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理財如何合理規避風險?
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加強,網路理財,網上借貸p2p行業興起熱風下,很多人開始加入網路借貸的大軍。作為近幾年最熱門最受歡迎的理財方式之一,P2P理財的資金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監管政策。2017年眼看就只剩下了2個月了,年底了如何規避風險是眾多投資人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市場風險 受宏觀經濟周期和金融市場環境影響較大。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平台項目逾期概率增大,預期壞賬率會快速攀升,一旦出現項目違約事件,一些實力不強、風控能力弱的平台即會出現償付危機,平台倒閉的風險加大。
(二)信用風險 一是來自平台上借款人的違約風險。目前我國網貸平檯面對的是不完善的社會信用環境和不成熟的客戶金融行為,借款人違約成本低導致相關信用風險始終處於較高水平。二是來自平台自身的違約風險。由於我國網貸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市場准入和行業配套制度缺位,平台門檻低,平台資金賬戶缺乏監管,給很多動機不良的網貸平台造成可乘之機,捲款跑路時有發生。
(三)流動性風險 一些問題平台所出現的提現困難、逾期提現或限制提現等現象,是平台在運營過程中資金流動性風險不斷累積的結果。主要是平台拆標引起的期限錯配,造成平台「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還舊債」的現象,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資金鏈就會斷裂,出現流動性風險。
(四)操作和技術風險 來自於平台的系統建設和內部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一是平台因技術和界面不友好等原因,導致投資人操作失誤所帶來的損失。二是平台因技術和系統原因導致被黑客攻擊,投資人信息泄漏。三是平台內控機制不足,導致內部操作人員挪用客戶資金或泄漏客戶信息等。目前一些平台在內部管理、系統建設和風險控制等內部管理體系和人才方面的缺失,已經成為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五)法律合規風險 出於生存和逐利的本能,很多網貸平台一直遊走於法律合規邊緣,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自融、設資金池、平台承諾保本保息、傳銷、高利貸、非法集資及洗錢等行為。其中不少平台實質上並不是真正的網貸平台,而是打著網貸旗號從事非法理財的平台。
另外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要規避風險要留意以下兩點喲。
1、想要規避風險,首選有存管的平台。2016年8月下發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中明確了網路借貸平台必須有銀行存管,銀行存管」成了平台合規的必備條件。平台上線銀行存管之後,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的資金往來只能通過銀行進行劃撥,而平台作為中介將不會觸碰到資金。銀行存管進一步的防止了平台自融、佔用、挪用資金等等。
2、想要安全,看限額。《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出台,不僅明確了平台必須要有銀行存管,還確立了網貸行業「小額、分散、普惠」的發展方向,借款限額就成為了衡量平台是否完成了小額分散要求的核心指標。
根據《暫行辦法》的第十七條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俗話說的好:「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為了降低風險,那麼我們的錢也不能都放在都放在一起,因此講究小而分散。標的過大一旦預期或者壞賬,將會造成平台資金緊張,引發兌付危機,嚴重時很可能拖垮平台。小額標的,就算髮生壞賬逾期,單筆甚至多筆也不會造成平台壓力。
推薦閱讀:
※監管者管得太多監得太少是硬傷
※場外交易的中央清算機構:對手信用風險的可能出路
※歐洲央行委員默施——回購市場的波瀾是貨幣寬鬆還是監管施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