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排屋到底還有沒有葯可救?
柬埔寨的排屋,是柬埔寨的包工頭們不用看圖紙,閉著眼睛都能造出來的建築物。它一般情況下,是這個樣子:
在房東比較有野心的情況下,有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房東比較迷信龍的力量的情況下,有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在房東錢不夠,買不起地皮,太窄的情況下,有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在房東幾何沒算準的情況下,有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不要笑,這都是金邊大街上街拍出來的真正狀況。
然而不管是什麼樣子,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居住環境慘絕人寰。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光,也沒有空氣。
自從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社會主旋律,戰爭與防禦不再是設計目標之後,建築的要素只剩下三個:空間(l』espace)、空氣(l』air)、光(la lumiere)。柬埔寨的房東們擁有天才的套路,三個要素一下整沒了兩個。
排屋的前方臨街,左右與鄰居共牆,背後被後面的鄰居懟。於是只有前方可採光。它們往往面窄(4米)而縱深極深(16-20米),造成的結果是除了臨街一間,整個建築物內部絕大部分區域無自然光:
上圖只是前廳,從右邊門洞里進去還有很深很深。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
這樣的房子,非常之不宜居。隨著柬埔寨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住不再是有個屋檐下睡一覺就滿足的水平,作為民居絕對主體的排屋,如何能與時俱進,讓沒搬進高層公寓去的那部分群眾也住得滿意成了熱門課題。
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是:在現有大量排屋存量的基礎上改建,就能根本解決問題。
我作為非常關心柬埔寨的一名具有國際共產主義精神的、柬埔寨人民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支持柬埔寨政府為維護國家穩定做出解散救國黨……抱歉,說錯了,跟外交部發言人串詞兒了,我作為一名長期關心柬埔寨人民住房問題的國際友人,認為改建的指導思想有兩個:在可以採光的地方,盡一切可能貪婪地采自然光;在不能採光的地方,創造機會採光。
1.在可以採光的地方,貪婪地采自然光。
柬埔寨的排屋多南北向,極少有東西向,所以無陽光直射。現有唯一可採光的方位只有前臉,那麼,就不要整那麼多花哨無用的,簡單粗暴,將陽台做成這樣:
如上圖,二層:陽台就是一個開放的筒口;陽台與室內之間原有牆與窗,都敲掉,換成整面的落地式滑動玻璃門,砌一個磚頭都覺可惜,浪費了寶貴的獲得陽光的機會。
一層:原本是卷閘或摺疊式大鐵門,讓室內與街道成為無障礙溝通的一體。這種開放的設計是極惡劣的。街道上有交通、噪音、塵土、人流,我一個都不需要。要用磚頭將前門全部壘起來封閉,只留一條又小又窄的厚實的門,一旦將門關在身後,整個世界都清凈了。
至此,我解決了建築物中除一樓以外前三分之一部分的采自然光問題。
2.在不能採光的地方,創造採光機會。
其實古人早已有了智慧,中國的多個地區民居有典型的排屋。受徽派民宅啟發,只有開天井採光取空氣(感興趣請點擊 論[杭州]的水墨范兒比誰都牛B--五分鐘帶你看完徽派民宅 )。
(徽派民居天井)
(馬來西亞檳城民居天井)
從樓頂開始,每一層切掉一大塊樓板,形成一個接受狂風暴雨,也接受朝陽露水的開放小庭院,建築物整個後半部分的採光通風都靠它。
如圖,有了天井之後,有幾項大改變:
· 上樓的樓梯移到了室外,暴露在天氣里;
· 一層,除了左面有樓梯的牆面裸露在外,圍繞庭院凹字形一圈落地玻璃,將大廳、走廊、後面的廚房都隔起來,所以庭院里的樹看起來就好像鑲在一個玻璃匣子里,這樣也防止了庭院的雨水、昆蟲與走廊、室內交流;
· 一層大廳與樹之間只隔著一面玻璃,解決了採光問題;
· 後面的廚房也與樹之間只隔著玻璃;
· 室內敲掉所有不承重的牆;
· 因為天井,每一層損失了一個房間的空間。
平面圖如下:
鳥槍換炮。這,才是真正的都市豪宅。
推薦閱讀:
※瓦的發明和使用對中國建築的影響是什麼?
※傳統民居建築保留在當下城市中,有必要經過翻修後重生與利用嗎?其利與弊何在?
※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橋鎮文村所主持設計的農居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