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孩子決定性的能力

我們的孩子他們面臨的環境和競爭,會遠遠超出我們這一代人的經驗可以理解的範疇。未來是一個高度關聯、無孔不入的智能世界。以往依靠智商和經驗的工作崗位,早晚會被計算機和機器人替代。無限存儲和3D設備,已經走進家庭。想搜索一下要通過技術克服人類語言之間的障礙,需要多少年,才發現今年已經誕生了可以實時翻譯的手機工具....

1 什麼是教育?

教育的英文單詞Education是蘇格拉底發明出來的,是三個詞根的拼寫,前面那個「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導,「tion」是名詞,引導出來。所謂的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長成自己的樣子。

我講個故事,去更好得闡明「leadingout(引導出來)」,這樣一個好的想法。一個美國的聯邦大法院,前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4歲的黑人小姑娘,一個是她的母親。他們很高興地舉著這張報紙,上面寫的字是:最高法院今天,禁止了在中學裡面發生的種族隔離制度。這張照片拍於1956年,在那一年,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區裡面的白人學校被拒絕。因為當時白人學校和黑人學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憤而起訴。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國的聯邦大法院,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來討論,把黑人和白人隔離開來,到底是否違背了美國的憲法。這也是心理學第一次作為測量學科被引證。通過實驗看到,當把白人和黑人隔開來之後,雖然孩子只有,4歲,依然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白人比黑人好。於是這些大法官就做了一個定論,這也是美國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這個法案的執筆人叫布朗,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闡明了教育的觀點:教育是幫助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們學校的。)而教育不是為社會機器塑造一個合適的螺絲釘。

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熱淚盈眶,終於有一個人告訴我: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社會機器的螺絲釘,而是為了leadingout,讓我心裡那個最好的自己,走出來。教育應該是傾聽孩子的聲音,幫助他成為他自己,幫助他在未來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2 未來的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

現在我們的所有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要問的是,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各位有沒有意識到,今天的小學生真正在人生的頂峰,最需要小學所教的能力,是什麼時候?其實不是高考的時候,而是35歲的時候,這一輩子他在職業最頂峰的時候,最需要運用到一些:從小到大學習的人際技能。所以今天所講的人才,是要適應他35歲,也就是2040年的社會,而不是適應16、18歲高考時候的人才。

那麼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今天的孩子到那個時候在追求怎麼樣的生活?有沒有可能其實每一個小孩都沒有輸在起跑線上,而未來其實是一場游泳比賽呢?我們努力讓他拚命往一個起跑線上奔跑,但是其實未來就不需要跑步,可能出現一個全新的規則。

3 2040年的職業環境應該是怎麼樣的?

第一個從信息時代轉向概念時代。下面這張圖是世界頂尖9段圍棋高手李世石與人工智慧alphago交戰慘敗的畫面。

再來看另外一張圖片,這是特斯拉的汽車超級工廠,這些機器人24小時不眠不休,也不會跳槽又不會抱怨,還不會要求漲薪。

在過去20年間,在信息時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來20年會極大程度的被電腦所取代,而到那個時候,所有做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業。比如現在很多人都趨之若鶩的銀行櫃員,五年、十年之後,這個職位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你沒有別的技能,會非常尷尬。

邏輯分析能力是信息時代的核心,而概念時代是什麼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舉個例子,麥肯錫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諮詢公司,1993年員工有67%是MBA,2003年這個比例已經降到了41%。現在10年過去了,還在繼續往下降,那麼是什麼人,填補了麥肯錫這些頭腦一流的MBA呢?是麥肯錫增加了很多MFA(Masterof fine art),就是藝術碩士。麥肯錫意識到,他們的調查報告,必須要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於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更加好玩的是,有幾個公司最近很火吧,一個是蘋果,蘋果靠什麼,靠程序員,靠工程師嗎?不是,靠的是好的理念,是不是靠概念取勝的呢?第二個小米,小米靠什麼?小米背後沒有很雄厚的產品工廠,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很雄厚的粉絲營銷和參與感,是不是靠感知來運作的,是不是靠邏輯呢?

