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美國課堂的英語寫作方法

題記:磨刀不誤砍柴工。

剛來UIUC教英語寫作的時候,拿到教學大綱嚇一跳。大一學生的寫作課,一共15周,學生只需要寫3篇五段式的議論文而已。深覺得不可思議,覺著怎麼也得讓學生每周寫一篇作文才能「對得起」一年4萬刀的學費呀。

但是,教完第一個學期就完全愛上了這種模式,學生們通過寫這三篇作文,寫作能力可以說是有脫胎換骨的提高。並且學生們最後的平均成績大約在95以上,還有不少得99分的(滿分100分),學生既學到了東西,還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會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GPA也棒棒的。

那麼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只寫三篇就夠了?難道是魔法?

諸君請聽我慢慢道來。

傳統的英語教學法是:老師課堂灌輸寫作法,包括「文章結構」、「段落結構」、「怎麼寫主旨句」、「怎麼舉例」、「怎麼寫結尾段」、「怎麼做到語義邏輯連貫」等等,然後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寫,上交,老師打分,the end。傳統課堂所教的內容,美國的課堂也教,唯一的區別是學生的寫作過程。

「我明白很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同理,「我懂得很多寫作的道理,可還是寫不好作文」。道理固然重要,但是還需要有高人不斷地指導你怎麼把道理落實到實際的寫作中去。

為了規避這個傳統教學方法的致命缺陷,美國的寫作課堂採用的是更高效的「過程寫作法」(process writing),也就是:遵循寫作是一個過程,包括構思、大綱、初稿、二稿到最終稿。學生每寫一篇文章,都要明確地經歷這個過程,並且每一個環節都有老師的指導,並不斷修改。

一般學生會先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thesis statment),然後列提綱,學生互改提綱,學生修改提綱,老師提修改意見,學生確定提綱。(先寫好提綱比一開始就來個初稿要省時間一些,如果一開始就寫完整個作文,萬一寫得不好,得全部修改,所以先寫提綱比較好,提綱寫起來既不那麼費時間,修改起來也容易。有了好的提綱,文章就不太可能跑偏。)

然後老師在老師講「開頭段」之後,學生完成開頭段,老師講「支持段」之後,學生完成「支持段」,老師講「結尾段」之後,學生完成結尾段。每天完成一點點,而不是等到最後在把課堂學得內容忘記得差不多的時候再來寫。

至此,草稿初步形成。

老師講完「語義邏輯」連貫之後,學生對全文進行調整潤色,完成第一稿

然後,老師會留出一整堂課,讓學生互改

之後,學生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完成第二稿。並將第二稿發給老師。

老師再給詳細的修改意見,將學生的作文和修改意見發還給學生。

學生研究老師給的修改意見,然後跟老師預約15分鐘的一對一面談,以更好地理解老師給地修改意見,並確定下一步的修改計劃(有的學生甚至會帶著第三稿來見老師)。

然後學生完成第三稿,將第三稿發給老師評分,然後得個高分。

整個過程下來,學生一步一步地將抽象的原則落實到了自己的作文當中,最後寫出一篇近似完美的作文,成就感滿滿。一個學期三篇作文寫下來,學生就完全掌握了寫一篇文章的基本步驟,並學會了如何將空洞的條條框框具體落實。學生也練就了獨立寫作的能力,今後拿到任何一個寫作任務,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這也是高等教育的精要--培養出具有獨立學習和探索能力的學生。

總而言之,寫作練習不在於多,而在於精,需要諳熟寫作的整個過程,並徹底弄懂如何將評分標準上那些看似抽象的條條框框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過程寫作法」不僅在對英語課堂實用,而且也可以用在自學中,對那些在備考托福、雅思和GRE的朋友來說,尤其有用。與其草草寫10篇、每篇只寫一稿,還不如精寫3-5篇、每篇修改三稿以上。寫完一稿之後,自己對照評分標準,看是否滿足了得高分得要求(或者跟同學互改),修改完成第二稿;然後找權威的寫作老師對照評分標準給你提修改意見,之後自己再修改,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跟老師另約10-15分鐘的面談;最後定稿。如果能夠這樣寫3-5篇作文,比草草寫了10-15效果要好得多,寫作水平想不提高都不難。

本文原載於「向老師英語課堂」微信公眾號,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

weixin.qq.com/r/sD8rM7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連續三次舊題,且考且珍惜

TAG:英文写作 | 托福写作 | G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