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心得|我在LinkedIn從事軟體測試工作的體會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在國內從事軟體測試的同行抱怨:測試不受重視,測試管理混亂,產品質量差等問題。說到底這都是管理上的問題。
我想談談自身的經歷。
我一年前在外包公司工作,客戶是一家美國頂尖公司LinkedIn,產品發展前景挺好,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軟體,就連NASA宇航員都是這家公司推薦的。
我想說說他們的測試管理制度。
首先,他們有一個很好的資源共享平台,我們叫Wiki,上面包括每一個版本的任務,每一項任務的開發負責人及測試負責人,相關的Spec以及其他開放文檔。而且,每當這一版本的任務快完成時,下一版本的任務的雛形就出來了。
其次,開發和測試嚴格按照軟體生命周期執行。
第一階段:
需求出來後,開發和測試同步進行,開發完成代碼實現,測試完成
outline
和test case,這些文檔都會上傳到Wiki上。我們在理解Spec和完成testcase的時候,會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一般在第二天就能從開發人員 得到反饋。而test outline和test case最終完成後也要經過開發人員的驗證,有時他們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測試要點和一些你未曾想到的case。第二階段:
新功能的測試階段,測試提交bug,開發修改bug,這一過程由JIRA管理。
第三階段:回歸測試。
每
一個版本的下半階段都是做回歸測試,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一般分兩部分,一是執行所有的case(一萬之多,有趕超兩萬之勢),二是執行任意測試。在 執行case的時候,我們還要同時更新case,有些是更新內容,有些是添加新的bug,有些case可能會過時。當然,新的bug也會提交到JIRA。 在這個階段,測試人員會安排在不同的平台上測試。可以說,在做回歸測試的時候,測試覆蓋率極高。第四階段:預發布版本測試。
做
完回歸測試會形成一個較穩定的版本作為預發布版本,預發布版本會被部署到另一台測試伺服器上。這時候需要在不同平台上做一次QL(Quick
Look)及任意測試。預發布版本上一般不會再遷入changlist,除非在此之上發現了較嚴重的bug,就會有新的r2的預發布版本以及再一次的測 試。第五階段:內部測試。
新版本發
布前一兩天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公司里大大小小所有人都進行測試,包括CEO。(當然CEO 不會自己來報bug,她會把問題反饋給我們的技術副總裁)。當然他們所報的bug也會成為我們的談資。作為測試人員,我們不僅追求bug數量,更要追求 bug被fix的概率。當發現一個bug時,首先我們得確定它不會成為wont fix或invalid的問題,並且它can be reproduced,然後它不會duplicate某個已有的bug,如果這個已有的bug已經被close了,就應該reopen它。而這些非測試部 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是個問題的就報,一天下來新加的bug數就該讓相關的開發人員頭疼死了。好在這些問題都會一個個地得到它們應有的解決方式。第六階段:產品發布測試
產品發布前會在和產品環境相同的伺服器上做一次QL(Quick Look)和任意測試,產品發布後又會在產品伺服器上做一次QL(Quick Look)和任意測試。
第七階段:測試整理
這一階段主要是整理在這一版本生成的測試文檔和發現的問題,新功能的用例和一些之前未覆蓋的用例會被導入測試用例管理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有非常強的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也就是說,在測試工作中發現流程或管理問題後,能快速的改變團隊自身,並能夠堅決的執行下去。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內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極度欠缺的能力,我們總是安於現狀或者照搬現成的東西。
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推薦閱讀:
※微軟+領英大戲最大看點:領英還能「獨立」多久?
※如何用linkedin開發客戶?
※如何評價 linkedin 上的傳銷?怎樣有效制止和識別?
※是什麼中美市場和其文化的本質區別導致 Linkedin 不適合在中國國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