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催眠:傳說與科學

導讀

催眠是一個從古至今熱衷討論的話題。從人類早期的神秘主義解讀,到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再到現代行為學和腦成像驗證研究,催眠逐漸顯露出它作為一種獨特意識狀態的面目。研究人員發現催眠的確能夠引發幻視、幻聽等認知扭曲,通過研究其背後的腦神經機制,將催眠用於心理疾病和臨床疼痛的治療,或許能更好地造福於人。

撰文|王心玥(慕尼黑大學心理學系在讀碩士)

責編|李李娟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催眠不等於睡眠

催眠(hypnosis)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它的詞根來源於希臘神話中可以令宙斯昏睡過去的睡神Hypnos。不過,催眠與真正的睡眠或夢遊狀態十分不同。催眠狀態下,人們通常仍能保持清醒的意識和甚至是比平常狀態下更為集中的注意力。而睡眠狀態中,清醒的意識和注意力則無從談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催眠狀態中人們會出現短時工作記憶的遺失或幻覺性記憶,即將沒有發生的事當作發生過(Kihlstrom, 2003),這一點與夢遊狀態時的記憶遺失較為類似。在夢遊狀態中,人處於一種低意識狀態,工作記憶暫停,卻能夠執行一些清醒狀態下的任務。夢遊是一種睡眠失調症,在嚴重情況下,病人甚至會做出威脅生命安全的行為譬如自殺 (Remulla & Guilleminault, 2004)。

許多文化中,催眠被認為是具有特殊神力的療愈工具。古埃及和古希臘都有「夢之神殿」,在那裡,治療者可以通過催眠來治癒病人。18世紀,奧地利醫生麥斯邁提出了催眠術這個概念。早期,麥斯邁認為催眠是一種通過磁力傳導產生的現象 。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發現東方文化中存在類似的現象,並將其正式命名為hypnotism。布雷德提出,在催眠中,病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從而排除其他干擾的行為,否定了催眠是一種磁場作用的說法 (Braid, 2008)。

那麼,如何才能誘導催眠呢?

在2017年上映的電影《逃出絕命鎮》中,黑人小伙克里斯和白人女友露西前往探望露西的父母時,遇到種種詭異事件。克里斯被露西母親手中的茶匙催眠並關到地下室,意識到這個白人小鎮上所有的傭人(黑人)都處於被催眠狀態(圖1),並接受了大腦前額切除術,從而被迫服務於白人家庭。似乎只有閃光燈能將他們從被催眠的狀態中喚醒片刻。最後,克里斯用棉花堵住耳朵,騙過催眠,找到機會逃出了小鎮。

?圖1:露西的母親通過攪拌茶匙來催眠克里斯。來源: allocine.fr

事實上,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五花八門。最經典的例子(圖2),包括要求被催眠者注視搖晃的懷錶,同時催眠師輕聲形容某種情境,來誘導對方進入狀態(Barret, 2006)。

?圖2:目光凝視製造催眠效果。來源:Barret.D,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2006

催眠的意識狀態

許多人相信,通過催眠,能夠窺探到早已遺忘的記憶,深不可及的慾望,甚至是「前生今世」,又或被催眠師完全控制,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行為。

2010年的大熱電影《盜夢空間》里展現了強烈的催眠因素,主角們在旋轉的陀螺(圖3)暗示下深入一重又一重夢境中,試圖改變夢主的深層潛意識。

?圖3:電影中暗示夢境的陀螺。來源: lucidipedia.com

在催眠的早期研究中,人們認為意識和催眠有著緊密關係。

與布雷德同一時期的弗洛伊德,提出了潛意識和顯意識狀態的區別,顯意識是即刻被察覺的思想活動,而潛意識昭示了心靈深處的慾望。弗洛伊德早年認為,催眠解放了被壓抑的記憶(Schacter et al., 2009)。

然而布雷德認為,催眠現象下,人們對於直接的語言指令有著高度的服從性和敏感性,是一種顯意識而非潛意識的表現,因為催眠狀態本身必須建立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之上(Braid, 2008)。

