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些「無字碑」竟是明朝皇帝們給後人留下的半個笑話

無字碑其實就是沒有刻墓志銘的碑,歷史上第一塊無字碑來自武則天,據說是功過自有後人評的意思,所以自己不刻自己的功過。但是明十三陵中也有無字碑,這是怎麼回事呢?

  明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明十三陵有一個怪現象,這就是除思陵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雖然都是明朝時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當時沒有鐫刻文字的石碑,人們稱之為「無字碑」。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都是效仿唐代的武則天,功過都讓後人來評說嗎?奇怪的是真正的原因連歷史文獻都沒有詳細的記載。唯徐乾學《讀禮通考》載,唐乾陵有大碑,無一字,不知何謂?而明諸陵效之,竟以為例,實不可解也。」

  其實,最早的時候明十三陵中的獻、景、裕、茂、泰、康六陵陵前原來沒有神功聖德碑及碑亭,長陵第一進院落內也沒有聖績碑及碑亭。按照明朝從朱棣留下的傳統,墓碑上的墓志銘都是出自嗣帝之筆。但是到了明世宗朱厚熜這裡就難了,世宗不是嫡傳的皇帝,他做了皇帝後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墳升格為顯陵,在顯陵陵前建造睿功聖德碑亭,其睿功聖德碑的碑文就是世宗親自撰寫的。

  但是,當他要給新建的獻、景、裕、茂、泰、康六陵填寫墓志銘時,問題就來了,仁宗朱高熾撰寫的長陵碑文水平實在是太高了,將明成祖一生的「功德」推崇到了極點。世宗要撰寫出在頌詞的水平上超出仁宗的碑文來實在是太難了。再加上皇帝每天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撰寫碑文的事情也就擱置下來了。

七陵碑文,世宗由想寫而未寫,確有力不從心的原因。既然七陵石碑都是無字的,後來的永、昭、定、慶、德五陵遂沿用以為制,均在陵前建造了無字的神功聖德碑和碑亭,也就造成了明朝十三陵中的十二陵均有一通「無字碑」的出現。

  這樣看來,無字碑的無字其實就是因為皇帝文采不夠好,時間又不夠,所以寫不出來,就像小學生寫作文湊不夠字數,乾脆就不寫了。無字碑在武則天那裡是為了顯示高風亮節,到了朱家這裡則成了半個笑話了。


推薦閱讀: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54 後金起兵 流民成患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明代皇帝居然這麼能吃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