥伴花了129天拍攝、又花了一年多剪輯而成的。他們開著一輛舊車,行程34300公里,跨越23個省,拍攝了88個區域、144個拍攝點,記錄199名主要手藝人。之後,剪輯製作了近60次才定稿。

攝影是張景和司機臨時轉行擔任,錄音師也是出發前臨時自學的,片子拍得相當「不專業」,拍攝中匠人們都在實打實地做自己的活兒,沒有擺拍。就是這份「不專業」,片子被多個電視台拒播。

2017年1月,在27院進行首發儀式。有位小觀眾留言說,寒假中,他看了六遍,能把台詞背出來了。2017年4月19日,B站首次上傳。點擊率迅速飆升,形成一次次觀影小高潮。如今已經是B站綜合類排行第三,被觀看20萬次,彈幕逾兩萬條。

這是張景第二次穿越中國,上一次是他在大學期間騎自行車的穿越。從小生長在農村,工作後又跑遍全國拍片,張景見證了手工藝的多彩,也見證了它們的日漸衰落。在不惑之年,他下決心去用影像記錄尚有餘溫的手工藝,讓人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03.

在喀什,只有吾麥爾艾里兄弟和他們的叔叔吐爾遜江.祖農還在製作國家級非遺項目維吾爾族土陶。爐窯設在家中,作坊隔壁是起居室。燒窯的時候,吐爾遜江.祖農不能離開半步,他要憑著眼睛和經驗來判斷爐火的溫度。

開發商要征地,給他12套單元房他不要。吐爾遜江.祖農說他家的房子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祖輩留下的房子不能在自己手裡毀了,他拍拍自己的臉,那意思是說「我是要臉的」。祖輩的手藝也不能在自己手裡毀了。不在乎賺錢多少,他只是要多做,寧願售價低賣得多,這樣能給世人留下更多的陶器。

戈壁荒灘上,張景他們找到了胡達拜爾地。這位老人會製作、演奏巴拉曼、熱爾普、都塔爾等民族樂器。他只是個放羊的老羊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的音樂撼動人心,「向北90公里無人,向南8公里無人,向西11公里無人,嗩吶的聲音以胡大拜爾地為中心,撫平整個戈壁灘。」

老人的牙齒已經鬆動,吃囊要搗碎了吃,再加上杯白水就是早飯。為了款待幾位拍攝者,他把家裡的雞蛋煮了一半。拍攝者們走後,他的生活還會繼續。繼續牧羊、繼續在沙漠里種玉米、繼續做他的蘆笛。他的音樂恐或後繼無人——連他兒子都沒有跟著學。

04.

西藏麥宿是個神奇的所在。兩萬多居民不吸煙、不喝酒、不殺生,沒有人外出打工。他們都留在鄉間做各種自己擅長的手藝。很多是大師級的,鑄銅大師尼瑪、唐卡大師次平的作品預定期都在四年以上,編織大師扎西巴姆還有自己的品牌「子烏」。香港演員吳鎮宇剛買了一隻子烏牌子的氂牛毛編的手工包。

達瓦扎巴拿著的包就是吳鎮宇買的同款包

達瓦扎巴說,他去過好幾個大城市,覺得都比不上麥宿,除了出去旅遊,他不會考慮離開麥宿,何況他還是鑄銅手藝的傳承人。他是尼瑪的兒子,尼瑪是洛熱彭措的女婿。洛熱彭措重建了宗薩寺。宗薩寺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本寺、中國最大的薩迦派寺院。洛熱彭措還是有名的藏醫,他開的藏醫院為窮人和喇嘛免費看病。這項花費每年就價值六七十萬元。

宗薩寺成立於745年,毀於1958年。1983年,洛熱彭措著手重建宗薩寺時,請不起外地的手藝人,他便派麥宿人去學。學成回來重建寺院。木工、鑄銅、金銀器打造、陶器、繪畫、唐卡、編織等等,藏地的手藝都學了回來。也是仰仗這些手藝,麥宿人能夠廝守家鄉,不用出遠門去做工。以他們的手藝為寺院服務,賺取家用。他們勤勞、節儉、愛清潔。他們的家像高原的天空一塵不染,心是那樣澄明。

尼瑪的家

05.

手藝人的幸福還源於不貪心。

西藏達孜的土旦次仁是藏區著名的鍛銅大師,為拉薩大昭寺就打造過兩尊巨型佛像。他熟悉佛教故事、典籍,不僅設計細節符合典範,還力求從佛像的體態、眼神中傳達出佛像的性格。訂單源源不斷,但他不富有。每年,他都要為寺院捐出佛像。一座一米多高的佛像鍍金後的造價就要三十多萬元。沒有錢的時候,就捐人工。

見到土旦之前,張景認為自己賣了房子拍紀錄片很不一般。見到土旦之後,他的虛榮心碎了。他意識到自己拍記錄片還是有賣片子賺錢、做一項「工程」的名利之心。而真正做事情的態度應該是像這些手工匠人製作作品時那樣,先把事情做好,其他的無需顧慮太多。土旦不為了錢而雕塑,江雍次仁也不為了錢而刻經文。