許多現代心理學者的看法與布雷德一脈相承。

在現代心理學中,催眠被認作一種注意力極為集中的意識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被催眠者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轉向個人內在,更容易接受語言行為暗示,並且有可能產生幻視、幻聽,或肌肉狀態的改變,譬如僵硬或放鬆(Burrow & Stanley, 2001)。

而在流行文化的概念中,催眠似乎與潛意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電影和文學藝術中,通過催眠,人們得以挖掘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渴望和創傷性的回憶,釋放出平時不知道的人格。

催眠的科學研究

早前,已有科學家發現,進入催眠狀態的大腦或許存在獨特的活躍模式(Gruzelier, 2006)。

2011年,在PLoS ONE期刊上登載的一份眼動追蹤研究,進一步昭示了催眠狀態存在的可能性(Kallio et al., 2011)。與清醒的控制組相比,進入催眠狀態的被試顯示出獨特的眼動軌跡和瞳孔反應(圖4)。在這種被稱為恍惚凝視(trance stare)的情況下,被試的眼動模式表現為眨眼頻率下降、瞳孔縮小,以及在實驗任務中明顯縮短的眼動距離。有趣的是,清醒狀態的控制組被試無法模仿這一模式。

雖然我們無法確切得知催眠的具體感受,但可以肯定,被催眠者處在一種獨特的意識狀態中。

?圖4:左側為沒有催眠狀態下的被試,右側為被試在催眠狀態下的恍惚凝視。來源:Kallio et al., Plos one, 2011

近兩年,陸續還有實驗顯示,在催眠狀態下的被試或許可以對時間、色彩、視覺、痛覺等方面的感知發生變化。與此同時,腦成像利用腦電圖(EEG)、功能性磁共振(MRI)、斷層掃描(PET)等方法,對催眠狀態下的大腦活動取得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肯定(Fingelkurts et al., 2007; Dienes & Hutton, 2013)。

具體地說,較之清醒的控制組,被試對時間的感知會明顯縮短,也就是說,對於被催眠者,主觀時間流逝感覺更快;同樣的客觀時間片段,對於清醒者而言更長(Noreika et al., 2012)。這或許意味著在催眠的狀態下,「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並非不可能。在《盜夢空間》中也出現了類似的設定,即越深的夢境中時間主觀流失得越慢,這也就意味著主角一行人達成任務的時間越有限。

2013年Koivisto等人進行的個案研究表明,在快速連續視覺呈現任務中,催眠暗示能夠改變某些被試所見到的目標圖案顏色(例如,「所有三角形都是藍色的」);這一改變伴隨著腦電波中顯著提升的貝塔波振蕩;當實驗人員要求被試在清醒時模仿這一行為時,腦電波沒有出現相應的高頻振蕩。此外,被試並不記得暗示的內容,這或許可以排除被試刻意按照實驗人員暗示來反應的可能性(Koivisto et al., 2013)。

類似的研究還包括視覺改變。

在一項研究(Schmidt et al., 2017)中,催眠狀態下的被試被告知面前的屏幕被一塊木板所覆蓋。當然,他們仍然能夠清晰地看見屏幕(圖5)。同時,他們被要求完成一項視覺畸變任務(visual oddball task)。

?圖5:被試接受催眠後完成視覺認知任務。來源:Schmidt et al., 2017

在這項任務中,被試需要累加正方形圖案出現的次數(占所有圖像出現次數的10%),並在任務結束時報告這個數字。與清醒狀態下的表現相比,被試在催眠狀態下的正確率減少了20%。同時,腦電圖顯示,P3b信號,也就是當看見佔少數比例圖像出現時的大腦活動指標減弱時,被試正確率下降;減弱幅度最大的人群計算正確率的下降的幅度也最大。有趣的是,初級視覺處理的腦區活動並沒有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催眠下的暗示確實改變了人們的高級認知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Schmidt等人的實驗再次肯定了Kallio團隊的發現,即在催眠狀態下,眨眼頻率顯著減少。催眠是一種極有可能存在的意識狀態。