再比如海底撈的服務。信息時代向概念時代推進的時候,那些原本僅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基本逐漸就會被電腦所替代,越來越貶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做起來。計算可以被電腦完成,但是創意不能。

第二個改變就是改變會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測。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強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強是30年,而你們的職業生涯有多長呢?如果25歲參加工作,65歲退休,那就是40年。這意味著如果你一畢業就創業,一創業就創成了世界五百強,那麼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當世界五百強都只有40年壽命的時候,你就會更明白,未來的孩子不可能不換工作,他這一輩子,一定會至少換5到7份工作,而且換,2到3個行業。其實不僅公司命短,行業的命運也如此。一輩子在一個公司,一個行業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教他在大學期間,做好一個專業,你覺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對他的詛咒和害他呢。

第三個改變,是以幸福與自我實現為核心的生涯。中國和美國的GDP,2008年中國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人均6470美金。預計到2016年的時候中國人的平均GDP到八千美金,2025年中美的GDP就會接近,2040年就會持平。

4 2025年,中美GDP接近

為什麼3000和8000美金,這兩個數據這麼重要?因為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發現,3000美金是一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界限,意味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掙脫了貧困,開始過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國大概是2008年的時候過了小康。8000美金也是經濟學上公認的一個拐點,在這個點之後,幸福和經濟收益,沒有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再過一兩年,我們不管怎麼掙錢,都不會過得更加幸福。我們的幸福感,不會隨著我們的收入開始上升了。

所以我想下一代人,一定不會像我們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賺錢,而是為了追求什麼?他們會真真正正的代替我們,開始追求幸福,我們這一輩子覺得有點小奢侈的話題。這其實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分成3個:底層的生存、中間的社交和高層的自我實現。人的主要需求,是出現在14到18歲這段時間,他的需求會慢慢固化下來。

60後主要是什麼需求?他們的童年經歷了自然災害,經歷了文革的前期,所以這撥人最核心的,就是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70後不太一樣,70後前半段的人,存在著理想主義,因為那時候誰都窮;但後半段的人就開始下海了,開始追求成功,所以70後是中國最糾結的一代人,他一會兒特別浪漫主義、詩人,一會兒又掙錢掙錢,是最糾結的。

90後完全不一樣,90後有沒有安全的感受?沒有。有沒有被認同的需求呢?90後是第一批公開在網路上承認自己是腦殘、屌絲,承認對方是女神。心理學上,一個人的內心要極其的強大,才敢自貶到這個樣子。

90後早就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人天團天天關注,認同感已經爆棚了。所以90後就呈現出強烈的自我實現需求,雖然這很困擾著我們,但是從好的方面來看,如果把整個家族,作為一個人來看,其實90後是實現了整個家族,從開始的安全感走向自我實現、被認同的需求,雖然有一點稚嫩,但他們去追求個人成長和存在感,是歷史趨勢,與外界的環境完全符合。

講到現在,你覺得你的教育,符合這個年代嗎?就你對於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夠讓他們勝任這麼一個年代嗎?勝任這麼一個理性減退、概念增加,專業、行業、職業都迅速變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你的教育勝任嗎?

5 未來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麼教育?

那麼接下來,我談談如何能勝任的方法。未來主人翁需要什麼?

第一個從理性到感性。著名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說,未來有六種技能:設計感、講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還有你需要會玩,你需要找到意義感。

簡單說,2040年,當我們和美國的人均GDP平等的時候,活的很好的人應該是這樣:有品位,會講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兒,會玩兒,而且有點自己的小追求。

如果在90年代,可能家長們會建議兒女們選擇公務員、銀行櫃員和土木工程師。因為一技藏身,有一個組織,有一個單位,有一個技能藏身最安全。可能近些年,家長會鼓勵孩子們去讀國際貿易、金融和計算機工程。但是在2040年,社會中最核心、最優秀的一群人,在我看來,一定干著像「產品經理、導演、旅遊設計師」,這種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職業,這種職業,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第二個就是從規划到創造。我們先來看一個著名的案例,在1953年的時候,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於人生的結果調查,發現27%的人沒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目標清晰但比較短期,3%的人目標清晰且長遠。在過去了25年後,發現目標越長的那群人,活的越好,3%的人成為了頂層,而27%的人活得很糟糕

但經過調查證實,這完全是一個從頭到尾編出來的故事。編出來的故事,為什麼那麼流傳盛廣?因為符合我們對於錯誤的判斷,我們總是希望未來被計劃、規劃、設定,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夠很早就定下來,不要動。

在我看來,未來你給孩子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決定的時候不讓他做,小學不讓他做,大學不讓做,媳婦不讓他挑,房子不讓他選,工作幫他找好了。於是到他35歲那年,真正面臨他的職業變化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沒有做過選擇。

所以在今天,一個真正比較恰當的人生態度,是適應比規劃更重要,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計劃,就足夠了,然後有極強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在恰當的時候,可以創造自己喜歡的事業。

