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且美 | 《創造自然》書評
讀完整本書,作者帶我縱觀了亞歷山大·洪堡的一生,彷彿是在讀一部探險小說,難以自抑閱讀過程中的激動心情。不得不說,譯者邊和老師,也為這本書增添了光彩,譯文富有文采且十分流暢。
在讀此書前,我從沒聽說過洪堡的名字,然而洪堡卻是一位影響了現代科學界的最偉大的人物。洪堡提出了氣候帶、溫度帶等理論,影響了眾多科學家、文學家、詩人,如果沒有洪堡,達爾文就不會登上「小獵犬號」,撰寫出《物種起源》,西蒙·玻利瓦爾年輕時與洪堡的結識是使他從一名紈絝的公子哥走上解放南美洲之路的重要誘因。1819年5月底,玻利瓦爾開始了一場橫跨大陸的遠征,從安格斯圖拉出發,解放新格拉納達。他的麾下是一群背景多樣的士兵,甚還有婦女和兒童,但這支奇特的混合軍隊卻在幾個星期內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饑寒交迫,赤腳走路,翻越13000英尺的高峰,在博亞卡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2月底,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出任總統。在洪堡的影響下,玻利瓦爾解放了南美,正是受到洪堡一切物種皆平等,各種族亦是的理論影響,玻利瓦爾開始了解放鬥爭。自然能夠賦予人類力量,玻利瓦爾認為自然是「人類絕對可靠的老師」,他稱洪堡為「新世界的發現者」。
◆ ◆ ◆
洪堡的一生有太多為人所稱道的地方。
我折服於洪堡對自然界強大的好奇心和堅強的意志力。洪堡的一生一直對於探索自然抱有極大的熱情,只有在野外探索才能解放他的靈魂,他有著極強的記憶力,當他在觀察到某種自然現象或是物種時總能聯繫到曾經在遙遠的另一處見到的相似的景象。在野外探索時所遇到的各種嚴酷的考驗都無法停止他的腳步,他在攀爬欽博拉索山時」寒風凍僵手腳、融雪浸透單薄的鞋子,尖利的岩石穿透了鞋底,他們走著走著,血便開始從腳底滲出來。」一個能夠在某一領域做出一番事業的人必然是對感興趣的事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當人心如一片死水,對所有事情都麻木不仁的時候,很難想像他還能有創造力,做出有價值的工作。意志力彷彿也是現代人們最缺乏的精神品質,各種書籍教我們如何提高意志力、如何專註地工作,而洪堡除去必要的休息,一天中幾乎利用所有的時間來整理書稿、寫作。
洪堡總是不懼於提出和權威觀點相左的觀點。那時的主流觀點是林木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林木應該用於國家發展,森林是恐怖的,洪堡已經發現,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當時更多人將自然視為平穩運轉的機器,是一座平衡穩定的伊甸園,但洪堡認為自然是「一張充滿了殘酷鬥爭的生命之網」。而敢於駁斥權威,正是推動近現代科學進步的重要力量,陳舊的觀點統治人們的思想太久,想要破除它們充滿了困難,但科學家們為了真理從未停止獻身。我們常常對權威觀點產生敬畏,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對自己的觀點產生懷疑。然而我們缺乏的正是這種自信心,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們就應該堅持自我。
洪堡的研究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他通過仔細觀察獲得精確的數據,並將各種事物作為整體來考慮。不同於當時科學家們力求對動植物進行嚴謹的分類,洪堡認為自然界是一個彼此聯繫的整體。在後世學科分類日益明確,壁壘日漸森嚴的時代,洪堡這套「整體式的治學觀——將藝術、歷史、詩歌和政治與事實數據融入一體的科學方法——也便慢慢不受重視。」正如我們感嘆再無如達芬奇一般一的百科全書式的天才,洪堡的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將自然看作一種全球力量的觀念也慢慢被人淡忘。
洪堡的寫作語言十分流暢優美,運用多種比喻,即使是普通的民眾也能看懂。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分開文科和理科,傳統的觀念是「成績不好才去學文科」。而洪堡不僅十分重視仔細觀察和嚴格測量,也重視個人的感知與主觀。洪堡沒有將自然視作一套機械系統,而是將精確的科學數據與對眼前景象的情感反應結合起來。藝術與科學從來就不是割裂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閱讀這本書,重新關注洪堡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其理論,其中對自然環境的關照即使在今天看來仍有深刻的意義。「人類的能力似乎是無限的。貪婪也是。」為了發展犧牲了自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一定會影響人類,牽一髮而動全身。洪堡看到並理解自然面臨的威脅,馬什(《人與自然》的作者)將自己掌握的證據構建成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而約翰·繆爾則將對環境的憂思播種到更廣泛的政治視野中,將其提升為公眾心目中的重要議題。
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國飽受環境污染帶來的災難,人類仍然在為了個人享受消耗著自然。太多人在生活中意識不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刷牙時不管水龍頭、浪費紙張、濫伐樹木……馬什早在19世紀就警告道,伴隨著財富與消費而來的是毀滅,地球不是供人類不斷消損的存在。
◆ ◆ ◆
貫穿《創造自然》這本書的整體思想都體現了洪堡的「一切都是一個整體」的理論,一個科學家、一位偉人的成就離不開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展示洪堡波瀾壯闊的一生,也囊括了當時的政治、戰爭形勢,讓我們對洪堡的各種選擇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如作者安德烈婭·武爾夫所說,「也許我們已經回到了起點。於我們和環保運動而言,現在正是重新發現亞歷山大·馮·洪堡的最好時刻。」
推薦閱讀: