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數據驅動的新零售之路

新零售是數據和零售業態的結合,數據時代的到來,引領了零售模式的變革,實現了由消費者引導生產的模式變革。將傳統零售業進行量化處理、數據建模,優化資源配置,重塑了零售供應鏈,催生了零售新業態。

無人零售的風頭剛過,無現金社會的宣傳就鋪天蓋地而來。繼杭州、武漢之後,天津和福州也在今年6月份加入了無現金城市的陣營。而在這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紛紛推出了「無現金城市周」和「無現金日」計劃,大肆擴張移動支付的地盤。騰訊阿里的無現金社會之爭,其實說白了就是移動支付之爭。因為移動支付的數據,就是消費者的電子賬戶,在數據時代,這就是我們的電子身份證。移動支付記錄下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你早上的愛吃的早餐、每天的出行方式、中午常去的咖啡店、晚上的夜生活,周末的娛樂生活。我們的每一筆消費記錄,每一筆支付都會在騰訊或者阿里的數據中心留下記錄,也許它會比你的家人朋友,甚至比你自己更加了解你自己,這就是數據的魔力。

數據化運營助力傳統零售新風尚

傳統零售模式下的數據化,拋開線上和線下的全渠道融合,更多是源於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實現可預測、可指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據化管理。

最近一直在讀黃成明老師的《數據化管理-洞悉零售及電子商務運營》一書,在移動互聯網的今天,傳統零售商業模式的每一個供應鏈細節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特別是以消費者驅動的供應鏈模式為主流的今天,用數字解讀顧客需求成為品牌和競爭渠道的核心。利用數字化的方式量化人、貨、場的概念,量化經營管理。在店鋪的運營層面,會員的消費數據,可以用來統計歷史銷售情況,根據權重比,推算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銷售預測,高效智能的指點銷售;商品的銷售記錄,不同區域、不同門店、不同貨架、不同商品,根據數據分析,數據建模,數據預測,可以實現智能配補貨,提高了商品的周轉率,同時也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

在零售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不再僅僅只是銷售預測、智能配補貨。在雲計算、大數據的背景下,零售企業整合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RFID技術,搭建智能業務場景,建立企業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幫助企業樹立數據化的經營理念和商業組織形式,在消費者被量化的同事,商品和服務也可以被量化,改變傳統的生產驅動消費者的模式,實現消費者驅動生產,催生出了零售新模式C2B,C2M,實現零售供應鏈鏈的重塑。

數據化重塑零售供應鏈,實現零售新業態

新零售,重在提高消費者的用戶體驗,無時無刻的始終為消費者提供超出期望的「內容」。

目前主流的電商公司,其本質都是零售公司+數據公司,整合線上線下,通過數據賦能線下零售商。對會員數據進行標籤化、可視化處理,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營銷,精準的商品匹配,以期給予消費者最大的驚喜。對供應鏈通過大數據進行銷售、進貨預測。數據在整個移動互聯網中把消費者的完整的串聯起來,把消費者數字化,實現網站互聯,實現按需分配,搭建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

阿里研究院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新零售研究報告》中,對新零售的概念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解讀,新零售的核心是業務重構,產生全新的商業形態,不再只是簡單的零售場景和業態的相加,類似於盒馬鮮生、無人零售商店「淘咖啡」。

其中,阿里研究院這樣描述了新零售在2017年~2020年的場景:商業元素數據化、重構人貨場、內生零售形態、產生新零售物種、C2B生產。完全顛覆了傳統零售的模式,而新零售和傳統零售的最根本區別是什麼,「數據化」。

數據化驅動的新零售,使人、貨、場完全被數據化、量化,根據大數據,了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了解市場的迫切需求,及時的調整產品策略。滿足市場多樣的、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重構供應鏈和消費場景。

在新零售的模式下,通過大數據連接消費者和品牌,把傳統的人、貨、場模式全部搬到數據的層面,進行場景重構,使消費者不拘泥於場景,不拘泥於觸點,實現消費者和企業品牌點對點的交互,滿足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

推薦閱讀:

商務部將加快實施消費升級專項行動,傳統零售業還坐的住么?
我們一線農創人該如何擁抱「新零售」?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