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真的能預測么?有人說可以,聽聽未來學家的高見
朋友送了一本書,標題看著很吸引人:《預見:未來是設計出來的》
預測未來是一件極其有吸引力的事情,但如何做到呢?
本書作者是一個未來學家,她認為未來的跡象點出現在社會邊緣而不是主流中,但這些點會聚合,出現一股把人類需求和科技聯繫起來的力量。
想預測未來,需要像未來學家一樣思考。
雖然人類自詡為理性動物,但事實上,我們在做大多數決定時,其決策過程與低等脊椎動物蜥蜴並無太大區別。
人們對事物知道的越少,恐懼就會越大,蜥蜴腦會阻止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陷入對新發明的無知、震驚和恐懼的永恆循環中。
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20年前,拉扎里迪斯和道格拉斯·弗雷金建立了一個叫做RIM的計算機諮詢公司,開發一款手機叫黑莓。後來佔據了70%的市場,但他們對iPhone的邊緣化崛起不關注,還批評iPhone電池壽命短,不如黑莓安全,嘲笑iPhone沒有實體鍵盤,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比爾蓋茨說過:「成功不是一個好老師,它讓聰明的人錯以為不能放棄已有的成功。」
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黑莓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還有百視達、摩托羅拉,這些企業的高管不夠聰明嗎?為什麼會錯過未來?
這是一種路徑依賴,也是《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大公司往往被邊緣崛起的新興公司幹掉。
理性的管理者很少能找到充分的理由進入規模小、需求不明確,而且利潤率更低的低端市場。在大公司總是想著提高產品性能、衝擊高端市場,選擇給企業帶來更高利潤率的方案。
而未來學家的思考則能從邊緣產品出發,設想新的技術和標準發展後,對整個系統的影響,預測不一定完全準確,但至少邏輯自洽,隨著思考的進行,彷彿能看到更遠的未來的變化。
作者舉了一個關於「無人機」的預測(雖然並不認同,但這個思維模式有點開腦洞)
比如:當前無人機還是邊緣科技,亞馬遜曾提案建立無人機公路系統,將商用無人機、業餘無人機和記者等用的無人機區分開,分別飛在200到400英尺的區域,如果這個提案通過會有什麼連鎖反應呢?
作者猜想:
1、如果無人機飛在200~400英尺,以後蓋25層的大樓可能就要行政審批。
2、房地產商為了避免麻煩,可能會選擇橫向蓋房子。
3、如何橫向蓋房子,地面辦公室距離拉長,就需要建橫向的電梯,這可能會誕生一個新東西叫「摩地大樓」。4、「摩地大樓」會佔用大量土地,美國繁華城市土地資源有限,那麼大樓就可能建在美國東西海岸人口稀少的中小城市。5、新興的「摩地大樓」眾多的地方會催生出新的商業和創新中心。6、新的商業和創新起來後,人口增多,美國農民可能賣掉自己的土地。
7、因為土地減少,美國大型農業公司產生衝擊,當美國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時候就會依賴其他國家進口,比如中國、墨西哥、印度、加拿大等。8、當依賴從這些國家進口糧食,就會改變美國與這些國家間的地緣政治關係。這一切改變起因可能僅僅是2015年時我們覺得無人機很酷,從而通過了亞馬遜的「無人機公路」方案。
未來學家是邊緣思想家,他們善於依靠現有的信號,參考過去的環境,自由聯想。
作者認為尋找趨勢有6個步驟:
1、找到邊緣。靠廣撒網來尋找「不同尋常的懷疑對象」。2、利用密碼。通過行業邊緣的數據來找到「隱藏的模式」。3、問合適的問題:這個模式是不是趨勢?用相反的觀點來檢驗自己的假設。4、計算預計到達時間。畫出發展曲線,找到變化點,同時考慮科技內在的進步和外部因素(政府政策、業務需求)5、思考使用場景並制定你的行動策略。6、對行動策略做壓力測試。如果你選擇的趨勢是錯誤的怎麼辦?你需要確定你的策略能實現你想要的結果。本書得到了不少國外互聯網大佬的推薦,比如有分類信息之父Craigslist創始人克雷格·紐馬克等。
書里的案例也都很新,比如谷歌眼鏡、優步、微軟小冰機器人等等。
但這本書翻譯的不算很好,可能因為作者思想天馬行空,又很愛旁徵博引科技發展史,邏輯結構也並不清晰造成的結果。
這是一本「信息熵」很高的書,換句話說:信息量大,不容易讀。
但硬著頭皮讀下去又有一種征服的快感,真的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想體驗這種感覺的朋友,推薦買本讀下,歡迎留言交流閱讀心得。
推薦閱讀:
※【CES 2018隨筆四】CES 2018上的十個顯著和非顯著趨勢
※[Weekly Report]互聯網前沿資訊——Demo++創新研發室[2016-7-4]
※生活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裡有十個故事讓你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