第三個趨勢是,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能力。所謂幸福是有意義的快樂。愛因斯坦成功的創造了一個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興趣變成自己的熱愛,還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後的意義感。所有這一切,都能讓你覺得:工作雖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為在今天這個網路時代,沒有一個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師,有一天,他在一個小吃店吃飯,走進了一個中年人,提著一個小提琴,旁邊跟著一個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剛參加過一個小演出,但這個小姑娘嘟著嘴不開心。原來這個小姑娘剛剛參加過小提琴的三級考試,沒考過。她父親就說,爸爸當年給你報這個小提琴班,不是為了讓你過級。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長大了,爸爸不在你身邊,你覺得不開心了,把琴箱打開,幫自己拉一曲,那個熟悉的音樂走出來,環繞著你,就好像爸爸還在你身邊一樣。我就希望你有一個這樣的愛好,能在這個時刻陪伴著你。我那位朋友聽完很不爭氣的哭了。

所以我想,讓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未來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幫你的孩子,拿到這個能力。

最後總結,我覺得未來主人翁,有這麼幾個技能:

  • 第一個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僅僅是理性思考力。
  • 第二個應該有生涯應變能力和創造力,多於規劃能力。
  • 第三個應該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讓自己成功的、不成功的時候,也能幸福,從強到美是未來孩子培養的方向,我們要培養很多美的人。

最後,我要講一個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故事,讓我開始決定做生涯規劃的工作。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愛因斯坦,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他是校報記者,有一天接到一個任務,去採訪愛因斯坦。而恰巧這個傢伙是物理系的學生,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物理系的學生,能夠採訪到愛因斯坦,他激動壞了。

他看完了愛因斯坦所有的訪談,發現沒有一個問題,是真真正正懂得科學的人問出來的,他發誓一定要作為物理系的學生,問愛因斯坦一個真正智慧的問題,挖出愛因斯坦真正的智慧。

他在一個大的圖書館裡面讀書,巨大的天頂,桌子上面有綠色的吊燈。讀書到晚上兩三點,突然一個靈感打動了他的腦袋,有一個絕妙的問題,他小心翼翼把這個問題抄下來,對摺再對摺,放在自己前面左邊的兜里,就捂著回家睡覺。

第二天下午兩點半的時候,他就去找到愛因斯坦,跑到愛因斯坦的小樓敲門,門就打開了,愛因斯坦就站在他面前,跟照片一樣:愛因斯坦有一個爆炸頭,穿著一個睡衣,下面踩著羊毛拖鞋,踩在卡其色的地毯上。

愛因斯坦沖他點點頭,示意他進去,左手拿著個煙斗。這個年輕人就跟他一起走過走廊,進入客廳。客廳大概是10多平米,有一個沙發,沙發旁邊有一個咖啡壺,正在煮咖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整個房間瀰漫著神奇的咖啡和煙草混合的味道。很多年以後,年輕人回想起那天的下午,他就想起那個神奇的煙草味和咖啡的混合味。

愛因斯坦坐定,這個年輕人就問:作為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你覺得什麼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我不要你有答案,我只想知道什麼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愛因斯坦說,嗯,這是個好問題。這個年輕人很高興,心想我難倒愛因斯坦了,於是等著愛因斯坦回答。愛因斯坦閉著眼睛,時間過得很慢很慢,灰塵在光線裡面飛,房間瀰漫著咖啡豆和煙草的味道。

大概過了15分鐘,愛因斯坦看著年輕人,眼睛裡閃爍著光芒,年輕人知道他有答案了,他說答案是什麼。愛因斯坦說年輕人,如果真有什麼關於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我想就是:這個世界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這個年輕人說,愛因斯坦先生,這難道不是一個宗教問題嗎?愛因斯坦說不是,因為如果一個科學家相信這個世界是邪惡的,他將終其一生去發明武器、創造壁壘,創造傷害人的東西,創造牆壁,把人隔得越來越遠。但如果一個科學家,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他就會終其一生去發明聯繫,創造鏈接,發明能把人連得越來越緊密的事情。

說完這一切,愛因斯坦閉上眼睛,這個年輕人知道他拿到了答案,他輕輕起身,穿過那個長廊,把門帶上,這個答案第二天在報紙上登了出來,也影響了很多人,而這個年輕人後來,就是互聯網的創始人之一。