德格的印經院要重印經書,招募來幾十位刻版藝人。「一年多下來他們才刻了1500塊,後面還有4萬塊板子等著他們,按這個速度,他們還需要26年。」刻板的藝人抱著打好底稿的經版迎著光坐在窗前,一刀一刀地按照字樣刻下去。不疾不徐。13歲開始刻版的江雍次仁已經刻了8年,他說:「刻的時候好好刻,不好好刻的話,我們馬上馬上就刻完了,慢慢刻的話,對這個板子好一點嘛。」他說,不好好刻,死的時候會害怕,「良心過意不去」。

張景的一位同學在生意失敗、家庭破裂後曾要自殺。尋死的那一刻想到了孩子。回家後,夜深人靜時,他找出張景送的這套片子看了起來。看到江雍次仁這一段,「反反覆復看了不下十遍」。他甚至找張景要江雍次仁的照片,說要掛起來時刻告誡自己,「生命也可以這樣」。

06.

安徽萬安的一座庭院中,匠人師傅們在做羅盤。羅盤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天文、地理、軍事、航海、占卜,陰陽宅看風水的必備儀器。萬安是全國唯一保持傳統羅盤製作技藝的地方。做羅盤的木頭要用風乾三年以上的上好銀杏木,刻盤面、木炭一遍遍抹出格子、刮白、乾草打凈、再用毛筆一絲不苟地寫下盤面上的字。三千字,蠅頭小楷,不能有絲毫差錯。上漆、打磨。打磨要二十多遍,一天一遍。最後由師傅上針。上針是保密的,不許外人觀看。

涇縣小嶺村。這裡有上千年造宣紙的傳統。青檀樹皮煮熟,以前用石灰、現在用鹼漂白,挑出雜質和不夠白的樹皮,打碎成漿,用竹簾撈起,擠壓水分,曬紙——將濕紙一張張分離,展在燒熱的壁爐上攤平燙干。曬紙一定要由一對夫妻來操作,這是老輩子留下的規矩。中國最好的書法用紙就這樣造出來了。

質量好不在於配方神秘,而在於認真。撈紙的竹簾是本村匠人編的。兩個人快手編,一天能編20厘米長。席子編好後,還有塗漆、刷勻、晾曬等工序。漆是土漆,是從漆樹樹皮上割下來的樹漿。塗漆必須用絲綢揉成的團來塗。刷子是豬鬃毛做的。手工藝的精髓在於一份執著的講究。千百年的規矩不會輕易改,每一步流程不偷工減料。

小嶺村的宣紙造紙廢水都直接排放到流經村子的小溪里。小溪的水仍然那麼清泠。錯的不在於發展生產,錯的在於現代製造業沒有良心。

07.

很多手工藝談不上精緻,它們曾經是生活的必須。手藝人做的時候想到的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在用。那份將心比心、感同身受的貼心,讓看起來粗糙的東西精細了,有了溫暖。溫暖日久彌深,代代傳遞。

彩雲易散琉璃脆。美好的東西在這個生猛的時代禁不起摧折。

貴州小黃村的真、養號兩位老姐妹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做完此生最後一次紙時,恰巧被張景他們遇到了。一天可以做十多張紙,這樣的產量竟也積壓了幾百張。銷路不暢,歲數也大了,做不動了。做完今天這十幾張,小黃村的這項造紙術便也失傳了。

拍攝之後,張景給老人們拍了照片並通過顯示屏讓老人們看了,還記錄了她們的名字。她倆高興了,說:「這樣的話,我們的照片就可以去北京了,就算名字到了北京也好呀」。播放後,這一段彈幕特別多,「阿媽,你們到北京了」,「已到廣東河源」,「已到深圳」,「已到俄羅斯」,「已到紐約」……「已到溫哥華」。手藝失傳的落寞像水紋一樣越擴越遠,越散越淡。

真和養號

卻並非所有的人物都被選入了正片。比如山東泗水土陶末代傳人劉新文。他雖然有代表性,「幾乎是中國傳統手藝和手藝人的一個縮影」,但是,「太悲涼了,看到他,心裡總會有一些沒落的寒意」。

心生寒意的是旁觀者。而更多的手藝人,「知道自己的手藝已經走到了末端,卻不悲觀,不抱怨,盡自己的可能,讓手藝多延續些時間。」

也許,這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種。手藝人從來不問什麼是工匠精神,他們連想都不會想,「他們出於生計,或出於興趣愛好,或只是一種習慣。但他們都在默默無聞中承載了這個國家的溫度。」

片子播出後,有二十多人聯繫張景想買坎昆老人的油紙傘。電話打過去,獲知老人已於兩個月前去世了。再也沒有人靠著牆日復一日地做一把竹傘了。

無數手工藝人漸漸凋零。他們和他們的作品存在過,豐富了先民的生活、締造了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也許有一天,所有的手藝終將消失,甚至連人類也不會存在。但是,他們曾經真真切切地存在過。和我們一樣。

「森林裡的一棵樹,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樹,如果沒有他們,森林將不復存在。」

森林裡的一棵樹

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樹

辛上邪,棄商從文的博士、學者,定居加拿大後專職寫作。主張視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積極的心態自娛自樂。主持公號辛上邪(xinshangye006),分享經驗,為您做好選擇助力。


推薦閱讀:

TAG:纪录片 | 寻找手艺纪录片 | 老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