催眠對於痛覺知覺(圖7)的影響,是同類研究中時間較長、臨床影響較大的一個主題(Lanfranco et al., 2014)。

?圖7:痛覺與催眠暗示。來源:Virginia Tech and Researchers,1996

早在2004年,Derbyshire團隊就發現,催眠能夠在沒有相應外在刺激的情況下促發痛覺。這個實驗中,功能性磁共振用於呈現被試大腦中的痛覺矩陣,即與痛覺相關的各個腦區組成的神經網路。結果發現,在催眠暗示下,痛覺矩陣的活躍程度比當被試想像某種疼痛時更強烈。反過來,催眠暗示也能夠減輕痛覺感知,其生理機制是通過激活大腦前扣帶回(ACC)和右側紋狀體外皮層活動(Faymonville et al., 2000)來實現。

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經在臨床上有所應用,包括減輕幻肢疼痛(Mack et al., 2013)、慢性癌痛(Sohl et al., 2010)以及手術過程中緩解疼痛等(Facco et al., 2013)。

催眠可以治療心理疾病嗎?

相對於認知科學方面的研究,催眠在心理學和醫學的臨床應用上有著更長的歷史,涵蓋了早期的催眠療法,到現代行為認知療法,以及以上所提到的臨床疼痛紓緩(Rosen et al., 2001; Montgomery et al., 2007; Jensen & Patterson, 2014)。

催眠作用下,人們對外在暗示更敏感,也更容易接受,由此為積極的行為和認知改變提供了基礎。

2005年Bryant等人進行了一項對照試驗,將患有急性壓力癥候的被試者分為三組,一組進行行為認知療法,一組在此基礎上結合催眠干預,另一組則只參加支持性心理諮詢。結果顯示,結合催眠的一組在干預後六個月內,更少地重歷病發時的癥狀,也恢復得更好。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相當多文獻描述了催眠在犯罪現場(記憶)重建、法庭證詞等方面的作用(Dywan & Bowers, 1983)。然而近年來,這一做法的可靠性正受到越來越多心理學家的質疑(Mazzoni & Lynn, 2007)。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人群對於催眠的敏感性不同,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接受催眠。對於催眠抱有較強認可度和積極態度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催眠。通常,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哈佛催眠敏感性群組量表(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Shor & Orne, 1963) 來尋找和確定對催眠較為敏感的人群。這樣的人群對催眠有較為正面的態度和吸收能力(absorption)(Jamieson & Sheehan, 2002)。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對催眠更加敏感的人群也具有某些獨特的腦區活動(圖8),譬如左額外側和前扣帶回結構的強連接 (Gruzelier, 2006)。

?圖8:易受催眠影響(右)和不易受催眠影響(左)被試的大腦活動在基線(A)和催眠(B)時的區別。來源:Gruzelier, 2006.

綜上,催眠是一種有較大概率確實存在的意識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受到催眠的人呈現出獨特的大腦活動和感官認知體驗,某些腦區較清醒狀態下更為活躍,而部分大腦活動則受到抑制。臨床驗證表示,催眠對於病人的疼痛管理有較為可靠的效果。也許有一天,催眠能夠作為一種常規干預手段舒緩人們的身心疾患。未來如何,還有待探索。

參考文獻

Barrett, D. (2006). Hypnosis in film and televi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49(1), 13-30.

Braid, J. (2008). The Discovery of Hypnosis: The Complete Writings of James Braid, the Father of Hypnotherapy. UKCHH Ltd.

Bryant, R. A., Moulds, M. L., Guthrie, R. M., & Nixon, R. D. (2005). The additive benefit of hypnosis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treating acute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3(2), 334.

Derbyshire S. W., Whalley M. G., Stenger V. A., Oakley D. A. (2004). Cerebral activation during hypnotically induced and imagined pain. Neuroimage 23 392–401 10.1016/j.neuroimage.2004.04.033

Dienes, Z., & Hutton, S. (2013). Understanding hypnosis metacognitively: rTMS applied to left DLPFC increases hypnotic suggestibility. Cortex, 49(2), 386-392.