所以我想說在生涯方面,如果有什麼最重要的問題,我覺得不是技術,也不是未來需要什麼能力,也不是我們有什麼技術方法,而是你對於未來的信心是什麼樣子。一切都是面向未來的,所以你對於未來世界的信念,就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如果一個家長、一個老師,相信未來是善良的,那麼他就教孩子們,去打開可能性,去創造可能,去嘗試更多,去體驗精彩。

但如果一個家長和老師相信,未來是灰暗的,就會教孩子保護自己,開始死讀書,熬過那些考試,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做一個老老實實又平庸的人。

希望孩子們活的認真,活的精彩,跟自己比,希望你過上我從未理解、也未曾看見的生活。

未來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人與智能機器之間的差異,未來知識之間的差異不多,但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卻很大。在教育層面,要拼知識,未來很難,未來要多關注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十年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創新能力的競爭。

今天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技術革命,遠遠超過我們在座人的想像。第一次技術革命,工業革命大家知道,工業革命出來以後,對社會的衝擊超過了大家的想像,煤成為了主要的動能。人的體力,人的能力,原來人的力量比不了機器,機器出來的時候,人就基本放棄了,力氣比不過機器。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力量平衡發生了變化。第二次技術革命,能源革命,石油成為了主要的能源,直接的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技術革命是腦袋的釋放,是智慧的釋放,是知識的釋放,是大腦的解放。

每一次技術革命出來以後,人類往往根本沒有準備。例如第一次技術革命來的時候,汽車出來的時候,第一個生氣的是馬車夫,必須把汽車給砸了,要不砸了它,他們就沒飯吃了,那時候馬車夫是白領技術活,

未來二三十年我們把機器變成了人,機器會越來越聰明。機器打敗人能夠解決的問題,只是給你喪失了一點自信心而已,機器做人做不到的事情,要解決的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牛。昨天的機器只是我們的工具,未來的機器將會成為人類的合作夥伴。必須對未來有判斷,必須知道我這個行業會不會改變。

很多人討厭互聯網,摧毀了傳統機器,是嗎?這是缺乏遠見,是落後思想,是馬車夫思想,認為它摧毀了我。你怎麼討厭都沒用,這是一場革命。而且告訴大家,這個車已經發動了,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要五十年,未來三十年90%的企業都不得不變數據化,未來三十年數據將成為真正最強大的能源,這個變革絕大部分人沒想好,包括大學教育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你要拼知識,未來會很難。未來的大學要多關注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但是中國今天有多少大學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因為人和機器拼知識就等於你要跟火車比誰快,跟飛機比誰能跑遠。但是人和機器未來的角逐就是在智慧,在使命,在價值觀上面。

學校的學習是什麼概念?學習和教育是兩個不同的詞,「教」教的是知識,「育」育的是文化。人與機器之間的差異,未來知識之間的差異不多,但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可大了去了。如果我們未來的孩子不在文化上多花時間,琴棋書畫,文化是培養出來的,不在這上面努力,完了。你最後越來越沮喪,連機器也搞不過它,必須為我們後代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要強化「育」的部分。中國的教育差,中國的教師不差的,中國教師差什麼?我們最差的中學學生放到美國都是好的學生,結果未來計算機背的更快,算的比你更快。「教」我們不差,但「育」很差,「育」越差,會讓我們越來越原來遠離世界,世界會變得非常冷酷。

還有學和習這兩個概念,「學」是你在學習知識,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到公司裡面,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我們把他重新改過,因為他們沒有「習」。「習」是犯錯誤,「習」是一種想像力,「習」是一種文化,所以教育、學習是兩個概念,「育」和「習」是對文化來說的,「教」和「學」是對知識結構來說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未來三十年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創新能力的競爭。MBA也要思考這個問題,所有人類可以寫清楚的事情,機器可以比你們做的更好。

未來的企業一定是數據時代的個性化、定製化。未來的企業拼的一定是創新的能力,而創新的能力當中,知識很重要,但是文化變得更重要。如果你覺得未來不行,是你的想像力不夠,如果你認為未來就這個樣子,也是想像力不夠。所以MBA該怎麼樣,企業該怎麼樣,你今天的選擇奠定了未來三十年,未來的三十年很多行業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每個人想想自己的職業,每個人想想自己的未來,每個人想想自己的孩子,重新設計,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一個挑戰,這是一個機會。機會的關鍵在於你怎麼改變自己。這個真正的會影響,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後面二三十年會越來越快,會加速度,直到五十年以後,世界格局重新開始。

喜歡我的朋友,也可以專註微信公眾號「爸爸我想飛」

推薦閱讀:

TAG: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