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媽媽撿來的」——這句話,有多少孩子聽過?
1、
微博上曾有個熱門話題,叫「你媽都說你是哪來的」。
底下的評論五花八門:「地里刨出來的」「垃圾桶里撿來的」「充話費時送的」「逛街時發現的棄嬰,順帶捎回來的」。
看這些帖子的人大多嘻哈而過,還不忘給有同樣經歷的點贊。但有人卻把這些話當了真——
最近,四川宜賓一個12歲的女孩小宇離家出走,來到另一個城市的福利院,稱要在這當孤兒。她說自己失憶了、不記得父母是誰、也不知道家在哪,「由奶奶養大、奶奶已逝」。
很快,工作人員就發現她是幾天前在朋友圈被刷屏的失蹤女孩。經過一番引導詢問,他們知道了女孩這次行為的原因:她一直以來和父母的關係都不太好,並且深信自己是撿來的!
原來,在小宇還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奶奶和其他親屬總是會當面開玩笑說她是從外地撿回來的,久而久之,小宇就當了真。有人問她有沒有去問過父母真相,小宇說:「他們都這樣說,那就是真的,不用質疑。」小宇的父母直到這件事發生才意識孩子受到的影響。他們一再解釋這是玩笑,並堅定表示要去做親子鑒定證明的時候,孩子才終於信了。
在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小宇說了一句話:「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再拿親情來開玩笑,尤其是和小孩子開玩笑。」
2、
這種信以為真的故事,現實中真的有不少。微博那個話題中,有人評論道:
「小時候我媽總愛開玩笑說我是隔壁某個已經搬走的鄰居超生了不要的棄嬰,她看著可憐就收留了我。一直到很大,我都很恐慌,生怕某天會突然出現一個陌生的大人把我帶走。說實話這個家住得不像在家,我很早就搬出來打拚了。」
年糕媽媽學院的講師曲韻老師也曾在她的書中說過一個事例,一個媽媽打著教育孩子的旗號,用「拋棄」的謊言欺騙了孩子十幾年:
這個媽媽有天對小學四年級的女兒程程說「你媽已經死了,我不是你親媽」,孩子一開始不相信,但在媽媽斬釘截鐵的回答中她信了。從此以後,程程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既聽話又懂事、學習刻苦,再也沒有嬌氣。等到程程後來事業有成、更獨立了,媽媽才對著將信將疑的孩子說出真相:「其實,你媽沒有死,我是你親媽。當時為了激勵你學習,讓你改掉缺點,我才騙你的。」
故事聽起來很極端,但延伸一下,我們身邊的人,每天也在不自覺地做著類似的事情:
孩子調皮不聽話了,威脅他:「再吵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不肯好好吃飯,鄙視他:「你像誰啊?我們家都沒你這種人!」
孩子不肯好好寫作業,羞辱他:「我怎麼會養出你這麼笨的人,你乾脆別讀書了,早點去打工吧」;
我們還很喜歡隨口「妖魔化」爸爸:「你就鬧吧,看你爸回來了怎麼收拾你」;
或者是乾脆找一些不認識的叔叔阿姨來恐嚇孩子:「再調皮,一會那邊的警察叔叔來把你抓走」;
……
逮著機會,甚至是打著「為他好」的名頭,動不動就恐嚇威脅,生怕沒有這些,孩子就不聽話、不受教、不改變。這些行著「激勵孩子」之名,實則懲罰孩子的行為,真的達到它想要的效果了嗎?從短期來看,也許是的。但放到長久來看,一個長期在這種情緒下被壓迫,動不動威脅要被拋棄、被鄙視的孩子,要如何去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又談什麼建立自信,靠自己的能力找到解決方法呢?
3、
那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親子教育專家阿黛爾·法伯講的一個小故事,也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當孩子總是用完鋸子不放回原處的時候,爸爸很生氣的指責他:「你總是說謊,明明拿了工具又說沒有。」「你別想玩了!」「明天我們出門的時候你就一個人在家反省吧!」
另一個經過「指導」的父親是這樣做的:他沒有指責孩子,而是告訴孩子他這樣做自己很生氣:「我的新鋸子被扔在外面,被雨淋濕都銹掉了,我太生氣了!」然後他說出自己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後,可以完好無損地被歸還」。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他提供了選擇:「二選一:要麼借我的東西及時歸還,要麼以後再也不借,你來決定」。
下一次,孩子繼續重複錯誤的行為,他的做法:鎖上工具箱。
當孩子來詢問時,告訴他原因:鎖上是因為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裡就能在哪裡被找到。
最後一步,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你來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既能保護好我的東西,又能讓你也能玩。
結果呢?
無論第一個爸爸怎麼生氣、威脅孩子,孩子下次還是不記得把鋸子放回原處:反正爸爸已經放棄我了。
而第二個爸爸只是讓孩子看到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而且陳述這件事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希望……」。當爸爸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讓他來做選擇,並且為此負責的時候,孩子真正明白了「承諾和負責」,也能從中得到成長。
玩笑也好、嚇唬也罷,最重要的是我們脫口而出的每一句話,孩子都會當真!所以當那些習慣的「威脅」快要脫口而出的時候,請一定想一想我想教會孩子什麼:是家長不容挑釁的地位?還是告訴孩子,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會陪在他身邊,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