Dywan, J., & Bowers, K. (1983). The use of hypnosis to enhance recall. Science, 222, 184-186.

Facco E., Pasquali S., Zanette G., Casiglia E. (2013). Hypnosis as sole anaesthesia for skin tumour removal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 Anaesthesia 68 961–965 10.1111/anae.12251

Faymonville M. E., Laureys S., Degueldre C., DelFiore G., Luxen A., Franck G., et al. (2000). Neural mechanisms of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hypnosis. Anesthesiology 92 1257–1267 10.1097/00000542-200005000-00013

Fingelkurts, A. A., Fingelkurts, A. A., Kallio, S., & Revonsuo, A. (2007). Hypnosis induces a changed composition of brain oscillations in EEG: A case study. Contemporary Hypnosis, 24(1), 3-18.

Jamieson, G. A., & Sheehan, P. W. (2002).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ed attentional abilities an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Contemporary Hypnosis, 19(2), 62-74.

Jensen, M. P., & Patterson, D. R. (2014). Hypnotic approaches for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2), 167.

Kallio, S., Hy?n?, J., Revonsuo, A., Sikka, P., & Nummenmaa, L. (2011). The existence of a hypnotic state revealed by eye movements. PLoS One, 6(10), e26374.

Koivisto, M., Kirjanen, S., Revonsuo, A., & Kallio, S. (2013). A preconscious neural mechanism of hypnotically altered colors: a double case study. PloS one, 8(8), e70900.

Lanfranco, R. C., Canales-Johnson, A., & Huepe, D. (2014). Hypnoanalgesia and the study of pain experience: from Cajal to modern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Mack P., Yam A. K., Chin A. Y. (2013). Hypnotherapy: a forgotten modality in managing chronic post-traumatic upper limb pain. Ann. Acad. Med. Singapore 42 361–362

Mazzoni, G., & Lynn, S. J. (2007). Using hypnosis in eyewitness memory: Past and current issues.

Montgomery, G. H., Bovbjerg, D. H., Schnur, J. B., David, D., Goldfarb, A., Weltz, C. R., ... & Silverstein, J. H. (2007).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 brief hypnosis intervention to control side effects in breast surgery patient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99(17), 1304-1312.

Noreika, V., Falter, C. M., Arstila, V., Wearden, J. H., & Kallio, S. (2012). Perception of short time scale intervals in a hypnotic virtuos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60(3), 318-337.

Rosén, G., Willoch, F., Bartenstein, P., Berner, N., & R? sj? a, S. (2001). Neur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phantom limb pain experience and the use of hypnosis in its clinical management: an intensive examination of two 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49(1), 38-55.

Schacter, D. L., Gilbert, D. T., & Wegner, D. M. (2009). Introducing psychology. Macmillan.

Schmidt, B., Hecht, H., Naumann, E., & Miltner, W. H. R. (2017). The Power of mind: Blocking visual perception by hypnosis. Scientific Reports, 7.

Shor, R. E., & Orne, E. C. (1963). Norms on the 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form 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11(1), 39-47.

Sohl S. J., Stossel L., Schnur J. B., Tatrow K., Gherman A., Montgomery G. H. (2010). Intentions to use hypnosis to control the side effects of cancer and its treatment. Am. J. Clin. Hypn. 53 93–100 10.1080/00029157.2010.10404331

Remulla, A., & Guilleminault, C. (2004). Somnambulism (sleepwalking).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5(10), 2069-2074.

Kihlstrom, J. F. (2003). Hypnosis and memory. Learning and memory, 2nd edn. Macmillan Reference, Farmington Hills MI, 240-242.

製版編輯: 許逸|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電視節目《挑戰不可能》里為什麼狐狸犬可以催眠人?
人體感官喪失實驗具體是怎麼樣的?
可以看到前世今生? 一首名叫廖雲鵬前世今生催眠曲跟著他的提示就可以回到前世,可信嗎?
什麼是催眠治療,它與催眠秀中所使用的催眠技術有什麼不同嗎?

TAG:心理学 | 催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